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創新發明] 共享單車能發電 中華大學發明奪金

響應綠能,騎單車也能發電哦!中華大學近日以政府推動綠能政策為創意發想,設計共享單車發電、蓄電,並可回收供路人有償使用,中華大學並以此創新發明點子參加2018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一舉奪下金牌。
中華大學指出,中華大學黃偉閔、黃郁玟、陳佑安所發明的「B-Bike」共享單車系統,每輛單車都具備發電與蓄電功能,讓借用者可以邊騎邊蓄電。
[創新發明] 共享單車能發電 中華大學發明奪金
產生的電力可以折抵租金,再由停車站統一收集電力,供路人充電、有償使用,學生們並將這項共享單車轉變成環保平台的創意點子,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辦的「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獲得評審青睞,摘回1面金牌。
黃郁玟指出,「B-Bike」的設計貼近現代人生活節奏,它可以快速摺疊,讓都會通勤者能夠輕易帶上捷運公車、公司或住家,節省了空間與時間,同時美化都市環境。
[創新發明] 共享單車能發電 中華大學發明奪金
文章來源:中國時報

雖然這個發明還在構想階段,但能把綠能跟騎單車做結合真的是個不錯的創意。
方便摺疊攜帶也是增加使用者租借意願蠻大的誘因,像O-Bike可以隨借隨停就比U-Bike方便很多,但大家都亂停造成不少困擾…要是停放的時候可以節省占用的空間對用路人來說也很好~
希望可以順利進行開發
2018-08-02 14:00 發佈
可是這東西UBike就有啊
只是蓄電量太少,無法回充
很北七的點子

1度電=千瓦小時
市民組的巡航功率有200瓦算非常不錯了 (還得是平常稍微有在練的)
也就是不算耗能,那也得連續騎5個小時才能發1度電
然後你拚死拚活騎的這5小時,只值3塊錢(1度電的價格).....
ericlin0003 wrote:
雖然這個發明還在構想階段,但能把綠能跟騎單車做結合真的是個不錯的創意。


樓主說了,就是概念,只是創意。

本來創意跟實用就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學生的發明,看看就好。每年有不少學生在單車這個主題上有很多點子,但幾乎看不到實物上的應用。早年展覽看到南部某車架廠開發了竹子的車架,但就從來沒看到有那家單車公司有竹子的車架的車。

學生的創意發明就歸創意發明就好,千萬不要跟實務連在一起。每年台灣有不少學生德到紅點獎,還有在國際發明展中得獎,看看就好囉。

怨念聚合體 wrote:
很北七的點子
1度電...(恕刪)


200瓦扣掉單車行進的耗能,不知還有多少可發電蓄電。
Dr.sam wrote:
200瓦扣掉單車行進的耗能,不知還有多少可發電蓄電。...(恕刪)

如果是架在訓練台上騎的話,高階一點的發電機可以轉換大概80%電能
也就是上述的巡航200W/5小時,只能得出0.8度的電

如果是在路上騎的話,就要看發電比例打算調到多少
畢竟發電用的動能,同時也是要用來移動的
如果調一半,那騎的時速就減半,然後騎5個小時只能發0.4度電 (只值1塊2毛錢...悲哀 )
---

越算就越覺得這點子真的夠北七

怨念聚合體 wrote:
然後騎5個小時只能發0.4度電 (只值1塊2毛錢...悲哀 )


這個在台灣就沒辦法了,如果在對岸,如果有100萬輛單車,那就不少了。

0.4度/台 x 1000000 = 400000度

問題是要蒐集這1000000輛車的蓄電要花多少錢。還要能轉換讓大家用。
Dr.sam wrote:
這個在台灣就沒辦法...(恕刪)

就算在大陸也不可能成功
因為
1.代價是速度減半,騎腳踏車通勤就夠累了還來這齣
2.投資報酬率低到一個境界 (以UBIKE來說,騎5個小時要花費115元,然後你只能賺回1.2元,也就是你賠了113.8元,這能算是投資嗎? )
我们这边用的是太阳能电板,放在前置物筐底部的,比这个让人无语的人力发电合理多啦

jackshelly wrote:
我们这边用的是太阳能电板,放在前置物筐底部的,比这个让人无语的人力发电合理多啦


一樣少 一樣讓人無語
製物籃底太陽能板能多大?
太陽直射發電5w而已
更別提陰天斜射
一則省電達人的舊聞
.....為了實現用電自給自足的夢想,藤井不但考取了電工執照,甚至還大手筆花費18萬日圓安裝三塊太陽能發電板和蓄電池,天氣好的時候,1小時能生產超過1千瓦的電力,約普通日本家庭一天所需電量的十分之一;如果碰上陰雨天,電不夠用,那藤井就會坐上自製的發電腳踏車,狂踩飛輪發電,順便健身.....。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