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彰化人 平常都騎139由於推薦了幾個台中的朋友買車最近跑了幾次台中去騎車我覺得規劃那些自行車道真的有點浪費旱溪那邊的滿小條的不好騎早上騎還有人在那邊散步 (搞不清楚狀況?)去騎大坑 和 136 覺得路況也是很糟糕與其修建自行車道不如把一些熱門的山區道路弄好比較實在吧
tommydawu wrote:這麼好的一條7公里的鐵馬道,加上最後的一江鐵橋,每天就幾個歐百尚在橋上吹風。。。好可惜,為何大里的居民都不喜歡運動呢?有山有水有清風有鐵橋。。。。。 可能是當地居民的工作性質關係,需要加班,晚上回到家就十點多,早上七點還要出門上班,無論是清晨、晚上都無法有時間、精力騎車。騎車運動的風氣,要看當地的產業型態,像新竹是科技園區,作二休二,會有一整天的空閒,況且工作性質較耗頭腦,騎車能紓解壓力。 新竹的單車店非常多,單車運動人口也多。最近看NOD的180台,環瑞士、環義大利大賽,發現在路旁圍觀賽事的民眾,有不少是騎公路車、穿車衣的民眾,路旁的草地躺滿民眾的公路車,他們一大早騎公路車來賽道為選手加油。 這應該是當地的運動風氣盛行,加上歐洲很少傳統工業(製造業),工時短、薪資高,增加從事戶外運動的機會。綜上所言,有好的鐵馬道設施,也需要民眾有運動習慣;然而,民眾會有運動的空閒,也需要產業經濟的環境支持,薪資若高,則有錢買運動器材,工時若正常,則能利用上下班之餘運動。
tommydawu wrote:好可惜,為何大里的居民都不喜歡運動呢? 2007年之前,大里溪的高灘地已經有很多人在那兒散步,運動了.我們也常在那兒騎車.後來,變成這個樣子.這張圖不難發現,立善橋還沒來報到.這是版主說的單車道(晚上的時候)白天的時候,遠方那橋就是一江橋惹.(單車鐵橋可能還在囊袋裡,或是仍在巢中)右邊那修得平平整整的,就是截彎取直之前的"飛機場"(雜草太多是會墬機的)這片草皮就是天災過後的河濱公園.跑越野會讓你樂翻天的,而且沒人管.孩子從小騎到大,人長高了;車子也沒了.(送人後被偷)順著大里溪往河口過去,堤防內外都可騎車,愛怎麼騎就怎麼騎.(這裏是烏日)當然,剛剛說的很可惜的單車道還是可以騎啦!(夏雨天更娘快)縣市合併後,擋到單車道的...通通給我拆掉. (吼哩係啦!)看到沒,有沒有猴開薰呀!擺著漂釀的車道不去用真的很可惜.(都沒人要用,預算可能就被刪掉惹.)tommydawu wrote:大里這里的雜草一堆,好像從建好就沒整理過一樣! 這麼多年來,說人家都沒去整理...會引起公糞的.(公家機關的屎面啦!)至少,知道鐵橋怎麼來的;也知道那高壓鐵塔怎麼死的.管他什麼車道,現在都是台中市的啦!(夠你騎到鐵腿+流鼻血惹)有沒有單車道其實也沒差啦!只有不想騎車的人;沒有不能騎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