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手Giant M1兩個禮拜。
由於騎乘舒適問題,所以一開始就直接把輪胎換成Giant M3那款建大26x1.3的輪胎。
跑了平等里,巴拉卡,大屯助航站這些有陡下坡的地方。
發現M1的後煞車煞車力道很弱。
只要時速超過30kn/h,即便前後煞車都煞死。
車子很難隨自己的意志,在合理的距離煞住。
簡單來說,就是前方大概五到十公尺突然有個物體跑出來,
恐怕會就這樣撞上去,感覺真的很恐怖。
後來我發現後輪並非沒有煞死。
只是煞死後,整個後輪被咬死,但會持續順勢往前平移。而且不需要太用力即可將車子往前平移。
但是前輪煞死後,往前刻意移動車子,出現的情況是撇輪,跟翹後輪。而非往前平移。
因此問題來了。
既然後輪可以煞死。
但是車子仍然有往前移動的情況。
那麼這樣一來,應該就不是夾器跟煞車皮的問題才對?
若說是輪胎胎面太光滑,
第一,輪胎才使用不到300KM,應該不會如此不堪才對。
第二,同樣的條件,但是前輪並不會有同樣的現象。
問過一些有經驗的車店老闆,跟車友,他們也覺得這樣煞車並沒有問題。
但是高速下坡,車子持續打滑往前的現象依舊存在啊!!
所以在此想請教各位先進,這樣的情況,該如何改善才好?謝謝~~
Standman81 wrote:
這應該是正常的單車因...(恕刪)
『高速行駛, 不管前後輪都不該煞死』,這一點小弟一直都謹記在心。
因為時常聽到很多車友,下坡緊急煞車,車子撇輪跟前空翻。
因此,下坡一定先煞後輪,再煞前輪,點放點放交換煞車。
臀部後移,重心壓低。
因此目前並不擔心,車子緊急煞車導致翻車的意外。
現在問題是,車子後輪煞住,車子還持續往前跑。
苦惱啊~~
難道M3的建大輪胎,抓地力有如此不堪嗎?
另外,還有個問題。
大家也知道,台灣的道路是出了名的爛。
平常開車下陽明山還沒有什麼深刻感受,
等到用單車下坡,才知道這清晰顛頗的『路感』。
因為M1並無前後避震。
由於下坡速度快,動不動就會破30km/h以上。
搭配1.3的胎寬,遇到一路上無盡的窟隆跟減速條。
根本是避無可避。
刻意避開也擔心後方的汽機車有追撞的問題。
因此往往都是直接跟這些窟隆正面衝突。
像這次從二子坪,陽金,泉源路,一路下到行義路榮總。
我覺得車子整個震到一個不行,很擔心這種路況再多來個幾次,
車子的前叉跟輪匡,不知道還撐不撐的住?
不曉得車友們,再行經這些快速下坡顛頗路況時,都是怎麼應對的?
你的仇人真多,30天真的不夠你進行處理。
有騎一陣子了(購買將近一年)
但是只騎過M1沒有騎過其他車種
所以無法回答跟登山車比較上的問題
先跟你抱歉^^
稍微看過你的狀況
假設你牽車時沒有把原廠的25*1建大輪胎換掉
而且到現在仍在使用中的話,我會認為是輪胎的問題比較大
那條原廠配的輪胎在M1的車主們眼中可以說是惡名昭彰
1.橡膠材質過硬沒有彈性、容易變形,
這樣的品質加上它幾乎是光頭胎,抓地力可以說非常差....
所以煞把施力稍微大一點後輪就很容易滑胎
2.前輪不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煞車的時候
人跟車的重量會往前面擠,幾乎所有的重心都壓在前輪上
摩擦力大於向前的重力加速度所以才會滑不動還翹後輪,並不是它不會滑
這個部份你可以將前後輪外胎互換、再實驗一次就可以得到驗證
3.輪胎規格跟輪框規格不符
外胎標示25*1,但輪框是26吋的
關於我說的這點,我預期或許會出現另一個網友,
在我貼出這篇回覆之後,發表反對意見,說什麼:
"如果觀念不清楚的人,就不要再誤傳錯誤訊息給大家了
網路找資料是很方便沒錯
可是也因為大家都能發言,導致常常會有莫名奇妙的錯誤資訊傳導
重申一次,M1為26吋框
外胎也是26吋框專用的
廠商會在外胎標示25*1是因為1吋的外胎本身大小就比一般的1.5吋或1.75吋外胎小一號,
所以實際量值為25"(但是還是給26吋框用的)"
(以上紅字是他之前對我的意見所發表過的批判)
雖然就像他講的,規格沒錯!這條胎一樣可以用!!
(廢話!不然原廠是怎麼把它裝上去的)
但事實證明,經諸多M1車主使用後證實:
扁平比過高導致緩衝高度不夠,就算每趟出門都檢查胎壓,
遇到漥仔或是突然高起的路面,還是很容易因蛇咬等狀況造成爆內胎....
================名詞解釋 - 蛇 咬==================
蛇咬不是真的有蛇來咬輪胎,這是在高速行駛時,碰到硬狀突起物,
內胎突然受到外面突起物單一壓力,加上內部鋼圈擠壓,頓時產生兩個破洞,
很像毒蛇兩顆毒牙咬過的痕跡,就是所謂蛇咬。
然而,縱使你已經更換為建大的26*1.3,
但從我用過該廠的機車外胎、單車外胎得到的心得
我想依它的一貫品質,抓地力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不易磨損可以用很久倒是有(因為橡膠材質較硬)
建議你換好一點的輪胎,依個人寬度需求,把輪胎換成26*1~1.5
寬度超過1.5的我不敢肯定可以裝的進去,
至少M1的兄弟車M0原廠是裝26*1.5的,保證可以裝
寬度越大抓地力是越好(以同一廠牌同一材質而言)
但寬度越大阻力也越大,騎起來就會比較重腳
很多車友是用馬牌一條26*1.3的Sport Contact,應該可以取得一般所謂的平衡
我自己是用馬牌26*1 1/8的Ultra Gatorskin,
有輕度防刺功能不易爆胎、抓地力不錯安全加分、胎寬偏窄又不失速度
值得推薦!!另外MAXXIS也有許多不錯的選擇,可多方詢問一下
煞車方面,其實M1原廠的V煞也實在是有夠給它陽春
多少會對煞停的距離、煞車力道傳遞、騎乘時的安全感造成影響
平常我都騎山路居多,所以最近也在計畫把V煞升級
也有一些車友跟我說不要花錢改M1,不值得!
叫我直接買一台好一點的就好了
但我近幾年就是只騎的起M1啊!(除非我中樂透.....)
而且連升級V煞的預算都要一延再延了,哪裡有錢再買一台更貴的??
我個人認為這是值得投資的一項改裝,因為這是關係到安全問題
何況生命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不是嗎??
可以升級的選擇也提供你做參考
一般人都是以Shimano的LX、XT系列為主
經濟能力好一點的會買XTR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SRAM的東西
我會選擇AVID Single Digit 系列
加上預算考量的話,我會用 Single Digit 7 (SRAM V煞第三級,據說比XT好用)
希望可以幫助你解決你的問題^^
更多關於M1的資訊,可以參考以下討論:
【分享】休閒運動兩相宜 08"FLIGHT M1小幅升級
變種登山車? 變種公路車? --> 2008 GIANT Flight M1
Ginat Flight M1的車友們來報到了!!
[分享]FLIGHT M1碳纖維硬叉升級!
07 Giant M1 一問
2008 捷安特 flight M1 新車分享--已經上過路了
最近購入的G牌Flight M1
GIANT Flight M1 小改
[問題]請問Giant Flight M1相關問題
[請益 ]Giant M1 v.s. M0
m1跟FCR的差別是什麼
Giant Flight M1同好來交流吧!!
不是精品-我的M1(版主車圖在Page 8. 72~73樓)
這些都是我剛接觸M1時的資訊來源與大家經驗的累積
=======================補充=========================
還有你說下坡時遇到顛頗路面該如何應對
我自己是會把上半身壓低(頭靠近把手、手臂彎曲張開)
同時把椅墊坐的位置往後一點
可以參考下坡車車手的騎乘姿勢去意會我說的方法
當然不需要像騎下坡車那麼誇張啦

雖然還是會很有'路感",但會稍微有改善的
曾經用這樣的方法跟一群登山車去OFF ROAD過
(我也不是出於自願,算是騎虎難下不走不行,這說來話長......)
發現還蠻有用的

當初看過一些m1換胎心得之後, 本想試試馬牌的Gatorskin, 另外還有maxxis detonator有規格接近可選擇, 但最終在車店裡沒找到而換了馬牌的Grand Prix(2張小朋友加4張國父, 蠻傷荷包的
).外觀與原廠的建大胎比較起來,雖然同樣是1吋寬, GP胎的扁平比較低, 側面較厚, 這也應該是為什麼原廠胎是25吋的關係了.
同樣是一吋, 騎起來的感覺卻明顯不太一樣, GP胎車胎很輕, 同樣的胎壓(100psi)下騎起來卻比建大胎軟一點, 穩定許多, 抓地力好不太容易打滑, 舒適度上也有一點點的提升. 可能是扃平比(舒適度)和材質(抓地力)不太一樣的關係.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