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媽媽去騎車,在士林那邊租了一台淑女車,借的時候看不出來,等到騎了十幾分鐘才發現輪胎有點扁。
那時候因為已經快到洲美那邊有個吃東西的地方,知道那邊有打氣筒借民眾使用,所以就推到那邊去打氣。
本來以為只是沒注意到輪胎氣不足,等到離開洲美道路騎到自行車道上,過一會兒才發現輪胎又開始沒氣了。
這時候就不敢騎,怕壓壞輪胎鋼圈。
但是因為租車單子跟電話都在我哥那邊,他已經騎車跑了,我跟我媽只好推著車子,一路走到關渡宮,拿到單子才能打電話給老闆。
(這邊要補充說明,因為一定會有人好奇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哥。
他這幾天才從3G轉換4G,可是中華電信出了一點狀況,導致他電話無法撥通,都轉語音信箱。)
從頭到尾,老闆態度非常的糟糕,所以我的態度也很糟糕。
尤其是老闆很不爽的跟我說,他出車是好的,要跟我們收賠償費的時候,我整個就是大爆怒。
我直接跟他說我會找消保官,我們警察局見。
因為我當時的想法是,第一,輪胎不是爆胎,是漏氣。
漏氣一開始根本看不出來,等到騎乘之後因為有重力,才會漏的更快。
結果老闆居然要我們付賠償費...
第二,就算是爆胎,如果老闆惡意使用劣質胎,爆胎再跟消費者索賠,那這個錢會不會太好賺...
我真的很好奇,車子如果是慢慢漏氣的狀況,老闆可以跟我們要求賠償嗎?
一開始接電話的老闆態度很好,後來來跟我們拿車的先生態度也很好,我租過幾次車,不是沒有問題,而是態度都很好。
出了問題,他們也都會說句不好意思,然後幫我修或是換車。
但這位老闆....
我以後寧可先到淡水租車往關渡騎再騎回淡水,也不會想在士林租車了。
我們並不知道是漏氣,是到了往關渡宮那邊去的路線上才發現是漏氣。
從士林開始騎到快到洲美才發現輪胎有變扁的情況,一開始都以為只是出車時沒有看清楚輪胎氣不足,所以才會牽去洲美打氣。
如果一開始就發現是漏氣,沒有人會那麼白癡的去打完氣還往關渡宮騎。
那一段沒那麼短,中間要是出問題,要嘛就是牽去關渡宮,要嘛牽回洲美,不會有人那麼蠢。
發現漏氣之後沒有騎回老闆那邊的原因,其一是當發現是漏氣時,距離關渡宮比較近,二來是無法跟已經騎去關渡宮的哥哥連絡。
至於火海飛舞大大所說:
閣下的理論是
1 爆胎不會慢慢消氣
爆胎是蹦一聲,然後輪胎就扁了。
這時候根本不可能再繼續騎了阿。
就算是爆胎,這...這是我們的錯嗎?
我才騎出士林十幾分鐘就爆胎,而且是騎在自行車道上,這個如果要要求賠償的話,我也還是會找消保官。
2 慢慢消氣一定是 店家動手腳
我沒這麼說
3 補胎是天價 所以寧願牽回去
我不太懂您這段的意思。
受教了
我好像從頭到尾都沒這個意思,不懂你怎麼會扭曲文章成這樣。
洩氣的輪胎真的很難騎,而且不會有人敢騎洩氣的車。
如果一早就發現輪胎是有問題漏氣的,依照常理,不會有人繼續騎下去的。
當你發現輪胎洩氣還騎,導致輪胎框變型,我相信這個責任歸屬絕對在消費者身上。
因為當你覺得車子不好騎的時候,你應該要下來檢查車況。
幸好我們有檢查....
再補充一次為什麼沒馬上打給老闆:
1.是當發現是漏氣時,距離關渡宮比較近
2.單子跟電話在哥哥那,他已經騎去關渡宮了。
我應該要補充一次,哥哥的電話被中華電信搞烏龍,打給他只會轉語音信箱....
Gilvin wrote:
無論誰是誰非,結果論...(恕刪)
本來是想租UBIKE的,可是我們本來是預計往淡水,但離淡水最近的點在北投(台北好行查的),所以才改去租車,想說到時候我媽騎不動,我騎回來也可以。
不過我考慮買一台小折給媽媽。
雖然我們租車次數少,其實也碰過好幾次奇妙的狀況。
例如我沒發現變速有問題,可是騎回去找老闆,他們態度都很好,當然不至於到賠笑賠禮的程度,但也會說聲不好意思,我換台新的給妳,不然就是說,唉呀妳打電話給我們都有道路救援啊等等等。
第一次碰到這種劈頭就說要賠償的老闆。
而且其實我真的很生氣在老闆的態度。
我跟老闆說車子會漏氣,證件又在你那邊,可是我騎不回去了。
老闆居然下一句就問我:「那不然妳要我怎麼辦?」
而且很兇。

其實今天我也不是要爭論誰是誰非,誠如您所說,車子破胎是事實。
但是我想問的是,若老闆要消費者賠償修車費,消費者是否要賠償?
因為我想這是一個可以供人搜尋的例子。
我不相信這種事只會發生在我身上,其他消費者碰到了,可能就會乖乖掏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