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北投站至新北投站間線形公園」的整治工程增設「自行車道」


今天徒步經過北投到新北投下面的捷運軌道,發現捷運公司已經在進行「北投站至新北投站間線形公園」的整治工程,預料將對週邊環境的美觀有所幫助,增加了周圍居民的生活品質,但是「北投站至新北投站間線形公園」的規劃,與個人近日設想與計畫中的「步道」與「自行車道」需求似乎未能完全契合,於是發信給捷運公司、台北市長信箱、潘懷宗議員等,企圖爭取暫停工程、重新設計的可能。


前一陣子才在發想,卻發現又因為進度遲滯而被趕先一步,實在遺憾,花了很多錢的公園設計如果只用來給居民使用,而不考慮到未來如何吸引外地人潮來移居北投?如果不考慮到未來地方觀光或其他創意文化產業或健康運動產業的進駐,那實在是遺憾。

我寫給相關單位(其實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弄錯對象)的原因簡單提出如下:

1.所費的工程款,如果只做出一個靜態的公園,是不是浪費了?多處地區的公園綠地的使用率偏低。

2.有沒有可能規劃成「自行車道」沿著「北投_新北投段」來施工設計?
目前我查看過許多次,認為自行車道的設計會增加使用率和串連起關渡等河岸車道的可能~
台北市如果可以在捷運底下規劃「自行車道」其實也可以減少其他平面道路上自行車的數量~
自行車運動或代步是近來許多團體大聲疾呼希望推動的事情,也是許多人的期待
如果我們可以先行規劃示範,其實也是一個話題、一個施政的好政績

3.沿線居民可以做起許多改變~這部分也可以引入許多民間團體的力量來協助推動
「荒野」、「千里步道」等等可以與里長合作,進入社區裡說明
北投地區也也許多社團(我也不清楚究竟有哪些團體,他們之間又有否什麼立場或利益的衝突)可以協助.....

4.「綠帶公園自行車道」的概念如還需說明,我願意試試看與大家討論。
目前該處工程可以預期應該對於環境改善也頗有幫助,
只是希望可以在進行工程時可以尋得一些小修正的機會,讓不同需求的人獲得多贏的局面。
今天是假日,希望星期一大家可以收到信後迅速回復,我也只好想辦法多打幾通電話試試看。
我覺得整件事情非常有可能只差這臨門一腳,有看見這篇日誌的人也可以幫忙出力,
因為我覺得這是北投地區最可以做到的創舉。

希望有共同想法的人,還可以設法發揮影響力。我自己實在沒什麼辦法呢!
其他文章與詳細內容




2008-01-13 22:46 發佈
其實也不用特別注明是自行車道 因為當這個空間被"命名"後 那往後會衍生出很多的問題
台灣政府一直愛用"命名"的遊戲規則 主要是怕負責任 所以都把規則定的死死的 但是 我們都是"人"阿

而且線型空間的部份應該是以尊重當地的居民為主 畢竟他們的使用頻率最高

再者經過觀察 進行改造的主要因為是原植栽帶的寬度過寬
下雨時由鐵軌落下的雨水會將土壤濺起到步道上 讓步到看起來很雜亂
而且下雨時多數民眾也會選擇軌道下的路徑行走
所以新的設計主要是變更植栽帶大小 步道拓寬 並以乾式景觀的方式來施作

而樓主說的要爭取自行車道與什麼移居北投的構想其實很好
但重點是重新設計過後的線性路徑其實足以給自行車使用

而且"靜態公園"或是公園的設置並不全是為了提供民眾使用為主 有部份是為了地區生態性的考量 這也是公園設置的目的 所以供人使用其實是"附加價值"

另外台北市的高架捷運下皆有規劃自行車道 不過鋪面的選擇及路線規劃不是很好 所以會有使用率低的狀況
但卻也提供散步的民眾更多的選擇

最後 對北投最好的發展不應把格局只放在捷運軌道下 因為事實上在法規面上是已經堪用的
重點是北投多為住宅區 因該考慮的是如何將捷運/自行車道/道路節點完整規劃才是 讓騎乘自行車或是身障的民眾有安全的移動路徑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捷運局有人說明:該步道拓寬重整後,未禁止自行車,只要注意行人安全。
原先是擔心許多「步道」或公園都會禁騎自行車....但是他們現在說可以。
那有就沒什麼特別要擔心了。就照這樣也OK。反正我們都是有路就騎、沒路也想辦法騎的....
earth007 wrote:
今天徒步經過北投到...(恕刪)


我是一個北投人,近來也看到有在施工,但卻未像您有去了解如此的事情,
真是深感慚愧,北投有一個"北投文化基金會",不知道是否可以提出協助,
如果您有想要知道相關的聯絡訊息,可以與我連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