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完全沒騎過公路車,也不懂相關規格,所以沒買新車
在二個月前買了台二手2016 Giant TCR1開始練習騎
最近開始練爬坡,8-10%的坡還騎的上去,再陡一點的坡就真的不行
到現在還不敢挑戰風櫃嘴
查了一下這台TCR1配的是 Tiagra 50/34的大盤, 12-28T的飛輪,鋁合金車架,車重大約 9.0kg
想請問各位,是換34T的飛輪配長腿,錬條, 還是建議直接換碳車+Ultegra好呢?
換飛輪配長腿,錬條花不了多少錢,換車就要花大錢了,中間的差異度值得嗎?
另外請問換碳車手麻的問題會有很大改善嗎?
PS.本人現在近50了,才剛開始騎乘人生,不會想爬大山,但想在騎山路時輕鬆點就好
體力無法跟年輕人比了,還請各位先進給個建議,謝謝各位
=================================================
同步回覆在20樓~~
很謝謝各位的建言
看來自己太心急,才騎二個月就只想著升級來換練腿力
如幾位先進的建議,還是先努力練腿力,等幾個月後才來評估才是正解
真的騎不上去就下來牽,不必執著於一定要不落地
感謝大家的回覆喔,就不一一致謝了~~
但建議迴轉數要練,不然帥氣的用盡力氣抽車後還是得牽車(≧▽≦)。
jeff2266 wrote:
因為之前完全沒騎過公...(恕刪)
1. TCR1改變速 $1300
零件(後變+飛輪+鍊條)網路上買大概快2000,工錢大概500左右,拆下來的零件大概可以賣1200。總共花費2000+500-1200=1300,缺點大概是比較麻煩。
2. 換車 $5500-38800 (這邊的金額我用以下車款訂價打9折扣掉15000)
TCR1大概可以賣15000上下。換車的話我的推薦標準是:
(1) 換套件CP值很低,好的調整與好的內外管變速就非常順暢了。
(2) 鋁車CP很高,你應該是覺得碳車比較不震,其實震不震跟胎壓與胎寬關係更大
(3) 碳車CP低,碳與鋁最大的優勢在於重量,Ultegra碳車與Sora的鋁車差了1.6KG,這大概會讓你的速度快上1-2分鐘。如果你是比賽選手,那差異可大了。但只是休閒的話,為了這一兩分鐘要多花2-3萬,我是覺得CP值不高。
(4) CP值較高的投資是 34T(爬坡)、28C寬胎(舒適)、碟煞(安全)
以下是2019飛輪配11-34T的車,以及我的建議。
鋁
CONTEND 1Sora22800"推薦" 便宜,舒適(28C寬胎)
TCR SL 2Tiager28000套件都一樣 不如改TCR1
TCR SLR 210538000只升級套件CP低
碳
TCR ADVANCED 2 KOM10545800只升級套件CP低
DEFY ADVANCED 210556800"推薦" 舒適(28C寬胎),安全(碟煞)
TCR ADVANCED 1-KOMUltegra 59800只升級套件CP低
jeff2266 wrote:
因為之前完全沒騎過公路車,也不懂相關規格,所以沒買新車
在二個月前買了台二手2016 Giant TCR1開始練習騎
最近開始練爬坡,8-10%的坡還騎的上去,再陡一點的坡就真的不行
到現在還不敢挑戰風櫃嘴
如果沒有掌握爬坡技巧、沒有足夠腿力、心肺耐力不足
而且也不打算全心投入、加強鍛錬的話
那最佳選擇是電動輔助公路車
因為無論換了什麼車,要輕鬆爬坡或爬陡坡
那都一定要加強鍛錬,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投入
我的第一台公路車是 2010 TCR2,是個週末騎士
從南港那邊的南深路開始練 (約3公里,坡度平均4~5%,沒有陡坡)
練了一個月才能不落地攻頂
之後練汐萬路 (約8公里,坡度平均6%,中途有10~15&的陡坡)
練了三個月才能不落地攻頂
再來才開始挑戰風櫃嘴或是百公里以上行程
練著練著也成功挑戰武嶺
後來換了碳車及跑零,攻頂時間縮短,但過程仍不輕鬆
所以無論什麼車,都是要練過、要累積經驗才能駕御山路的
不過有預算的話
買台好車是會讓人騎起來更有動力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