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爬大山之後的下坡???

想請問各位前輩,在下發現一些大型的爬坡比賽,例如~武嶺,阿里山.....之類的,完賽之後幾乎都是讓接駁車載下山的,除了體力上跟的考量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嗎?

因為聽朋友說過,如果輪組是碳纖維的,會因為下坡一直煞車,導致燒焦,所以爬大山的車友,幾乎都是只爬上,不往下,是真的嗎?
昰不是還有安全性的問題呢?因為我個人覺得,騎公路車下坡騎時還蠻危險的.....

近期想挑戰阿里山,可是並沒有人可以協助我把車載下山,勢必就必須自己騎下山,有騎過大山自己騎下山的車友嗎?
請有經驗的前輩,指導一下,下山時有哪些地方是該注意的???
2016-12-08 11: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爬大山
路過回一下

我不是前輩,不過也爬過一些大山

我覺得主要是安全考量

大山通常也是觀光景點,下山遇到的車流量大,危險度也提高,(如你要去的阿里山)

加上爬上山頂後,通常也都過午了,山上容易起霧或下雨,也提高不少危險性(能見度低、路面濕滑)

加上體力不濟的話,遇到超長下坡,甚至會下滑到想睡

其實不管什麼車,下坡都有危險性,就算開車也是

不過我還是滿喜歡騎下坡的,有種御風而行的爽感

注意您的精神狀況,出門前檢查一下煞車皮跟外胎磨損情況,多帶條內胎,頭巾、風衣/雨衣帶著(高山下滑會冷)

技術方面的話,遠遠看到有彎道就要開始減速、煞車時不要按太大力、前方路況允許時看一下後方來車、注意路邊水溝...

總之,不貪快、集中注意路/車況就是了

真的不行了,就在路邊的休息處瞇一下,或厚臉皮攔便車吧~

至於輪組,我只有鋁輪,但也是有看過車友用碳輪滑下山的
團體爬大山常有補給車

補給車上帶一個鋁前輪

下山替換就好
用鋁框就不用怕燒框

滑半小時休息5分鐘就不會那麼累。

慢慢滑就好。大山小山沒什麼差,時間上的差異而已
我的話我會選擇滑下山

滑下山危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搶快
例如在高速過彎,道路也不是管制狀態,加上可能對向超車帶來的危險

其實在過彎控制一下速度,保持安全車距,下山是蠻安全的
爬山就是為了下坡阿,哪有爬上去還被載下山的理由 呵
爬山就是為了下坡阿,哪有爬上去還被載下山的理由 呵
我從南投的和社起步循新中橫/台21上塔塔加,然後轉阿里山再下嘉義過。
當時是騎的山地車,所以速度很慢,在塔塔加前就遇上下雨。轉到阿里山沒雨。
最後下到嘉義都已經天黑了。
山地車是鋁框輪而且我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沒有什麼燒框的情形。
我覺得只要不是比賽趕路,一般的下坡,就算是碳纖框也不至於燒框的。因為剎車總是剎剎放放的。

jsa346 wrote:
我從南投的和社起步循...(恕刪)


慢慢滑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不過我唯一滑過的長坡就是武嶺到清境
花了一個半小時以上才滑到清境
主要是全程都在剎車
怕鋁框過熱把外胎燒掉

還是注意安全好
祝平安
競賽的人就是比的競賽段,不是競賽的路段,他們當然不會去騎了啊!
今天要是比的是下坡段,他們也不會傻傻的自己騎上去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