雖然公司可以淋浴,但因為上班騎完要開始忙不太適合,所以一直都只有下班時才會騎。持續了好幾年,只要天氣好又不趕時間都會從公司騎uBike回家。路程:大概9~10公里,依心情決定方向及速度。不趕時間,也沒有強迫自己的情況下,累積下來的成果。下圖里程一定不準,有時忘記開App,有時手機不定位,影響了數字。
每天20公里周末休息一年大概5000公里。一般周末騎士每年5000K的不多,更遑論用Ubike騎出這種數字。單車通勤的好處是把通勤跟運動合併,做最有效的時間運用。還有就是逼你每天騎車。光靠三分鐘熱度驅動騎車意願,很快就會被惰性取代...
個人上下班的方式就是:國道客運+轉乘捷運只要是天氣許可,就會用UBIKE來替代捷運上班在孔廟借車騎到公司下班就從公司騎到圓山捷運站如果時間允許,就會故意不走直線繞遠路,大街小巷到處看看,每天騎乘約14公里這樣也維持了有10年了吧騎最遠的一次,是有一次高速公路火燒車大車禍,國道客運整個癱瘓於是直接從台北市區騎UBIKE翻過林口騎回家,好像32KM
對於樓主的節能減碳跟毅力先給個讚。'不過UBIKE車況不是每台都很好,這麼常騎怎麼自己不買一台?我之前沒上卡時,只要天氣好就會跟你一樣騎單車上下班,里程數不繞路的話跟你也差不多。但上卡就不想用一般鞋子來踩了,所以變成都是從頭到腳整套穿好穿滿才會出門騎車。只是單趟10KM平路對於運動健身方面來說是少了點,平常下班反而2天一次20~30KM的夜騎甚至再加點山路,運動的強度會高很多。10KM頂多半小時,好像才熱完身就要回家了,有點意猶未盡呢。
uBike車子的狀況,確實差距很大,總是要騎上路了才知這道好壞。為何不騎自己的車子,是考量有時騎到半路下雨需要處理車子,公司與住家都在捷運附近,所以大多是在捷運延線騎車,遇到下大雨不能騎時,就棄車坐捷運。另一個騎車的動力,應該是延途的景象,在市區是沒有什麼好風景,但路上有時有活動,有時廟會,還有一路上買不完的食物,沒有較省錢,錢都浪費在買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