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單車活動後,常來01看看各式各樣的討論,每當討論到體能Vs車輛相關的討論時,常看見網友的意見大多偏向「提升腳力才是重點」、「想減輕車重不如先減輕體重」等結論。
關於這個議題~小弟提供一個剛發生的親身經歷給各位參考~
約三個月前,與一位同事一起牽了一台入門平把公路車:車重約13kg,輪胎700cX32c(捷安特的Escape3)
此後常在假日約騎,開始挑戰烏來、平溪、陽明山、風櫃嘴等等大台北的熱門路線,
我的同事一直以來速度上比較慢,偶而需要牽車,有時也需要在路旁大休;
我雖然沒比同事好多少,但常因為要等同事的緣故,心理清楚,我在他體力耗盡時,都還有餘裕,
這段時間,我騎得滿有興趣的,平日一週也會撥個2-3晚夜騎1~2H運動,也約了同事,但他比較少來參與夜騎,
假日約騎則除非有事,否則都會到,也算是相當投入的假日車手,可以感覺到他的體能也有進步。
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平時夜騎的習慣有產生效果,相同的路段,雖然不是說有多快的效果,但可以感覺到越來越輕鬆,
慢慢的,等同事的時間,也從原本5分鐘逐漸增加到7-8分鐘。
後來,同事決定換車了,他換了一台彎把公路車:8.88KG,輪胎700cX23c(捷安特的TCR1)
牽了新車假日約騎,情況可以說是大翻轉!換同事每次都要等我7~8分鐘~~~
小弟要聲明這篇不是要提倡大家趕快花錢買好車,體能不用練了,
事實上小弟自己也還沒打算換車,依照我跟我同事的體能(這樣我和他之間約騎活動的強度安排也比較剛好!)
只是我和同事之間的事情,切身體驗到體能vs車輛可以達到的效果差距,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體會到自行車是個十分精密的機械,車輛的差距不容小看~~~
人X車=速度~~~
以上祝大家騎得開心也騎得健康!
wayne1739 wrote:
真的想太多單車裝備...(恕刪)
我和同事之間是我親自體會到的差異!
當然體能鍛鍊是很重要的,
我跟同事比,同事換了車後,是比我快7~8分鐘,
但是一條路線上,將我們倆一起刷卡的騎士更是不在少數,
大多是公路車,雖然比較少,但也有登山車、小折等~~~
不過,只就我和同事兩人之間來比較,
換車後確實是有明顯的效果的
像我剛牽escape3的時候,均速大約才24km
一開始改車減輕了1.5kg,均速提升了1km
再來換踏板,均速竟然也能再提升1km
然後換了輪組跟23c胎,哇..這次可以提升2km
每次升級都讓我很有成就感,所以後來想乾脆牽台碳纖公路車,是不是均速就可以破表
結果呢,經過我的證實,其實這時候二台車差距已不大,接下來成績要進步就必須靠自己
我想表達的是,器材的改良,在初階的車上會看到很顯著的效果
但到了某一個程度後,器材改良再帶來的進步就會非常非常小
這個時候就會變成腿力才是王道,要勤加訓練才能再進步
所以我也不鼓勵大家一定要騎高檔車,畢竟大部分的人騎車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競賽
自己騎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