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旅行車的選擇

最近有無聊想到外面走走 多半是走比較遠的路
有可能能一天60~100km
所以想挑長期旅行比較舒適的旅行車
價格大概2萬左右的車款
所以我就發現2018年款merida的crossway 300
但看到版內關於旅行車的討論 : 前避震多半是多餘
如果長途旅行會選比較舒適的公路車
所以我一直拿不定主意 如果比較長的旅行會挑硬前叉比較好還是避震前叉比較好?
2018-05-19 10: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旅行車 選擇

hsujames wrote:
有可能能一天60~100km


如果是當天往返,車子就沒差了。背小背包就好。

如果是三五天的旅遊,公路車比登山車好。在台灣旅遊,不用帶很多東西,現在有快拆後貨架,用馬鞍袋可以帶不少東西,就不用背背包。

如果是要騎山林道路,那樣再選登山車。

如果是十天半個月旅遊露營,可參考台灣雲豹的旅遊車,不過就超過樓主的預算了。
樓主如果在意速度,那沒有避震叉的車子會速度好一點. 至於舒適度,就算沒有前避震,但其實碳前叉的舒適度也不錯了.

我個人現在已經很少去騎有前避震的車, 不過前不久有機會再騎一下, 發覺雖然對屁股的舒適度沒有太大的關係, 但對手掌的舒適度則有優勢. 沒有前避震器的車有時騎久了會手麻,儘管戴了手套仍是會麻. 但有前避震器的車子騎久一點手比較不會麻,這是優點.
我個人會選擇有前避震的車
但一定要有鎖死功能
我現役的旅行車都是一樣
前避震上斜時鎖死, 平路時鎖死,
但下斜坡時就開啟了
可增加空全性.
2萬左右的車款建議不要有避震。避震器好用的都貴得要命,便宜的不如不裝。一般路面輪胎寬一點胎壓低一點應該就夠了(我個人喜歡35mm 45psi)。

如果真的喜歡前避震騎柏油路的話,建議挑重量輕行程短的公路車專用避震器,如lauf grit或fox 32sc之類的。
旅行車避震不用太高級
畢竟不是玩 DownHill
SRSuntour Epixon 氣壓避震已足夠有餘
應該 4000-5000元左右

當然啦, 任何會活動的東西, 都有壞的可能
硬叉當然比避震叉少一點麻煩,
樓主當多一個意見參考好了.

hsujames wrote:
最近有無聊想到外面...(恕刪)


你長途旅行打算騎多快?
100K 4小時? 8小時?

如果是追求速度的話建議選公路車吧 如果還有裝行李的需要則建議鋁管公路車 比較好裝車架
如果說是慢活遊玩的話公路車騎帥不騎快 或者追求舒適的登山車都可以挑選

先決定好哪種車種再去考慮哪一個系列吧 不然難以建議呢
樓主目標車款,crossway 克洛威 300
是一台很不錯的車款,很吸引人。

我是中年人,剛買輛入門車騎乘,有先上 01 查詢資料,
閱覽熱心前輩們的發言。
自己是以較休閒方式騎乘,想流流汗,假日在鄉下騎乘,
或去爬爬丘陵地區的山坡公路,眺望風景。縱使牽車上坡,也是運動。

買車前,雖有爬文,但因未騎車,許多是一知半解,不明所以
買車後,有騎乘經驗,再來回顧爬文,方較能多些了解,
看了樓主發出的詢問,我也提出一些車款來
分享初淺心得。
初始爬文後,我是選擇
捷安特 escape 1,美利達 crossway 來做評估。

escape 1 (價格 13,800) 是平把公路車概念,沒有前避震器,
輪胎是 700 x35,相較公路車競速窄胎,具有彈性及舒適性。
鋁合金車架,配上碳纖前叉,舒適性有幫助一些。
大齒盤是 48,36,26。
飛輪是 11-34 t(九速)
車重約 11.5 kg
這台車,可以騎快些,也可以較輕鬆來爬山坡路段。
是許多熱心前輩推薦入門新手的車種,
也是捷安特環島出租車的入門款。

樓主評估的 crossway 克洛威 300 (價格 20,800)
有前叉避震器,座管避震器
較一般休閒公路車,對較差之路面,有較佳之舒適性,對我輩中年初入門,是重要項目。
變速器是 Deore,是登山車的中階等級。
大齒盤 48,36,26。
飛輪是 11-34 t (10 速)
車重 13.5 kg
輪胎是 700 x40,輪胎較粗,可適應地形,舒適彈性也有,但滾動阻力較大。
觀其設定,可長途騎乘,又可爬爬一些山坡泥土路,碎石路,非專門越野。
騎乘也非求快,舒適性應是很不錯。

美利達 跨界車另有一支,克洛威 urban
沒有前叉避震,也沒有座管避震,
車架幾何,較偏向舒適騎車設定,非為速度。
適合公路旅行,可加貨架。
克洛威 urban 100 (車價 19,800)
大齒盤 40,30,22
飛輪是 11-34 t (九速)
油壓碟煞,
輪胎是 700 x35,Maxxis 防刺胎
車重 12.2 kg

克洛威 urban 300 (車價 23,600)
大齒盤 36 t
飛輪是 11-42 t ( 11速,Sram)
單一大齒盤,省去變速上鍊不順或落鏈問題。
油壓碟煞,
輪胎是 700 x35,Maxxis 防刺胎
車重 11.6 kg

看上開兩款 克洛威 urban 設定,是舒適騎乘長途,不求快,
兼有較輕鬆的爬坡齒比。

有兩款彎把公路車 (但跨界車成分更高),姿勢較挺直,亦可參考。
捷安特 anyroad 2 (車價 22,800)
鋁合金車架,配上碳纖前叉,
前大齒盤 50,39,30
飛輪 11-32 t (9速)
輪胎 700 x32c (非彎把車之25窄胎,故舒適性稍佳)
車重 約 11kg
捷安特說法是,也適合入門者來騎乘,探索喜好需求,不一定要從低價位車款出發。

美利達 Silex 200 (車價 29,800)
使用美利達頂級鋁合金車架 (傳言有近似鋼之撓性),碳纖前叉,
sora 前後變速器,油壓碟煞,
大齒盤 48,32
飛輪 11-32 t (9速)
輪胎 700 x35c,Maxxis 為 Silex 開發,胎面中間較光滑,兩側有顆粒。
車重 10.1 kg


樓主有買了甚麼車款,也請來開箱分享,以饗車友讀者。
對於效率不要求的話,建議挑選有避震前叉的車種,舒適又好騎
要求效率與速度的話,可以挑選硬前叉

休閒與速度看您如何取捨 ^_^
競技公路車/越野公路車/長途競技公路車/旅行公路車

除了重量齒比.剎車系統外 還有差異在哪裡

1.頭管長度差異 越競技越短/越休閒越長

2.座管角度差異 越競技越直.適合拉轉/ 越休閒越傾.適合重踩

3.軸距差異.越競技軸距越短.越難操控; 反之越穩.但過彎不敏捷
假設車架都是同尺碼前提
競技公路車軸距99cm
越野公路車軸距102cm
長途競技公路車軸距102cm
旅行公路車軸距108cm

基本上最需要注意是軸距.因為頭管/座管可以換零件調整.但是軸距就沒得改了

若真的想一台旅行車.把幾何攤出來看.挑最長那台就對了

長軸距掛載行李也穩的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