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換新的單車或者出國,但最後想看金絲貓...不是啦!是想看歌劇院打敗了小

當地除了金絲貓吸引我的注意之外,當地的單車族也引起我的好奇,
因為在坐小巴士的第一個休息站就遇到了裝備齊全的單車族,
正奇怪高速公路休息站為何會有單車族,一看還是台灣的G牌公路車
(後續還有在其他地方看到騎G牌的單車,果然是揚名國際)。
日前在板上看到一些主題在爭論單車上捷運、火車的細節,讓我考慮是否要PO此文,因為不想引起無謂的論戰,
只想分享其他地方所見到的供大家參考,大家團結起來努力爭取更友善的單車環境。
●澳洲的自行車專用道

寬度和台灣所謂的隱形車道沒差很多,差別很多的是很多街道都可以看的到。
●澳洲的車友在中央車站的月台上

我所看到的將單車攜上火車是直接牽上去,完全不用攜車袋。
該列車雖是雙層火車但車體寬度沒高鐵寬,應和台鐵一樣的寬度。
●澳洲的車友在月台上2

讓我訝異的是整列火車不只一、兩位車友帶單車上火車,而且分布不同車廂。
●旅遊景點和台灣一樣也有單車出租

終於坐火車到達藍山國家公園附近的城鎮,一看到單車出租馬上讓我想去租,
可惜一看價目表,覺得還是省下來回台灣存錢換單車比較實在。
希望以後在台灣可以直接牽單車上火車;單車牽上捷運可以限制更少。
當然前提是不影響其他乘客的安全和權益。
期待大家集思廣益想出較可行的細節作法,建議台鐵和捷運局去讓現況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