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偶然間想到的,如果把同步踩踏的協力車前後曲柄改成相差90度,
就是不讓前後成平行狀來騎,會怎麼樣呢?

有人反應無法理解,我發揮一下超爛的繪圖技術給大家看一下
因為協力車前後連接的鏈條多半在左側,這是從單車左邊看得
左邊是前輪,右邊後輪,本來都是調成平行,把鏈條拆掉,轉個90度再裝上去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實驗了一下,發現有兩種模式(斜線代表曲柄)
/\:同側踏板在上方時最接近的模式
\/:同側踏板在下方時最接近的模式





請原諒我不敢把髒得要命又破舊的愛車直接照相,請用示意圖想像


兩種都可以有兩人互補踩踏的效果。
就是一人踩到上下死點,另一個人就是平行最有力的位置,
所以通過上下點時變得滑順許多。膝蓋在死點的衝擊『好像』也有變小。

實驗結果(前人較後人有力的搭配)
/\:這種方式騎乘好像比較輕鬆,但是車比較晃,要適應一下。
\/:這種方式就沒有特別輕鬆的感覺,但車子感覺比較穩。


有人玩過這種模式嗎?
希望能分享一下你們的心得。







今天騎去大甲吃芋頭冰,催出來的速度好像不錯,
但是平常都沒有特別催過紀錄,所以無從比較。
但是踩踏變得順暢是確定是真的。


資料都是『我的足跡』軟體紀錄的
======去程=======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回程=======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協力車-踏板曲柄-角度-前後改差90度來騎?!




去程比較混,24.5km全旅程均速是15.5kph,
回程比較衝,27km全旅程均速是17.5kph(後半是走另一條路線)
(協力車:鋼管,重量unknow,26*1.75十字紋巧克力胎,男少女長兩人加起來95歲)
2013-07-19 22:30 發佈

wwx wrote:
偶然間想到的,如果把...(恕刪)


無法理解
wwx wrote:
偶然間想到的,如果把...(恕刪)
略懂

不過也要前後兩個齒盤要一樣大,才有討論的意義
否則前後兩支曲柄 (都看右腿) 的相對角度是一直在變的
Stallings wrote:
略懂不過也要前後兩個齒盤要一樣大...(恕刪)


換我看不懂您再說什麼?

同步聯動的協力車,前後曲柄連接的齒盤都是一樣大吧,不然就不可能同步了,
我不太清楚不同步的協力車設計,這方法應該只能用在同步的車型。



今天又出去騎了一下,換了比較年輕力壯的乘客,速度果然又有增加。



前去高鐵圈的路上,衝到了45kmh呢(gps顯示),
哈哈,雖然是個緩下坡,好像又正好順風,但是還是爽。
以48*14的齒比來說,已經踩得飛快了呢。





高鐵轉一圈,測試結果全程均速是23.9kph,
這個跟我自己騎單人登山車的『移動』均速差不多呢。








這個方法的騎乘目前依舊感覺良好。
wwx wrote:
同步聯動的協力車,前後曲柄連接的齒盤都是一樣大吧,不然就不可能同步了
是啊
不過幹嘛一定要同步?

Stallings wrote:
是啊不過幹嘛一定要同步...(恕刪)



您這是在提問?或只是隱喻式的回答?


不曉得您騎過沒,或是跟著你騎的人都很賣力?!
如果是可以『不同步』,就是前後可以各踩各的頻率的協力車
那這樣你想強迫不想踩的人運動就很難了。
而且如果踏速差太多,搞不好弱慢的那個人的踩踏都是無用功
(我沒騎過不同步協力車,純粹以單車飛輪運作的原理來推論的)


所以我提的這個方式,一定要是同步(聯動)的協力車才行,
否則就不可能一個人踩到上下死點時,另一個人一定是水平可以大出力的角度。
wwx wrote:
您這是在提問?或只是...(恕刪)
你誤會了
我所謂的不同步,只是指兩個人的踏頻不同,而不是一個人有踩一個人沒踩

如果兩片齒盤不一樣大,那麼兩根曲柄的轉速當然也就不同啦
我只是要講這件事而已

-
回正題吧
您這個想法和做法確實很好,確實可以增加效率

wwx wrote:
所以我提的這個方式,一定要是同步(聯動)的協力車才行,
否則就不可能一個人踩到上下死點時,另一個人一定是水平可以大出力的角度。...(恕刪)

這就像四缸引擎,各相差90度,讓所有的動力銜接能夠比較平順,踩踏容易做到畫圓的境界
理論上不錯, 但實務上有人擺爛,或實力懸殊,就像某汽缸壓力不足或某缸點火不順,
比較容易拖垮整個系統,在排氣量或扭力不足下,採用單缸設計反而好用
機器的出力容易控制與調教,人的變數很大,不可預測
不改成前後差90度,可能是經驗吧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如果兩個人都是習慣用同一邊開踩,那麼發車的時候會很煩。

因為你在水平的時候,他在上死點.... 這稍微練習一下應該可以配合得很好。

再來就是過彎的時候不能兩個人的腳都伸直踩住踏板,下坡轉彎應該會怕。

這東西前後要不同轉速是可能的,換齒片跟鏈條就好。



也可以這樣玩。
www.cycliving.com

tiger3456 wrote:
但實務上有人擺爛,或實力懸殊,就像某汽缸壓力不足或某缸點火不順,
比較容易拖垮整個系統...(恕刪)


我覺得這才是兩人差太多的救星,我自己的感覺啦。
因為如果真的有一人已經踩不動,跟不上了,曲柄同角度上下死點只是更沈重。
有時我甚至會覺得踩不動的人把腳縮起來不要碰踏板可能還輕鬆點。
(就是快得人有可能還要『轉動』慢得人的腳)

所以這樣騎,弱的人還可以幫到一點忙,幫忙滑過上下死點。



Lanxlot5475 wrote:
這東西前後要不同轉速是可能的,換齒片跟鏈條就好。...(恕刪)


我很好奇問,如果前後不同速,有很大的實質意義嗎?用途是?

您貼的這台車真漂亮,是用來比拼極速的嗎?(因為單速所以猜)
有這種比賽嗎?(協力車的競速)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