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問題問了
好讓欲指點小弟的前輩
不必浪費時間看底下小弟的廢話
雖然我身高181
但當初為了讓身高163的女王也能用車
就選了17吋的車架
再將坐管調高
牛仔的師傅告訴我,坐墊必須調到踩踏至最低點時,下肢可以打直的高度
可是把手仍是一樣的高度
這樣一來
我騎車的姿勢有點前趴
覺得雙手及前臂受力很大
騎久了手有點酸
想變換一下姿勢,打直背來騎
又覺得手臂太短,抓車把有些勉強
請問把手的高度能調嗎?
還是該加個牛角?
或者本來就該趴著騎的呢?
請前輩指點
以下是為小弟的Boulder入手經過並為第一次上路留個記:
最近辦公室的同事掀起自行車熱
把小弟我也拖下水了
女王給了10k的預算
(這已經是小弟的最大能耐,很難再追加預算了)
原本計畫入手Iguana
但想到10k可不能全用來買車
否則我的其他配備沒了著落
光有車也沒用
算算其他“必需“的配備
包括自行車攜車架,這個大約要兩三千
另外,前後燈和安全帽,這個加起來也要一二千
算來我恐怕只能花六七千在車車上了
只好退而求其次看Yukon
但全新的Yukon要價近八千
恐怕其他東西的預算會有點緊
想入手二手的
在南部又徵不到
最後再退了一級
入手了全新的Boulder
星期四牽了車
好不容易等到週末可以上路了
今天先到牛仔小東店買了頂安全帽
再幫Boulder加了前後燈
就上路了
已經許久沒運動了
全身上下都略有老態了
不敢太為難自己的雙腿
先小試身手,往高鐵台南站出發
路上經過仁德的永丞自行車生活館
從窗外看裡頭可以讓我花錢的東西應該不少
原本想再進去參觀一下
但想到口袋裡剩一百塊,便作罷了
今天下午的太陽不算太毒
一路清風拂面,到高鐵站還算輕鬆
想想再繞到附近長榮大學好了
沒想到開車與騎自行車的“距離感“差這麼多
我記得“轉個彎“就到的地方
對即將邁入中年的雙腿而言
卻有些遙遠了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
讓我感覺雙腿的實際年齡,比我原先想的更成熟些
只好到7-11補充水分,並稍事休息
進去買水時,有些提心弔膽
深怕一轉眼,Boulder就從我的生命中消失
開了冰箱,隨便拿了罐寶特瓶裝的東西,也沒看清楚是什麼
就趕緊到收銀台結帳了
終於還是回到了家
算一算,總共騎了大概30km
花了約2.5小時
實在見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