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個假日車手,家裡沒辦法放訓練台,目前想在下班的時候挪出一些時間練車,主要是以河濱為主,距離大約20KM、迴轉速80、檔位放輕,請問這種方法可以嗎?
LSD本來就是訓練以及維持耐力的根本基礎
你可以追加一些短程抽車來強化爆發力以及核心力量的訓練
採取較前傾及較高的姿勢,讓下踩時大小腿呈一直線,對膝蓋的壓力會減到最小
抽車時踏頻適當就好,不用搶快
距離也不用求遠,每幾公里抽一次1-2百公尺就夠了
yankess5 wrote:
請問LSD是甚麼?每...(恕刪)
Long 長
Slow 慢
Distance 距離
源於跑步的訓練方式之一,是指長時間、長距離、低輸出的一種練習法
以室內運動來說是有氧體操,以跑步來說是慢跑,以騎車來說是定速巡航輕鬆騎
核磁共振造影技術開創並用於運動醫學之後,讓運動界的知識出現極大進展
運動醫學家發現LSD訓練增強耐力的秘密,源於肌肉中微血管數量的增加
只需散步等級的運動量每天1-2小時持續一周,肌肉中微血管數量就會暴增
微血管數量增加,新陳代謝速度就會提高
這裡以前有部分人士非常反對LSD,認為會導致體能變差成績下降
當然要變強只靠LSD是不夠,還需要強化爆發力以及核心力量的訓練
但維持體能的基礎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拉扯手把也可以,但那就只是單純的站立騎乘
抽車的平衡感需要練習
手把寬度也會大幅度影響抽車平衡的穩定性
我肩寬38CM,使用44CM手把非常穩,使用42CM手把還好
目前2台公路車都換成38CM手把,穩定性就不太好,但透過練習還是可以控制得到
抽車時車子會左右晃動是人體跟車子維持動態平衡時的正常現象
故意去制止或放大這種動作,對平衡反而有負面影響
你在一些大賽上會看到自行車選手晃得很厲害,晃到簡直像雙刀火雞姊
那是為了用抽車動作合法干擾其他選手
晃成那樣對平衡不太好,而且會減損傳動力量讓車子變慢
但確實有可能因為干擾對手而得利
不打算參加有獎金的賽事,就不用學這招了
yankess5 wrote:
訓練的目標是
1. 平路100KM(無風狀態均速能達30KM)
2. 陽明山助航站
3. 最終目標是上武嶺
我也是假日騎士...平日都要上班嘛(而且還是責任制)
跟版大分享一下"個人想法":
1. 平路100KM(無風狀態均速能達30KM):
這要看跑的路段
別的不說...就以河濱20公里來說
往返均速要達到30KM就很拼了(無風時會容易一些)
如果河濱能練到往返均速30KM
那麼在西濱那樣好跑的路段平路100KM均速達30KM就不難了
2. 陽明山助航站
這個目標就一定要練山路
光跑河濱幫助不大
因為使用的肌群及技巧都不一樣
平路上練到騎車輕鬆愉快
沒練過去跑山路一樣死去活來
如果時間不夠
最起碼週末要抽半天去練山路(找自家附近合適的山道)
最好是加入跑山路的車隊會進步更快
我就是這樣做的
3. 最終目標是上武嶺
上武嶺要確保不被關門的話(7小時內)
那除了第一、二點之外
還要每週一次把山路的行程加碼(加到 100K, 爬升2000m)
有機會可以在5~6小時間完騎
在高手的眼中上面這些根本就像是暖身
但對假日騎士而言,這是7小時內上武嶺的基本要求了
我的時間也只能做到這樣
不過如果版大只是要完騎武嶺
時間可以拉到10小時內的話
那麼只要有耐心、願意下馬牽車,隨時都可以去攻下武嶺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