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
在朋友的的分享中看到此活動,就聯想到有使用過ROTOR橢圓盤的經驗,當時騎乘後感覺在騎乘時速度可以穩定維持但抽車就沒力,讓我給橢圓盤的評價下降是否會得到相同的結論,詳細看完內容發現OCA(最大施力角度)測試是我之前安裝橢圓盤沒接觸過的,當時店家在調整時直接裝在3的位置,因此在搜尋一些資料後得知Qrings上那些孔位及數字是調整的位置,好奇心的驅使下就展開報名。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接收到獲得測試的機會時非常開心跟亢奮,藏在我心中的疑惑有希望可以釐清是哪方面的問題造成我評價不高。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再換之前我是使用Quarq Dzero的功率計,電池座的設計讓Qrings無法安裝,有搜尋網路上也有人安裝成功,都要專業的來安裝無法自己更換。另外也對Quarq在各方面的功能做些功課,沒想到不是真實雙腿的功率是用計算的。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圖片來源:https://roadcyclinguk.com/gear/quarq-dzero-power-meter.html#FOfKOlxwLc103LME.97)

測試階段:
測試流程有暖身跟3趟不同推力比(功率/體重)去紀錄施力角度,先前有測試過FTP所以3趟推力比分別為2、3、4,每一趟測試的過程都為1.5分鐘踩踏後2分鐘輕鬆踩踏,確認完後就展開埋頭苦幹的測試,進行OCA的測試可透過軟體顯示我的踩踏軌跡,數據上有大小圈,大圈是向下踩踏板的曲線小圈則是帶回的所做的功,將兩者相減就是扭矩效率,原來我缺少推拖拉提中的”拉”, 經過3趟的折磨後統計後我的角度為98.465位置在OCP4的位置。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在暖身的時候有刻意去做”拉”的動作有很明顯的改善,小圈圈變小甚至不見了,這時好奇問了一下專案負責人為何ROTOR功率計可以做到這個曲線,功率計本身的回傳訊號的頻率要很高才能將這曲線畫的順,他牌的回傳頻率相對低很多如要畫出這曲線會變成有稜有角的且需要該功率計廠商提供軟體。

試用三個月的心得:
圓盤差異:ROTOR Qings安裝介面具有很多孔洞且有標示1~5的數字,依照我機械背景去思考這些孔洞並非用來減輕重量,而是用來調整橢圓盤的位置,進一步去配合每個人的踩踏位置。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實際騎乘感受:OCP測試增加踩踏的效率加速及巡航跟圓盤的差異很大,橢圓盤在傳達腿力能有效針對最大施力點把效率提到最高。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sportshealthpro)

Inpower與Quarq差異:Inpower大勝,發射的頻率為200Hz,假設迴轉90RPM,60秒/90RPM=0.666,每一圈0.666秒,0.666秒X 200Hz,每1圈133.33次,換算成角度是360度/133.33次=每2.7度量測一次,得到各角度下的施力進一步讓畫圓的動作更標準,充電的方式兩者都是採用更換電池的方式,在沒電情況下兩者都能緊急去超商購買電池更換,在更換方面Quarq略勝一籌,更換方式相當輕鬆,Inpower卡的很緊當下想到能保護不刮傷的情況下只有請出挖胎棒才能比較輕鬆更換,Quarq的缺點在於電池座設計在外面且無法選擇滿盤。

結論:
ROTOR Qrings市面上唯一可調式橢圓盤,這真的很重要,他牌的幾乎都是固定的角度,並非每個人都適用,或是需要改變踩踏方式,但這要搭配功率計才能知道自己的踩踏位置是否在購買的橢圓盤設定的角度,能知道這樣數據的功率計售價都不適相當平易近人,我相信這對大部分的人是非常難的,在橢圓盤的使用我會說適合各種人,前提是要具有可調角度的橢圓盤,功率計的方面我會推薦ROTOR的功率計,在各項資訊相當完整,美中不足就是價格貴了點。

最後問我說會不會用ROTOR的Qrings、功率計或其他相關產品,我會繼續使用,因為對於騎乘有幫助外,最重要的是很穩定。

ROTOR TryPower 功率計試用專案心得分享
(圖片來源:Phomi 白鷺鷥提供)


自行車品牌:Merida Reacto II
五通規格:BB386
變速系統:Shimano 6870 Di2
個人FTP:242
OCA(最大施力角度):98.645
OCP(最佳齒盤鎖點):4
2017-12-04 18:26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