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了大概兩年車,大概半年前換了Canyon Aeroad CF SLX一星期平均騎150-200km,有做不同的interval訓練,由20s-5mins的都有做過。圖是我一人獨推接近90%都是平路的時間,做了10次2mins的interval, 最後22、23是同一路段盡力騎,中間沒有補充任何食物。我已經維持了30-32這個水平好一段時間,還有什麼可以練習可提昇?謝謝!
freemanwtc wrote:速度忽高忽低低的時候...(恕刪) 頭20個是2mins 的間歇訓練,所以才忽高忽低。 150-200km, 一星期騎4天,每天下班,騎30-60km,大概是1-2小時,盡力了。
練車沒練到點上,傻傻的騎傻傻的飆都是白練,頂多就是運動消耗熱量而已!建議您從肌力與耐力著手,用間歇訓練刺激,才能進步!練肌力,50~60回轉速的重踩(以較重齒比,每次約三到五分鐘,休息一分鐘,做個五組)練耐力,試著不降功率持續輸出(慢慢的家間歇的時間)其他的就要靠您的身體狀況與撘配專業教練了!拙見勿鞭,小弟有玻璃心!~感謝感謝
bosco2814 wrote:頭20個是2mins 的間歇訓練,所以才忽高忽低。150-200km, 一星期騎4天,每天下班,騎30-60km,大概是1-2小時,盡力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你要突破的是騎乘多久或者多長距離的均速32?若像樓上說的10km短距離均速36其實也還好平常有團練的能辦到的應該不在少數必需說的是不同距離均速要超過32有不同的踩踏策略這牽涉到體力運用分配的策略
均速我覺得還是要看路況,通常等個紅綠燈就可以看到均速快速下降,然後閃人車又會降了一點速度。我月騎量大概400-500KM,也是好一陣子均速在30左右,直到最近買了台計時車,速度有比較快一點。之後有參考一些ITT教學影片的練法,其中一項就是把均速放在碼表上顯示出來,出發之後根據地形和身體狀態來配速,實測之後確實是滿有用的,因為你會期望那個均速愈飆愈高,不知不覺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速度拉上來。下面是最近騎計時車跑出來的,是一段8K左右的路線來回騎五趟,在這段前面是騎台三線27K(均速27)後才到開始ITT的地方,ITT開始後運氣好中間只停了一個紅綠燈,但是還是有減速等變綠燈或閃人車的狀況,看到均速掉了起步或是上坡就會衝比較快把均速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