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小弟敗家也很有原則的。跟敗鏡頭和敗音響一樣,小弟有三大原則:
1) 要玩就要玩有特色的,不是要標奇立異,但是不要隨波逐流
2) 不要一步到頂,沒有升級的樂趣,又那會有敗家的衝動呢?
3) 要量力而為,不單是金錢上啦,體力上也是,要避免長期車以人兇
下定決心以後,爬了不少文,到了不少車店看車。這裡要讚一下紐約的車店,只要是信譽好的車店,不管車有多貴,交下信用卡就可牽車去試,去多遠也不管。這樣才可以試出每一樣車的特色和性能,到最後買車的時候車主對新車有信心,車店也可以留住客人以後光顧。小弟最後選中了Cannondale的CAAD8 OPTIMO 1,當中有幾個原因:
1) 如果說Colongo是鋼管車的力師,那麼Cannondale就一定是鋁管車的開山祖師。自從1983年生產世界第一架消費級鋁合金單車以後,CAAD系列一直是鋁管車的表表者。雖然近年大力發展碳纖技術,但是CAAD系列仍被綌為最好的鋁管車之一。這就是我要的特色!
2) 實地測試過Specialized 的Allez, Roubaix,Giant的OCR,TCR和CAAD8,CAAD9,以Roubaix最舒適,TCR C/P值最高,但是論剛性,CAAD9是無出其右的。踩踏力量原原本本,忠實的傳送到車的速度中,抽車的時候感覺更強烈。可是,在追求更好的剛性下,CAAD9犧牲一點的舒適感。CAAD8則相反,抽車時的剛性略遜,但長途騎乘下比較輕鬆。
3) CAAD8 Optimo 1的零組只比CAAD9 Optimo 3略差,除了大盤........但價錢卻剛好在小弟的負擔能力之內,所以就敗下去啦!
廢話說夠了,各位大大想必也悶死了。小弟就上圖啦!
全車照

Zoom in一點,塗裝是一種顏色一層的,摸上去很細緻


驗明正身………綠葉加持的CAAD8

Cannondale 的標誌,質感還不錯

刷得亮亮的Shimano 105煞把

再來一張,也可以看到指變

店員很用心的走線,對稱得很漂亮,手把布(是這樣叫嗎?)也纏得很好看

頭碗特寫,Cannondale自家的,滑滑的拿在手不錯

Handmade In USA,就是一種品質的堅持啦

一點點的FSA

Cannondale Slice Ultra Carbon前义,高頻率吸能力很好,手沒有那麼容易累

CAAD 憑什麼剛性那麼好? 關鍵就在這裡…

看得出來嗎?下管連接的地方是略扁的,扁車管本來是室內車降低車重同時保持強度的手法,Cannondale 這也用上了!

粗壯的五通也功不可沒

現在看下零件,無名前煞,消耗物,遲一下換上Kool-Stop應該會更好

105 輪組,抬起來踏板轉一圈,沒想到革命大大的輪子可以轉3'28",只有2'左右,還不錯啦


Maxxis Fuse 公路胎,貼地感一流

無名後煞

105中變,全車最不喜歡就是這水貼,超級沒質感,不過順暢度還不錯

SRAM TruVatiV Elita 3.2 Triple, 30/39/52 大盤,不過騎了快一個月,根本就沒用過30圈,應用進了39/53大盤才對

105後變組,走線很好看,變速很順暢。奶油般寧靜的動作,在你手指的操作下完成!

特寫

105 十速後齒盤

Selle San Marco Ponza 坐墊和Carbon 坐管

特寫,意大利的漂亮手工

Specialized的Carbon水壺架

全車一覽

騎了將近一個月,大概有300km,對全車的性能有了較深的認識。除了自己的肉腳要大力的操之外,實在對CAAD8十分滿意。一流的剛性,順暢的操作,不錯的長途舒適感是小弟對CAAD8的評價。
有在紐約的大大嗎,有時間大家可以出來起騎......只要不嫌棄小弟肉腳就好了
不過到今天也還沒買到碼表,小弟需要有迴轉速,最好是無線啦。另外也還沒買到坐墊包,各位大大有好介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