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輕鬆騎,正確的姿勢更重要

前言
從事單車運動最容易受傷的一群人是誰?(單指騎單車,摔車不算)就是“輕鬆騎”的人,從事較高階單車運動時會注重踩踏效率,強調姿勢的正確性,裝備的適用性,而輕鬆騎時,姿勢就不那麼正確,裝備不夠,踩踏效率降低,遇到上坡,用力踩就對了,反而造成膝足傷害,手麻足麻,那什麼姿勢比較正確呢?

手把要輕
一般騎車最常犯的錯誤是握把方法錯誤,把手是來控制方向而已,甚至連維持平衡都不是,不是可以放雙手騎車嗎?錯誤點是承受太多的上半身體重,重力壓在兩個手腕,久了手麻手酸,試著用二根手指兩控制把手,一邊一根,感覺一下手該放多大力,除了手麻手酸的壞處,另一點也會降低踩踏力量,當然手握把手還是要穩固,不然一個彈跳,手跳開就不妙了。

手臂微屈
不是伸得直直的撐在那裡,女性車友更可能會反折,這樣前輪的衝力直接貫到上臂,沒有緩衝,就算有避震器,長時間雙手還是很難過,另一點,手臂過伸直感覺會比較省力,那是因為手肘伸直時骨骼有鎖定的功能,肌肉較不用出力,而如像上述體重壓在把手上,手臂微屈會有出力,手會酸,一旦體重不壓迫在握把上,手臂微屈就不用出那麼多的力氣。

拱背屈腰
這也是常見的錯誤,腰往前屈,背伸得直直,加上上述兩項,手臂死硬撐在握把,上半身體重壓在手把上,這樣一趟騎下來不腰酸背痛才怪,腰背屈曲有減緩對脊柱衝擊的效果,另外更重要的是減少對會陰的壓迫,當拱背屈腰時骨盆會後屈,重力點會移到坐骨,而不是會陰處,會陰處有些血管組織壓迫久了對男對女都不好。

膝蓋位置
踩踏時,膝蓋要微向內,不是內八,不是外八,亦不是直下直下,而是直上直下但有點向內,也可以說是微內八,太向內外側肌出力太大,太向外內側肌出力太大,兩側不平均,有時你會覺得髕骨內上或外上疼痛,就是這個道理。

足墊踩踏
這點錯誤就比較少,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也是第一個會被糾正的地方,比較容易發生的錯誤是足踝過度背屈,就是踩踏時足跟下壓足掌上屈,換句話說是翹腳的姿勢,足踝要維持在90度左右小範圍活動而已,產生足跟下壓,原先量的坐管長度就不對,踩踏機制就亂了,整個人會好像陷下去一樣,就像坐管調得太短,腳沒地方伸硬要伸長,會照成這樣的原因除了姿勢本來就不對,另一種就是鞋底太軟,最好不要穿散步鞋就去騎車。
2007-07-06 14: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姿勢
雖然還沒加入單車行列...

但是...

這篇文章...

小弟受教了...
最想說的話,Miss You To My Dear Amber
請問是否有圖例輔助說明?及是否還有相關文章其出處,感謝.
真是像...
yellmaster wrote:
前言從事單車運動最容...(恕刪)


受益的一篇文章
但是
加上圖解會更有效益

請樓主補上幾張照片吧!
樓主說的好
但是有一點我不認同(並非樓主說錯我才反對)
首先樓主把輕鬆騎車的人定義為...容易犯錯的人
我覺得這是不一定的
倒不如說...車齡不夠,且沒有受過正確騎車資訊者容易發生不正確姿勢騎乘者

小學 國中 高中 現在休閒健身騎車...算一算也有11年的騎車經驗
慢慢也都喘摩一套舒適且有效率的騎車方法
(很多人決對比我久 , 但是因為流行單車而騎車的短車齡者一定也很多)

樓主所說的 ...手把要輕 手臂微屈 拱背屈腰 膝蓋位置 足墊踩踏....我通通都做得到
而且 手把要輕 手臂微屈 拱背屈腰...
在加個身體自然微前傾..就更有利爬坡也不需重壓前輪之前我好像說過..但不被認同拉...

即使如此..我認為我還是一個輕鬆騎車的人
因為我把輕鬆騎車的定義擺在....距離不求遠, 速度不求快, 累了就休息....等等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
總之...樓主的建議非常的好...唯獨 輕鬆騎這部分...我不認為就等於不會騎車啦
建議而已 參考 參考

PS.樓主的分享建議真的很棒喔..比起我這種懶得打字..又說不清楚..真是太好了..哈哈哈
大家都是提供很好的經驗,只是文字的表達有時會造成解讀的不同,因為我有許多的車友,都認為他們只是休閒騎車,輕鬆的騎車,何必講求什麼姿勢,其實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直到我們去上KHS所辦飛輪教室後,才瞭解輕鬆騎也是要注意這些姿勢,否則容易出力不當而造成傷害,很感謝樓主與sting0315大所言,二位都是教大家正確的觀念,謝謝你們。
恕恕與珠珠的單車生活
任何的運動都有運動傷害的可能發生!
感謝提供正確的騎乘姿勢!



elonyang wrote:
受益的一篇文章但是加...(恕刪)

十1
有圖片就更完美了,恕小弟努鈍。
elonyang wrote:
受益的一篇文章
但是
加上圖解會更有效益

請樓主補上幾張照片吧!

qqqqa wrote:
十1
有圖片就更完美了,恕小弟努鈍。

我知道沒圖沒真相是Mobile01的傳統,可是照片!這個嘛!沒有這個計劃內,很佩服一些網友每每發文都是圖文并貌,真的是不簡單。
sting0315 wrote:
樓主說的好
但是有一點我不認同(並非樓主說錯我才反對)
首先樓主把輕鬆騎車的人定義為...容易犯錯的人
我覺得這是不一定的
倒不如說...車齡不夠,且沒有受過正確騎車資訊者容易發生不正確姿勢騎乘者

小學 國中 高中 現在休閒健身騎車...算一算也有11年的騎車經驗
慢慢也都喘摩一套舒適且有效率的騎車方法
(很多人決對比我久 , 但是因為流行單車而騎車的短車齡者一定也很多)

我認為這裡指的皆是以單車為運動的人,小學高中通勤買菜串門子的都不在這裡討論範圍,這樣會混淆,不然問跑步多久?結果是年齡減二,因為二歲就會跑了,這樣就沒法跟從事跑步為運動時間分開。

輕鬆騎有時是相對的,對於上學通勤買菜,我指的輕鬆騎對他們而言就已經重度的了,所以不能將他們算進去,況且他們要騎到受傷還真的不簡單呢!

至於輕鬆騎會不會容易犯錯,當然不會,會的是以為自已輕鬆騎,那麼講究作什麼的心態,車齡不夠,且沒有受過正確騎車資訊者,反而不是重點,我曾花一年的時間說服帶我入單車之門的車友,說他的坐管太高,他總是回我一句話“我覺得不會啊”,屁股左右晃,頭像蛇一樣,但他還是認為不會,直到一年過後,才跟我說他將坐管調低一點覺得好舒服。
sting0315 wrote:
在加個身體自然微前傾..就更有利爬坡也不需重壓前輪之前我好像說過..但不被認同拉...

你的觀念100%正確,上坡根本不用用手壓前輪,調整重心的位置就可以,重心沒調好,手再用力壓也沒有力量。
因為一般會把重心跟重量弄混了,重量一直是壓在坐墊上,但重心卻一直調整中,跟坐椅子一樣,重量一直壓在椅子上,但身體一直前傾,重心一直前移,最後跌倒一樣,重量在物體上,但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像手環重心在中心,空空的地方。
pd50a wrote:
大家都是提供很好的經驗,只是文字的表達有時會造成解讀的不同,因為我有許多的車友,都認為他們只是休閒騎車,輕鬆的騎車,何必講求什麼姿勢,其實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直到我們去上KHS所辦飛輪教室後,才瞭解輕鬆騎也是要注意這些姿勢,否則容易出力不當而造成傷害,很感謝樓主與sting0315大所言,二位都是教大家正確的觀念,謝謝你們。

嗯!就是靠他們,我才能寫這篇文章出來,這都是參考許多車友的抱怨及運動傷害部位,慢慢形成的,不過還是會有一些車友怎麼講也沒有用,所以囉!還是要自已有這種意識才可能會改善。
樓主所提的要點, 確實是想要以腳踏車作爲休閒運動的人, 所必須注意的

我去年開始以騎車做運動休閒, 也看過這些議題
當時覺得不是那麽難懂, 但對我而言, 事實卻是真的不是很容易執行

原因生手不了解人車調適(fitting)
把手高低前後, 坐墊高低前後, 腰圍, 人的柔軟和協調性, 都會影響這些要領的實現
起先左調右調, 好像都不太能確定
騎一段時間後, 對於調適的反應就愈來愈直接, 愈準確
上述的要領就自然理解和接受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