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登山車與公路車,騎乘感差異!

登山車與公路車,騎乘感差異!

請教版上的單車科普達人!麻煩幫我解答以下問題

1.鋁架硬尾登山車 + XTR輪組(2.1吋胎) + 卡踏

2.ISP碳纖公路車 + MAVIC SL輪組(21C胎) + 卡踏

登山車騎乘時,速度好維持(雖然與公路車有差距1~3km),但感覺肌肉出力是比較輕鬆比較好發力,似乎輪子(車子)是帶著自己在前進,速度可以一直堆疊出來。整體騎乘時體力比較分配。

公路車騎乘時,速度要維持(比如30km/h)很不好出力,感覺迴轉要360度持續出力,少了輪子(車子)帶著前進的感覺,腿稍微懈怠後時速也降的很快。整體騎乘時是比登山車騎得更遠更快,但感覺就是沒有登山車那種痛快(咻咻)追風感。

是mavic扁幅條影響了風阻?還是XTR輪組太厲害?

還是騎乘角度影響了肌肉出力的問題呢?
2017-05-10 10:28 發佈
純粹是重量問題吧。

登山車普遍比登山車重,慣性因此比公路車大,加上設計的齒比又能讓車子輕鬆加速,自然在有慣性的狀態下能輕鬆再加速
科普嗎?
那沒那麼複雜, 比較重(尤其是輪子的部分因為轉動), 可以[儲存]較多動能, 在踩踏放鬆時釋放出來
一體兩面, 你要它轉起來也須輸入比較多動能,
因此--> 會是比較和緩的曲線(不論加速或放空滑行)

動能是不滅的, 但登山車了輪胎(顆粒紋路啦, 磨擦啦)耗能一定較大, 理論上一定較差

但人不是機器, 公路車比較明顯的出力<-->輕鬆的落差, 也一定導致人出力變換的損耗
(想向一個極端, 你在鋸齒狀的路面, 條件正好讓你用公路車得死命重踩一下, 然後溜一下....不停循環, 而比較重的登山車確可以摳囉摳囉一路彈跳過去)



感謝指導!就我騎乘者而言,平路確實是輪框+輪胎比較重的騎起來比較舒服(不用那麼一直費勁)。所以說換個38cm高的板輪約1300公克,會比現在更(順腳)嗎?
有心意就好了!
呵呵, 小弟騎車連幼幼班都談不上, 純粹閒聊嘴砲...
要靠其他心盡解惑了

cb125sr wrote:
感謝指導!就我騎乘...(恕刪)




如果你的速度都在30以下 相信換板輪不會有太大作用
你的問題感覺風阻的影響比較大 試著握下把讓身體壓下去一點 將均速拉到35試試 且注意順風還逆風
出力問題再調座墊吧,你的腳都告訴你了
轉不順練一下習慣就好了,都上卡了不需要靠慣性帶踩踏了吧,而且跟上面也有關係
然而我跟你感覺相反欸
公路車滑行降速慢滑的遠,因為輪胎阻力小的關係
登山車本身光是換成1.5吋光頭胎就滑的遠好多 更不用說公路胎了
比較重慣性較大沒錯...但是阻力影響降速比較多吧
然後比這個其實沒意義...
最後寬胎殺殺殺就是帥 心理因素 無解

座管角度會有影響

isp較直像在抽車 雙腳較沒有休息位置

登山車較傾斜 會比較好發力


cb125sr wrote:
登山車與公路車,騎...(恕刪)

我騎NRS配XT輪組和1.95顆粒胎,配合上下搖晃的節奏,騎乘感覺也是爽快,但真實速度並不快,配上風衣拉鍊打開更有呼呼的御風快感,騎公路車不管是鋁架、鋁碳複合、鋼管和一級碳車真實速度都快得多,因為公路車注重踩踏迴轉的屈膝角度,所以座管拉比較高,上半身又趴,高速衝刺時爽度高,要慢騎偷閒較不適合,所以我的騎法就是公路盡量快,早一點到目的地下車休息,登山車就忽快忽慢爽就好,中途可以不下車大休息
這種咻咻的快樂應該就只有登山車辦得到,原來也有人可以體會我的感覺。沒看碼錶真的會有錯覺,因為有配合輪子咻咻聲,真的會感覺到速度很快的錯覺。輪子輪胎的重量會儲存動能,也是踩起來順腳的原因!長知識了。
有心意就好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