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武嶺盃黃文忠與彭源堂和DARE MR1於賽後在武嶺牌樓的合照。©單車時代)

(目前在國內,MR1也是南寶樹脂車隊指定用車款。 ©Dare)
好奇心驅使著我,當然要給他來試一試看看!在之前DARE有提供經銷車店讓車友借車試乘的活動(現在有沒有我是不知道),一得知有這個活動,立馬向車店詢問,也很快的拿到了一台螢光黃的MR1(尺寸大小也剛好合),這顏色之殺,光看就夠正點了,不難想像如果騎上路絕對會是注目的焦點。

(DARE MR1與觀音山遊客中心的合照。)
其實車店老闆跟我說這台車詢問度很高的時候,我內心是存疑的,因為車店老闆總愛自賣自誇,可信度有待保留,但騎上路之後才發現詢問度真的爆表,不論是騎乘中或休息時,不少車友都直接走到車邊來詢問這台車的性能,還說跑了車店都看不到的螢光黃,結果在路上就被他們撞見了,看過實車的車友大多也都一致好評,可見武嶺一役的影響還不小。

(最常在這裡被搭訕詢問DARE MR1的性能問題。)
陸續在各大國內外媒體雜誌也都有試乘報告曝光,像是第56期的單車身活、6月號的鐵馬拜客、9月號的日文版CYCLE SPORTS及Bicycle Club和9月號的中文版Bicycle Club,都有相關報導,有興趣的也可買雜誌來看看。


(9月號的中日文兩版Bicycle Club對DARE MR1的報導。©Dare)

(9月號的CYCLE SPORTS對DARE MR1的相關報導©Dare)


(6月號的鐵馬拜客對DARE MR1的相關報導。©Dare)
借車以後從最熟悉的路線開始測試,如果大家還記得我上一次測試的車款Ridley Helium SL,跑完觀音山的最佳成績進步到17分26秒後,這次的DARE MR1的表現讓我驚豔,竟然跑出了17分34秒,其實是出乎我意料的好騎。接著也重複測了幾次,連續3趟不休息,平均時間維持在18分半也不會太難,長距離的路線像北海岸加陽金也表現的游刃有餘,整體表現拿A肯定沒問題。
一樣的,一次的試車搭配一場賽事,正好可全心全力的測試,這台DARE MR1,就跟著我一起挑戰了俱樂部聯賽第六站-阿里山站,算是個整體的測試與驗收。今年的阿里山是我第一次參賽,騎著DARE MR1已3小時34分52秒的成績完賽,沒有很好,但也滿足了。

(與DARE MR1於阿里山的合照,感謝FMA同仁辛苦無私的分享。©FMA FACEBOOK)
先說說這台車本身的幾個特色好了
1.客製化車架
因為早期未創立DARE之前,工廠本身就是做車架代工的,所以自有車架製作技術,DARE官方有提供在訂車前可試車,若試車後對於剛性不足有需要做調整的話,可針對頭碗和五通做剛性的客製化設計,但說穿了,既然有技術,其實整台車都可以客製化,對於有特殊需求的車友來說,確實是很棒的選擇。
2.客製化塗裝
塗裝的部分就簡單明瞭,除了公版的塗裝以外,當然也是可以要求自己喜歡的塗裝來做設計囉!


(官網的兩種顏色塗裝,黑與白。©Dare)
以上兩樣客製化,只要加錢和時間就能完成,其實沒太大的難度。另外買車架還送坐管、龍頭及把手,這樣的好康哪裡找!?
騎完DARE MR1後,我對它的感想
1.車架剛性夠,反應很直接
其實這台車在未客製化頭碗或加強五通時,剛性表現就非常好了,其實對於一般車友來說是很夠的,我是不知道目前接單的需求裡,提出客製要求的人數有多少,但我想應該是不太需要的。結構上使用46T與40T的高剛性碳纖布排疊,能有效減輕重量並達到輕量化且不失剛性的效果。
2.車架夠輕,力抗地心引力
有人說這台DARE MR1是爬坡用公路車架中的第一把交椅,痾...說第一當然不可能,但以同等級、同重量還要同價位來說,確實是非常有競爭力的!56cm的車架僅890g重,像我這次測試搭配的是Focre變速配Red大盤/腿,及TRP R979 EQ夾器、原廠贈送的坐管龍頭與把手和舊款的Mavic R-SYS SL,整車重大約7公斤,這樣混搭的配法都能配到7公斤,我想如果認真一點,6字頭肯定不是問題。以這樣的售價在重量上能有這樣的表現,對於追求輕量化的車友來說,CP值是很高的。
3.車架幾何更適合爬坡
本身就以爬山為設計前提,較短的後下叉及前三角框架,提升了操控的敏捷性與加速性,利於爬坡,也穩定了下坡時的操控性能。
但,這台車被各家媒體和我以上的介紹講的這麼強,難道它真的這麼完美嗎?其實就我騎下來的結果,我發現有一點問題,既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那就是剛性。
1.源源不絕的能量輸出=默默榨乾你的體力
我體重60kg,駕馭這台高剛性的車款實在算吃虧也算佔便宜,本身腿力沒有很好,但高剛性呈現的結果就是動力回饋表現非常直接,很容易被上車後的優異表現給寵壞了,不斷的高表現、高輸出的結果,最後就是體力默默的被搾乾了。
2.無法駕馭的猛獸
我覺得這跟體重也有影響,由於體重太輕了,在駕馭高剛性車款時容易壓不住路感,也就是說對於體重較輕的人來說可能會比較顛,但這其實有辦法克服,換全碳的坐管、坐墊、龍頭、把手,裝路感較好的輪組或胎皮,都能改善太顛的情況;也當然,對於體重較重的車友來說,高剛性絕對是必要的,可能就不會像我感覺這麼顛了。
目前測試路感顛的程度R-SYS SL>跑0>COSMIC SLR>ROVAL CLX40,外胎的話我也沒時間做太多的測試了,管胎不說,OPEN胎的話GP4000S II我想還是口碑款了。
以上就是我大略的測試內容,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詳細的規格及技術問題官網都有寫,有興趣的車友不妨自己去看看,有問題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更歡迎大家也一起分享自己的DARE MR1,看看大家都怎麼配的吧!
),Dare的外型和配色在國產車架中的確相當出色,有試乘車可體驗以及客製化選項更讓人有好感,不過價位再低一些就更好啦!
Dare這支車架的定位會讓我想到Neil Pryde Bura SL呢,但Bura的重量略勝一籌,將近900g的MR1滿足不了許多輕量狂的胃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