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自從看過革命大大的公路車分享文以後,對單車,特別是公路車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加上在大學這幾年缺少運動,食的都是美國的高脂肪快餐,造就了一個不小的肚子。回頭一想,實在不服氣,男人的腰圍怎麼可以比年紀大!?(說笑啦,現在才二十多,蔡依林的小蠻腰都太粗啦)。 藉著暑假的機會,下定決心要把肚子減去.......其實是小惡魔要Benjamin出走啦 (Benjamin是一百美金,就像是台幣的小朋友.....)

不過, 小弟敗家也很有原則的。跟敗鏡頭和敗音響一樣,小弟有三大原則:
1) 要玩就要玩有特色的,不是要標奇立異,但是不要隨波逐流
2) 不要一步到頂,沒有升級的樂趣,又那會有敗家的衝動呢?
3) 要量力而為,不單是金錢上啦,體力上也是,要避免長期車以人兇

下定決心以後,爬了不少文,到了不少車店看車。這裡要讚一下紐約的車店,只要是信譽好的車店,不管車有多貴,交下信用卡就可牽車去試,去多遠也不管。這樣才可以試出每一樣車的特色和性能,到最後買車的時候車主對新車有信心,車店也可以留住客人以後光顧。小弟最後選中了Cannondale的CAAD8 OPTIMO 1,當中有幾個原因:

1) 如果說Colongo是鋼管車的力師,那麼Cannondale就一定是鋁管車的開山祖師。自從1983年生產世界第一架消費級鋁合金單車以後,CAAD系列一直是鋁管車的表表者。雖然近年大力發展碳纖技術,但是CAAD系列仍被綌為最好的鋁管車之一。這就是我要的特色!
2) 實地測試過Specialized 的Allez, Roubaix,Giant的OCR,TCR和CAAD8,CAAD9,以Roubaix最舒適,TCR C/P值最高,但是論剛性,CAAD9是無出其右的。踩踏力量原原本本,忠實的傳送到車的速度中,抽車的時候感覺更強烈。可是,在追求更好的剛性下,CAAD9犧牲一點的舒適感。CAAD8則相反,抽車時的剛性略遜,但長途騎乘下比較輕鬆。
3) CAAD8 Optimo 1的零組只比CAAD9 Optimo 3略差,除了大盤........但價錢卻剛好在小弟的負擔能力之內,所以就敗下去啦!

廢話說夠了,各位大大想必也悶死了。小弟就上圖啦!

全車照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Zoom in一點,塗裝是一種顏色一層的,摸上去很細緻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驗明正身………綠葉加持的CAAD8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Cannondale 的標誌,質感還不錯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刷得亮亮的Shimano 105煞把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再來一張,也可以看到指變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店員很用心的走線,對稱得很漂亮,手把布(是這樣叫嗎?)也纏得很好看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頭碗特寫,Cannondale自家的,滑滑的拿在手不錯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Handmade In USA,就是一種品質的堅持啦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一點點的FSA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Cannondale Slice Ultra Carbon前义,高頻率吸能力很好,手沒有那麼容易累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CAAD 憑什麼剛性那麼好? 關鍵就在這裡…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看得出來嗎?下管連接的地方是略扁的,扁車管本來是室內車降低車重同時保持強度的手法,Cannondale 這也用上了!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粗壯的五通也功不可沒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現在看下零件,無名前煞,消耗物,遲一下換上Kool-Stop應該會更好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105 輪組,抬起來踏板轉一圈,沒想到革命大大的輪子可以轉3'28",只有2'左右,還不錯啦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Maxxis Fuse 公路胎,貼地感一流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無名後煞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105中變,全車最不喜歡就是這水貼,超級沒質感,不過順暢度還不錯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SRAM TruVatiV Elita 3.2 Triple, 30/39/52 大盤,不過騎了快一個月,根本就沒用過30圈,應用進了39/53大盤才對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105後變組,走線很好看,變速很順暢。奶油般寧靜的動作,在你手指的操作下完成!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特寫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105 十速後齒盤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Selle San Marco Ponza 坐墊和Carbon 坐管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特寫,意大利的漂亮手工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Specialized的Carbon水壺架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全車一覽
新手 Cannondale CAAD8 OPTIMO 1 分享

騎了將近一個月,大概有300km,對全車的性能有了較深的認識。除了自己的肉腳要大力的操之外,實在對CAAD8十分滿意。一流的剛性,順暢的操作,不錯的長途舒適感是小弟對CAAD8的評價。

有在紐約的大大嗎,有時間大家可以出來起騎......只要不嫌棄小弟肉腳就好了

不過到今天也還沒買到碼表,小弟需要有迴轉速,最好是無線啦。另外也還沒買到坐墊包,各位大大有好介紹嗎?
2007-07-30 3: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
哇!是好車好車啦!

Cannondale在台灣也是很熱的車,粗壯的車架和鋼性,是許多好手追求的理想

快別說後輪可以轉多久了,多虧您還記得3'28"

現在換了Dura Ace 的系統,會卡住輪組慣性,現在的DT可能連2min都不到

前三速真的是小失策,白白增加重量而已,不過爬山也許會用到吧

那個走線真的是走到迷死人,技術真的不錯

重點是

認真的踩踏吧!

台灣現在可是熱到一個不行,上班都不敢太重踩了,下班才能衝刺

Benjamin兄一人可擋17位小朋友(5人一張),是位大人物呢!

有機會的話,多分享您在異鄉的騎乘路線吧!

很想看看您的愛車在中央公園革命的美照呢!!
難得碰到住紐約的網兄. 我住 Astoria, NY. 騎折疊車通勤上下班.速度比不上公路車.一般平路速度25~30 km/hr. 不過紐約路上騎公路車可真不容易啊..路況很差..... 我假日通常要照顧家人,有機會約看看,如果不嫌小折車慢的話. 我已經報名9/9日的 New York City Century 35 miles的活動,您可以參考看看.
agde56128 wrote:
哇!是好車好車啦!C...(恕刪)


Cannondale在美國也是很火,大部份人買的,除了大眾車廠Trek和Specialized以外,就是Cannondale。不過因為03年的宣佈破產,令不少人對Cannondale失去信心,不過近年來在MTB和RB上的積極進取與LeBron James的注資,令Cannondale漸漸起死重生。台灣也是這樣嗎?板上看好像Cannondale不是太多用家呢?

小弟有幸住在中央公園附近,所以中央公園是每個星期日的必走路線啦!下一次小弟拍一下照,分享一下吧!
ryankou wrote:
難得碰到住紐約的網兄...(恕刪)


小弟本來也是準備去New York Century Ride,不過沒有同好一起去,總是心中不扎實 (平常都是輕鬆自由騎,沒參加過大型活動)。如果大大不介意小弟新手肉腳的話大家一起參加!要不可以在板上問下其他在紐約的車友嗎?
真的很佩服 佩服什麼呢?
1:照片拍的真好 有夠專業 完全不輸專業雜誌拍的 取景的角度也很贊
2:對單車各零件的見解 都有講到重點

恭喜您 愛車入手

不過 你現再的大盤好像是三片的 如果要換成兩片的 好像前變速器跟變把都要換過喔 兩片跟三片因為行程的關係是不共用的
我覺得走線頗不專業

從車尾來說:
後夾器到 Cable stop 這段過長,所以外管入車架和外管入夾器的端點都偏掉了,並未直入直出,彎曲的弧度也牽強

彎把:
現在前煞車線放在後煞車線外面,這樣右轉沒問題,左轉時後煞外管會向外彎曲,進而干預前煞外管,易生危險,一般都把後煞外管放在前煞外管外面,你可以多參考環法比賽車的設定;還有,前煞車外管也過長

變速線頭段:
從變把出來的兩條線會交集就略嫌長了

全車唯一及格的外管是後變到 cable stop 這段

至於把布,如果纏的好的話,每個 Logo 都可以對稱

把走線的瑕疵修掉,變速和煞車感會不同
peterpan188 wrote:
小弟本來也是準備去N...(恕刪)


當然是越多人參加越好玩. 我已經報名 35 miles組的,不知道您會報名哪一組. 55 miles對我來說太遠了些. 其實這種大型活動通常也不會騎很快的,並不是競速比賽. 希望當天有更多住紐約的01網兄參加.只可惜01車衣還沒到,不然就可以穿著參加了.

題外話,想請教樓主您是在哪一間買的. 紐約這邊的店的確只要你有興趣的車,押個ID或是信用卡就讓你試騎.騎太短還會說,再多騎看看吧..
kai507tw wrote:
真的很佩服 佩服什...(恕刪)


大大請不要見笑啦。雖然也有部film的SLR,但是這一次是用女友的Panasonic FX09拍的。後製的時侯還不小心地過度銳化.......偷懶沒重做。比起其他高手的分享勸敗文,小弟這篇就顯得太不專業啦!

現在還沒有升級的必要,所以就三片當兩片用以後腳力好一點再次升級。
Thames wrote:
我覺得走線頗不專業從...(恕刪)


謝謝Thamas兄的指點。小弟是第一次買公路車,所以寫的評語大都是從騎乘的感覺和外觀中取得,所以有錯請大大們原諒。走線方面,小弟大概會在下一次維護的時候向車行問一下,謝謝大大的提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