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騎22速的Scultura 400 2015,為了十月的時代騎輪節開始練習,但是藍色公路這段好像遇到了瓶頸,好像沒啥進步,變速都放到最輕了,如不看腿力,這台車我應該先怎麼改?(預算一萬元內) 才有辦法改善爬坡速度
paul31432 wrote:目前是騎22速的Scultura...(恕刪) 我的斯特拉4000TW 原廠跑七 前幾天升級2018 MAVIC KSYRIUM ELITE 4D UST 很有感..原本 每天固定訓練爬的山路最多只曾用第25齒那片的飛輪爬上去 心率都會到接近160.換這組輪組後 第一天測試 就破紀錄退了兩檔飛輪 直接在25<22<"20"齒那片飛輪就上去了 而且心率連150都不到.平路起步加速輕快很多 維持30的速度很容易 30以上再加速反應也很快 掉速也不會掉很快 雙腳休息時 滑行距離也多很遠..我買公司貨$15500..如果買水貨才$14000就有了..還附贈兩條無內胎系統700x25C的一級胎 路感很Q 還有自動補胎液..你的預算 蛋蛋再捏一下 就能買水貨了..升級很有感..推薦給你.
paul31432 wrote:目前是騎22速的Scultura...(恕刪) 48T/32T大盤阿..........不過先換輪組吧你那記錄是到現在只騎5次還是訓練後 定期記錄這樣不錯了只是你遇到高原期了沒上卡的話 要不要嘗試上卡不過會有一段適應期
首先你期望改了車,成績會進步多少? 依現在的體能基礎我認為應該不會節省太多時間。依現況的你,先檢視自己訓練量夠不夠吧。以一萬塊投資預算來說;好好抽出時間騎車會是比較好的投資,你帳面上的時間每次都有再縮短,如果說是高原期還早得很。先找個可以監控強度的工具,<馬錶/心率/功率>有什麼就上什麼吧。再來找個一你可以連續騎個5.6趟的坡段來練習,會比你騎一次藍色油桶就乾了的效果還要好。騎輪節藍色公路段是再安排在末端,如果你一直著墨爬坡段,你還得規劃80公里後還有餘力上藍色。所以齁~長距離有氧還是要練一下。
目前固定騎的路線大概是下圖這樣,之前只是休閒騎139,最近五次才改成走藍色公路,假日騎士所以騎出去的時間沒很多,但每次到藍色公路看大家都輕鬆上去,變速放到最鬆還是騎得要死要活的XDDD,所以才想來問看看能換啥,不過看來只能再繼續練習了,上卡會再評估看看,超怕脫不了卡摔車阿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