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幾種鋼管車架,確實有感覺發力時車架有軟。但是一台用4130,1.3mm等壁管的車架感覺卻是相反,沒有鋁車架那麼震,但是加速的時候非常快,力道很直接。朋友騎過之後也是如此感覺,甚至說比他的鋁車還要快。
試想如果是用853這種鋼材,做成1.2以上的厚壁管,會不會有超強剛性?
1.3的等壁管,車架+前叉不過也只有4050克,0.9-0.6-0.9的管材大約是3100克但是卻明顯感覺剛度不好。
兩者比較一定要先問清楚,
搞清楚比較情況與基準,
這樣往有才能有租夠資訊討論。
另外影響車架剛性的因素很多,
管材形狀,管壁厚薄,焊接方式......
這些都要列入考量。
另外剛性高,通常代表傳動高效率。
而高剛性帶的負面效果,有可能會造成車架的吸震性不好。
目前各廠車架設計,除了剛性外,
在輕量化與舒適度也十分重視。
當然還有目前最夯的空氣力學。
剛性,
只是一支車架眾多性能裡的一項,絕對不是全部。
硬梆梆的車,只有車主在精力充沛的狀況下才能發揮。
這種短時間試一下,通常高剛性的車架都會感受比較強烈。
其他性能比較需要時間細細感受。
以目前車架廠真對五通剛性的加強來說,
要踩到變形真的已經很難了。
剛性,足夠就好,
沒人能總是油門全開的騎。
請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