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通勤族自行車首購請益

文章稍長,較忙的前輩可直接跳需求與問題

前情提要:
1. 小弟新鮮人 (其實已經工作兩年,這樣還算嗎XD) ,近日因將要搬家,除了考量居住本身外,也開始考慮騎自行車上班
2. 未來可能會從士林一帶,走河濱公園至內湖才轉入市區,以Google查詢,大約多一點是8公里左右。
3. 過去的騎車經驗:幾乎每個週末早上都會騎Ubike,從南港靠松機一側出發,騎至社子大橋進入內湖那一側,再騎回南港,應該有超過20公里,因為平日是休閒,都會騎得很慢,中途也會停下來運動等等,全程可能會要2小時。

近日開始考慮要買自行車,也因為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311693文章實在太讓人上火了。

騎自行車上班的幾個需求與背景資訊:
1. 時間:平時出門時間7點至8點間,開始騎車也許會更再提早些。
2. 車外型:希望是帥、乾淨及簡單,不用有太多紋路塗鴨、顏色、文字等即可。先前在公園都會看到很多年輕人騎著很帥的車,車子很鮮顏或是非常工業風,輪胎部份很特別,這些相當不錯,但上網查查發現這些車似乎多是沒有避震、死飛輪,跟我的需求不同。因此,希望會是能夠不犧牲太多外觀的情況下,能保有避震、多段變速等功能。 (像Escape3的樣子小弟覺得不錯,不過它沒有避震) PS.其實不太確定在我的需求下,避震是否有必要。
3. 裝載:一般上班的物品包含了一個targus包包,會再加一個肩背/手提袋 (沒辦法XD 辛苦上班族),因此自行車也要考量這些東西是否放得下,是否需要裝後座 (雖然真心覺得醜)
4. 夜間配備:下班時間6點~12點都有可能 (再一次證實辛苦上班族),小弟注重安全,因此需要有相關夜間配備。
5. 平日休閒:基本上週末騎車不是以運動為目的 (雖然也是會流不少汗),是以放鬆心情,看看台北最後一片淨土為目的 (XD台北市內真的只有河濱讓我看了比較舒坦),所以不以速度為需求,而是希望騎了舒服安全 (當然也不排除未來騎更長路程以及作為運動用)。
6. 其它:雖然小弟頗會流汗,不過公司有淋浴間,也都還算方便。服裝的部份,上班要穿西裝,但這也可以到了再換就是。
7. 預算:考量上述整體及荷包,希望控制在8000~13000間,不過還是請大家儘量介紹,喜歡最重要。
8. 過去騎車到遇到的問題:騎ubike久了之後,發現手軸會比較酸,也可能因為騎的過程手一直是打直的裝態,沒有彎曲活動它,不知道與車子本身是否有關係,如有,也希望新車子能減少此狀況。

針上面的一些描述,想特別再請教下列問題:
1. 建議找店家做組裝好,還是直接買像G牌M牌這類成車再作調整好?
2. 如果不是G牌M牌,不知道有無其它建議的店家 (過去在民生社區、塔悠南京等看過不少店家,但沒有時間進去細看過) (有關店家建議亦可直接訊息小弟)
3. 像小弟這樣的需求,不知道要買哪種型態的車比較好,我看很多專業的車在騎乘時,都是整個身體向前下向彎曲,是不是這種的不太適合上班跟休閒運動的車 (此時還要考量身上可能會有背包)。

非常歡迎大家推薦及提供意見,想多聽聽各位不同的想法。
2015-05-01 12:24 發佈

mrhalliwell wrote:
文章稍長,較忙的前...(恕刪)


要有避震就是登山車了,類似這款:

Merida 勇士-670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樓主你好,

弟目前也是在沒下雨時都騎自行車上下班,針對你的問題,弟可以提供一些意見供您參考:

mrhalliwell wrote:
1. 時間:平時出門時間7點至8點間,開始騎車也許會更再提早些。


出門時間得要看上班時間跟騎乘時間,這個多騎幾次之後應該就可以自己得出最佳出門時間,以我從永和騎到士林,大概都是七點半出門,八點十分至十五分左右到。

mrhalliwell wrote:
2. 車外型:希望是帥、乾淨及簡單,不用有太多紋路塗鴨、顏色、文字等即可。先前在公園都會看到很多年輕人騎著很帥的車,車子很鮮顏或是非常工業風,輪胎部份很特別,這些相當不錯,但上網查查發現這些車似乎多是沒有避震、死飛輪,跟我的需求不同。因此,希望會是能夠不犧牲太多外觀的情況下,能保有避震、多段變速等功能。 (像Escape3的樣子小弟覺得不錯,不過它沒有避震) PS.其實不太確定在我的需求下,避震是否有必要。


你現在看到的那些車子其實嚴格來說要叫SINGLE SPEED單速車,單速車可以為死飛輪,稱為FIXED GEAR,但其實也可以改前後剎車加活飛輪,所以如果覺得好看,可以朝這一方面研究,至於避震,以我已經騎了三四千公里通勤來說,我個人是覺得在都市騎車不需要避震,我自己的通勤車只是一台單速淑女車,只有齒比加大了一些,其它幾乎都是原廠設定,我從來不覺得需要避震,甚至連多段變速都不需要,因為照你所敘述的路程,基本上都是平地,就算是有點小上坡,加速一下就可以上去了,如果是需要上橋之類的,其實就下來牽一下就可以了,我回家時需要牽車的地方只有洲美橋跟華中橋,其它都是平路,考慮到變速可能會產生的機械問題,我是強烈建議騎單速車即可。

mrhalliwell wrote:
3. 裝載:一般上班的物品包含了一個targus包包,會再加一個肩背/手提袋 (沒辦法XD 辛苦上班族),因此自行車也要考量這些東西是否放得下,是否需要裝後座 (雖然真心覺得醜)


我前面提過我是騎單速淑女車,所以另一個不能缺的配件就是菜籃,這個菜籃也是我裝上班物品的重要配件,話說我也建議樓主仔細思考一下,如果是上班用的東西,有必要全部帶回家嗎? 我剛開始也是會帶一個公事包,可是後來常常發現只是把它帶回家然後隔天又原封不動帶回公司.. 後來就想通了,這種東西就留在公司就好了,要用電腦家裡有自己的電腦可以用,檔案傳遞可以用雲端或是頂多帶個隨身碟,仔細思考一下,或許可以不用帶那麼多東西上下班,我現在主要就是帶些小東西跟換洗衣物而已。

mrhalliwell wrote:
4. 夜間配備:下班時間6點~12點都有可能 (再一次證實辛苦上班族),小弟注重安全,因此需要有相關夜間配備。


就是裝上前燈跟尾燈就可以了,如果怕被偷就使用可以方便拆裝的型號,我現在車燈跟尾燈都是要騎車時才裝上去的,三十秒就搞定了。

mrhalliwell wrote:
5. 平日休閒:基本上週末騎車不是以運動為目的 (雖然也是會流不少汗),是以放鬆心情,看看台北最後一片淨土為目的 (XD台北市內真的只有河濱讓我看了比較舒坦),所以不以速度為需求,而是希望騎了舒服安全 (當然也不排除未來騎更長路程以及作為運動用)。


其實光河濱就可以騎很遠了,只是樓主應該也常在版上看到周末時"珍惜生命,遠離河濱",這並不是開玩笑,或說樓主也可以用另一種思考方式,如果自己周一到周五都有騎車了,那周六跟周日不仿就當作休息日,畢竟運動還是需要適當休息的,如果覺得自己周一到周五的路程不夠,可以稍微繞一些路,以士林到內湖來說,我走過好幾條河濱,最簡單的當然就是從中山北路往市區,過舊的兒童樂園後迴轉進河濱過大佳河濱公園,另外可以從文林路那邊近河濱,繞過整個士林之後再接大佳河濱公園,



圖中紅色路線就是最基本的路線,藍色有點遠,紫色更遠,要再遠甚至可以用紫色再去環社子島一周再回家,我猜里程接近廿公里。

mrhalliwell wrote:
6. 其它:雖然小弟頗會流汗,不過公司有淋浴間,也都還算方便。服裝的部份,上班要穿西裝,但這也可以到了再換就是。


我現在是把西裝外套跟領帶放公司,只有帶西裝褲跟襯衫,這樣就可以把帶的東西減到最少。

mrhalliwell wrote:
7. 預算:考量上述整體及荷包,希望控制在8000~13000間,不過還是請大家儘量介紹,喜歡最重要。


其實左看右看還是單速車最適合了,價格也大致在樓主範圍之內。

mrhalliwell wrote:
8. 過去騎車到遇到的問題:騎ubike久了之後,發現手軸會比較酸,也可能因為騎的過程手一直是打直的裝態,沒有彎曲活動它,不知道與車子本身是否有關係,如有,也希望新車子能減少此狀況。


這又牽涉到FITTING,不過也可能是樓主騎車太用力了,手臂不要只固定一個姿勢,可以換一下握的地方,甚至輕鬆騎用一支手握把手,另一支手可以轉一下幫助舒緩,兩支手交換作,也有可能是騎不夠多,騎久之後相對應的肌肉就習慣了。

mrhalliwell wrote:
1. 建議找店家做組裝好,還是直接買像G牌M牌這類成車再作調整好?


如果真的對車子不熟,建議還是先買成車比較沒有問題。

mrhalliwell wrote:
2. 如果不是G牌M牌,不知道有無其它建議的店家 (過去在民生社區、塔悠南京等看過不少店家,但沒有時間進去細看過) (有關店家建議亦可直接訊息小弟)


GIANT MERIDA還有KHS,如果要買成車,還是以這些大廠牌比較方便,其實真的要買車就多去車店看看也沒有關係,我建議還是要實際看過比較合適。因為樓主前面說到死飛車,表示那種車子是樓主蠻在意的,我建議可以多看看單速車店家,就我說的,死飛可以改活飛加剎車,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搞不好可以在單速車店家找到喜歡的車子。

mrhalliwell wrote:
3. 像小弟這樣的需求,不知道要買哪種型態的車比較好,我看很多專業的車在騎乘時,都是整個身體向前下向彎曲,是不是這種的不太適合上班跟休閒運動的車 (此時還要考量身上可能會有背包)。

其實這也牽涉到設定的問題,可以設定成比較輕鬆的騎姿,至於背包,我也是真的不喜歡騎車時身上有背東西,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定得要加個菜籃的原因..

以上,如果還有甚麼問題也歡迎樓主繼續討論~~
阿榮
我也住士林.你說的路線我也常騎.
士林往內湖的自行車道很平.只有新兒童樂園和圓山有橋和段坡要小爬一下.
以你的路線來看不一定需要避震.
我自己是騎單速車.就是你說的外觀比較帥的.
只是我也不習慣死飛.所以自己反裝成活飛.(活死飛兩用輪)

晚上要騎加買的就是前後車燈.車鈴.大鎖.簡易的維修組
要方便就買個馬鞍包放東西.想維持單速車的簡潔感就背背包

平日休閒.台北.新北自行車道都鋪得不錯.除了淡水有幾段爛路.
我自己假日都跑鶯歌.八里.木柵.新店.
晚上就衝衝中社路練練腿力或騎內湖.大稻埕這些短程的當運動.
基本上單速車沒避震也很ok.

預算的話.我是在松山區某車店買的.都是大陸車.很便宜.
品質也還堪用.5xxx左右.加上其他配備也還在你預算內.
當初會選單速車來玩也是因為構造簡單.自己就能維修.
變速系統總覺得有點麻煩.反正就看自己腿力.

至於你說手會痠.如果連ubike手都酸的話.
那除了小折之外.單速車.公路車都更趴.也要用手撐.
恐怕你就要讓自己習慣了.
非常感謝推薦M牌的兩位,車子基本的型態大致符合說明。


danielchuo wrote:
樓主你好,
弟目前也...(恕刪)

感謝Daniel兄,我想另請教幾個問題。

DIRAC10 wrote:
我也住士林.你說的路...(恕刪)

也感謝DIRAC10兄,如果路線相同,說不定以後有機會在路上相遇XD
同樣也有幾個補充的問題

1. 品質:網拍上的類似fixed gear車似乎不少 (y拍直接查fixed gear就會有出現蠻多的),簡單查詢看到許多人說太便宜材質不佳易壞,不知道大家的經驗如何?
2. fixie變速混合車:同樣網拍上看到有所謂單速車跟公路車合體,例如連結的車,型很像單速車,但有七段變速,不知道這類型的車結構上是否穩固,不易壞,不用太常維修? 直接買入這台再去改裝加配備不知如何?
3. 思考了一下,我平時騎Ubike的確沒避震也沒怎麼樣,就決定不一定要它了! 不過還是會希望有變速的部份。
4. 改裝:一般的單速車有可能改多段變速嗎?(我知道FG可以改成活飛也可加前後剎) 以及單速車可以加裝可拆貨架嗎?
5. 整體車子對我來說,希望是比堪用更高階一些,希望是到自在的程度 (XD會不會有點糢糊)
6. 組車:假如要另外組的話,考慮直接找家車店問及組裝,與2的選項,不知道大家如何建議? 也可以直接我店家囉

其它議題
1. 不希望撞車 (不是crash的那種,是撞衫同概念的撞車),如果是真的是純黑純銀這類,撞車我不介意,但如果是像Y拍那種,感覺會撞車撞的一蹋糊塗。
2. 手酸:其實我不確定那是不是手酸,感覺比較像是手一直伸很直,身體又向前傾,所以當手又彎回來的時間,手軸有些僵硬感覺,不知道是否正常。
3. 被偷:雖然上下班車子都有管理處可以停車,但偶爾久久一次可能騎到市區跟朋友聚聚,因此有可能車子不在視線中,如要降低被偷的可能性,是不是減少快拆的機構?(ps 鎖是一定會有)

mrhalliwell wrote:
非常感謝推薦M牌的...(恕刪)


1. 品質:我是覺得你只是通勤和休閒騎乘.並沒有玩特技.劇烈操駕.將車摔來摔去的情況.順順騎其實左岸的單速車夠用了. 主要重點是便宜.
2. fixie變速混合車:這我比較不清楚.但我選單速車就因為它簡單好看易維修保養.如果要有變速系統.那我會建議直接買公路車.cp值較高.
3. 希望有變速的部份:那我推公路車.自行車道騎久了也是會膩.尤其假日人多車多.騎出興趣後你也會想換換口味挑戰山路.公路車的功能較齊全.要快要爬坡都行.
4. 改裝:同上.直接買公路車 單速車可以加裝可拆貨架嗎?:是可以.但視覺上怪怪的...
5. 希望是比堪用更高階一些:直接右上角搜尋公路車推薦.有不少符和你預算內的
6. 組車:第一台我建議買成車.騎到一定程度知道自己要的方向(輕量.速度.爬坡.外型)再來考慮改裝或自組.但這預算鐵定很高

其它議題
1. 不希望撞車:除非自組.不然多多少少啦.說真的.我買車的店fb幾乎每天會po交車客人的照片.其中單速車幾乎占1/3甚至1/2.但我每天在騎.包括自行車道.市區.甚至某些山路.一整天遇到不會超過3台單速.不禁好奇這麼多人買了車真的有在騎嗎? 還是只是擺著當裝飾?
2. 手酸:久了都會.累了改變姿勢休息就好了.像彎管公路車就有很多地方可握.
3. 被偷:鎖應該就夠了.不是高階的車應該不會有人想單偷你一顆前輪.後輪走.
Hello 樓主,我也算是騎自行車的通勤族,跟你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我相信騎帥是你最重要的考量點,想要看起來帥,你的騎車姿勢跟你身上的配備很重要。騎姿要好看我認為兩個點,你跟車的比例以及手把跟座墊的落差。你可以看看那些自行車選手或是網上看起來很帥的通勤族,幾乎手把跟座墊都有明顯的落差,車架看起來恰到好處不會太大。配備上好看的安全帽是個關鍵,除了設計跟配色,我認為大小很重要,不是符合你頭型的大小,而是帽子外觀的大小,其實也是個比例問題,看看那些看起來很拉風的騎士,帽子都小小的。

綜合你用車的需求,平把公路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彎把也是可以,但因為你要背包包還有可能帶其他有的沒的,彎把會稍不方便而且騎姿會稍微趴。

平把公路車較接近你預算的我會推美利達的speeder或是performer的storm Altus,碟煞的更好,不是功能性考量,只是碟煞輪組不會有一圈銀色的煞車區塊,整個黑看起來較有質感。至於要有落差,有時可能需要犧牲一些舒適性,小一點的車架較能營造出明顯的落差。安全帽要那種小小的大多都是歐美知名品牌,一頂通常都不便宜。

如過你的預算可以在稍微高一點,這台我認為很吸睛
https://www.canyon.com/en/urban/series/urban.html

至於裝貨架,如果真的是要騎拉風的,想辦法把上班的東西都塞到後背包或郵差包吧,多個貨架車看起來就複雜了
mrhalliwell wrote:
文章稍長,較忙的前...(恕刪)
今天忙了一天,剛回到家,抽空討論一下~~ ^_^

mrhalliwell wrote:
1. 品質:網拍上的類似fixed gear車似乎不少 (y拍直接查fixed gear就會有出現蠻多的),簡單查詢看到許多人說太便宜材質不佳易壞,不知道大家的經驗如何?

雖然說一分錢一分貨,但說實在的,現在臉書單速車社團那麼多.. 好像也沒有看過一萬塊左右的單速車的災情,而且有些人玩招(SKID等等)玩很大,車架應該也是飽受蹂躪,感覺都還是蠻堅固的。

mrhalliwell wrote:
2. fixie變速混合車:同樣網拍上看到有所謂單速車跟公路車合體,例如連結的車,型很像單速車,但有七段變速,不知道這類型的車結構上是否穩固,不易壞,不用太常維修? 直接買入這台再去改裝加配備不知如何?


基本上可以這樣做的車子都是"內變速",就是跟UBIKE一樣的變速型式,只不過UBIKE只有三速,我不知道樓主有沒有騎過不好騎的UBIKE,基本上踩起來"齒輪感"很重.. 就是踩踏時一直會感覺有齒輪振動的感覺,這就是內變速很大的缺點(?),而且我猜內變速壞了會很難修理,搞不好得要整組換掉,這就得要看看有沒有騎內變速車的朋友出來說明一下了。


mrhalliwell wrote:
3. 思考了一下,我平時騎Ubike的確沒避震也沒怎麼樣,就決定不一定要它了! 不過還是會希望有變速的部份。


其實騎久了就會感覺不是很需要變速..

mrhalliwell wrote:
4. 改裝:一般的單速車有可能改多段變速嗎?(我知道FG可以改成活飛也可加前後剎) 以及單速車可以加裝可拆貨架嗎?


單速車"基本上"不可能改多段變速,因為牽涉到後軸寬度(單速車寬120mm, 舊式公路車126mm, 新式公路車130mm)跟固定後變速器的勾爪問題... 但是也是有硬改的例子(搜尋騎異製作所),不過這樣需要改的東西太多,除非對車子真的有愛.. 不然還是換車比較快。

mrhalliwell wrote:
5. 整體車子對我來說,希望是比堪用更高階一些,希望是到自在的程度 (XD會不會有點糢糊)


基本上以樓主的預算可以買到比堪用好很多的車子。(順便說我的車全新也只要三千塊台幣.. )

mrhalliwell wrote:
6. 組車:假如要另外組的話,考慮直接找家車店問及組裝,與2的選項,不知道大家如何建議? 也可以直接我店家囉


台北的車店很多,MOBILE01搜尋一下也可以看到各店的風評,其實可以多去店裡問問。

mrhalliwell wrote:
1. 不希望撞車 (不是crash的那種,是撞衫同概念的撞車),如果是真的是純黑純銀這類,撞車我不介意,但如果是像Y拍那種,感覺會撞車撞的一蹋糊塗。


這個真的就見仁見智了,或許可以加一些個人化改裝之類的來避免。我個人建議一個牌子,Wonder Bicycle,這是我目前覺得作得比較古典且全面的車子,基本上都有留後煞固定孔,要改成活飛加前後煞車方便很多。

mrhalliwell wrote:
2. 手酸:其實我不確定那是不是手酸,感覺比較像是手一直伸很直,身體又向前傾,所以當手又彎回來的時間,手軸有些僵硬感覺,不知道是否正常。


就多變化姿勢囉~~

mrhalliwell wrote:
3. 被偷:雖然上下班車子都有管理處可以停車,但偶爾久久一次可能騎到市區跟朋友聚聚,因此有可能車子不在視線中,如要降低被偷的可能性,是不是減少快拆的機構?(ps 鎖是一定會有)


是,快拆能少就少一點,不然就相對買長一點的鎖,其實現在去台北火車站或轉運站旁的腳踏車停車處也是都可以看到單速車,不過凡事還是小心點好,我其實主要也是因為怕偷才會買單速淑女車.. 沒有變速,又是買菜車,覬覦的人自然就少一點..
阿榮
jc421 wrote:
Hello 樓主,我...(恕刪)

謝謝你的建議,我的預算還是先控制在9000~15000這附近 (實在是錢歹賺),有關車子大小部份,我今日有去merida試,一併回覆於下。
DIRAC10 wrote:
1. 品質:我是覺得...(恕刪)

幾番考量,也決定部份採DIRAC10大的意見,會以公路成車為第一選擇。
danielchuo wrote:
今天忙了一天,剛回到...(恕刪)

感謝丹尼爾大抽空回覆討論,同樣在下方討論。

-------------------------------------------------

經考量自身需求及板上意見,目標愈來愈限縮及明確,現在以公路成車為第一選擇。
幾個考量補充說明如下。

今天去Merida內湖旗鑑店看車,主要看Ride入門系列,現場看到Speeder系列一瞬間被吸引XD,所以就限縮至這兩個系列。
(ps.其實還看了Giant,但發現它的網站設計要一台一台點進去看,不像M家可以蠻容易就看到每系列每台的外觀,再加上感覺總體M家設計感比較好,就沒有特別著重G家了。)

1. 車身大小:小弟170cm 60kg,試了Speeder系列的車。跨47及50車身時,感覺"淡淡"會微微的碰到橫桿,本身感受不出47及50的差別,這種情況下,不知道選47還是50的好?
2. 車型:S100平把非圓管,Ride 900是牛角握把圓管,二者車身上方橫管都是接近水平。
3. 變速:有大大提到變速問題,Ubike我在騎時都很愛玩變速,有時會想踩重有時則輕,因此決定還是有變速。不過,其本上我不需要非常多段,其實10段以上就可以了。S100有24,Ride 900有12。
4. 輪胎:S100的輪胎跟其它都不同,比Ride 900那種細胎還寬一些,但又比登山車細不少,而且有明顯紋路。因為我過去從未騎過公路車細胎,有點不太了解。細胎的剎停、遇水、坑洞等的安全性不知如何? 因為這樣我現場感覺S100那種好像安全些,雖然店員說差不多。現場問店員S100的胎以後能不能換成那種細胎,回答的模模糊糊。
5. 費用:Speeder 100是15800,而Ride 900是6300,這些費用都還得加上前後車燈、腳架(S100好像要另買)、鎖、水壺架、牛角(S100要),以及快拆貨架(另外討論此項目),如此下來二者的差距真是不小,而S100也超過預算了,但褲帶勒緊還是過得去XD。
6. 快拆貨架:我了解加這個的確不好看,不過一至五上班時間我不用特別好看,以實用為目標,週末好看就好XD。回到實際面,我發現快拆貨架都是懸在空中的,載重不超過10公斤。我的上班用品基本上不可能超過10kg,但因為它是懸空夾在坐墊桿上的,感覺很容易轉個彎或碰一下就偏掉 (即不與車身成一直線)。我目前使用它會是用彈力繩將包包直接捆在上面,不知道有沒有使用過的伙伴可以分享快拆貨架的穩定性及使用性。
7. 總體考量:因為二者價位差不少,外型我都蠻喜歡的,變速也都超越我的需求,S100會更擔心被偷,S100等級較好。因為是第一次入手單車,先考量便宜的好,還是直接上S100這種,想知道大家的想法。

確定買的話,不知道在實體店面可以拗送什麼東西嗎,以及在現場調整車子特別需要考量什麼 (查到坐墊前後高度、龍頭角度、剎變把角度)。

最後,今天看Ride 900其實只看到舊款,如要買會是Ride 900 2015這款。可是今天店員給的說明有點怪,他說我要先付了訂金他們才能訂車/調車到店裡來,可是我都還沒看到實車就得買車,覺得有點不合理,目前已先問總公司哪裡可以看到這實體車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