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公路車踩踏前進需使用到的肌立群, 請車友指教,提供保貴意見

騎登山車約五年, 每次參加車隊團騎都是倒數...恐懼爬坡, 看到坡就心理膽怯...
約三個月前升級買了一台全碳纖車架公路車, 希望參加團騎時能趕上速度, 不要讓押隊的太為難,
隨然騎車速度有提升一些,可是上坡還是很喘, 騎長距離,一次約百公里, 還是很累,氣喘吁吁....

為了能提升騎車速度,最近開始爬山練腿力,發現自己爬山速度尚可, 與仰慕的騎車前輩一起爬山,還能贏過他們,
但是碰上騎短坡,如有名的中社路,卻輸人家一大截...懷疑自己沒用對騎車時該用到的肌肉立群,請前輩們不吝指教......

希望騎車爬坡好手或有爬山經驗的車友一起幫幫忙, 教我練出對的核心肌肉群, 以提升爬坡速度與克服爬坡恐懼..
(順便告知我騎上中社路要花30分鐘左右, 呼吸很喘, 幾乎是上氣不接下氣,根本不能開口說話)
2015-01-09 15:49 發佈

tealblue wrote:
騎登山車約五年, 每...(恕刪)


Fitting正確後,就多騎吧,爬山跟騎山是兩碼子事情啊,只是騎車的肌肉強度不足吧
上網打核心肌群訓練 有很多簡單體操可做

雖然我很入門 應該也是墊底那種 但很多人說 爬山提高迴轉 降低重踩頻率 還滿重要的

TONY1978 wrote:
上網打核心肌群訓練 ...(恕刪)


謝謝提醒, 會上網搜尋核心肌群訓練方式...


微笑cross wrote:
Fitting正確後...(恕刪)


好吧, 那現在開始就多多練習爬緩坡了.
全碳公路車上中社30min,我覺得應該要努力一下!但是爬坡是一件一開始很難但是完成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我第一次騎中社休息三次還騎不完(真的4KM都騎不完),現在騎15Kg MTB最快26m40s,換公路車當然時間有再快些...但是你也不是新手我想你應該只是不常騎乘爬山路線,你說的肌群我覺得只是其一因素,爬坡的變(檔)速,迴轉速,呼吸節奏,體力,路況熟識度我覺得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多騎幾次我想你應該有很深的體悟!
當然前提是你的車子設定沒有大問題,還是大盤是標準盤,飛輪是25T的...沒有理由全碳公路車會騎30min !
小弟以我的經驗與你分享, 我每個星期固定騎中壢=>石門水庫=>環湖公路=>復興=>角板山=>羅浮=>羅馬公路=>台三縣=>中壢. 在路上常碰見很多車友在爬短緩坡, 後方飛輪就已經變至最大齒, 雙腳迴轉速率很快, 可是車子卻緩慢爬升(力量都浪費掉了!) , 我的經驗:第一:爬坡要用大腿與臀部來擺動,不能用小腿與膝蓋, 第二:要常騎車,常騎車,你的呼吸頻率(吸氣與吐氣)就能控制的很好, 就像在平地騎車一樣, 還可以和車友邊爬坡邊聊天(時間過更快),我並不認為要刻意去鍛鍊肌肉群, 常騎車大腿的肌肉與身型比例自然就練出來, 當然要對騎車有興趣才行,光是用MTB在爬坡就能夠跟上或是超越公路車(要看每個人的腳力), 爬坡時所用的齒比,一定要讓大腿覺得有些許阻力(不能完全無阻力,速度與力量會帶不出來),在爬坡時(個人經驗),飛輪盡量只使用第四~第六大的齒輪(就4~6變換),爬上坡就盡快換回4,因為接下來再出現的的坡,我才會再有5~6可用,至於前盤我都保持在最大盤,爬坡速度才拉得上來, 不過切記! 你騎車的目的是什麼? 若只是想騎贏他人, 我覺得你會對單車這項運動的熱情一下就沒有了! 多留意周遭的風景與人事物,不要一直專注在要趕上誰誰誰, 那會很無聊, 若是老跟不上,就自己一個人騎, 雙腳踩動,地點風景自己決定, 路上車友皆是好友! 不是嗎?



不能貼網網址?
這張圖最早不知道在哪出現的
拿這張圖去 google 以圖找圖可以有很多收穫

目前處於砍掉重練的階段 (心跳太高)
給個建議是爬坡會很喘路線對現在的你等級太高了
莫急莫慌莫害怕
萬仗高樓平地起
萬山萬坡也要從平地練起
路就在那裡不會跑掉
按部就班的慢慢練

搜尋一下山姆伯伯工作坊
有核心也有心跳的練法可以參考

ckm862000 wrote:
全碳公路車上中社30...(恕刪)


女性年紀較大(超過60歲),剛騎坡是有很多難度的....努力克服困難當中!

Julius.Z wrote:
不能貼網網址?這張圖...(恕刪)


也許爬中社路對我這年過60的人真的是有點困難...可是劍南路對我來說又太簡單,可邊騎邊說話,
可能還是得慢慢練中社路,先不求速度, 把呼吸先調勻,肌肉練出來,等到能像騎劍南路般輕鬆,
就太美妙了! 今年目標是騎上風櫃嘴....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