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重踩沒練成,輕轉功夫有點收穫(原標題: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20140121更新

自從發了此文後,有曾經開始練習加重檔位騎車,雖然當下好像有快一點點,
但是騎完膝蓋酸疼,大腿也非常僵硬疼痛。
加上恢復的慢,感覺成效起起落落,和許多大大提點的內容一樣,沒啥用處。

所以大部分時間又恢復成不勉強,量力騎的狀態。
不過用了這個『DIY!!窮人卡踏替代!!!』玩意,來嘗試卡踏得功能後,發現了不錯的成效。
目前踏板轉得還是很遜,但是發現如果用只在往上提發力,往下踩就隨意的方式來騎,有很不錯得續航力。

最近終於又再去騎看看,用大盤28t*34t的飛輪(還是用最輕檔啦
可以用7.xkph速度上去(換算大約7-80rpm)(以前印象好像是6.xkph),心跳有點快,呼吸有點急,
但是維持住了,沒有爆表,(冬天還多加了口罩在騎呢)
而且到坡頂坡度變緩時,還可以換重一檔到24t飛輪接著騎,
大腿肌肉沒有爆炸,不需要藉緩坡來緩和。
之後順便騎完後山路和九天玄女那條坡,(當下爬完總爬升大概800m吧,上都會公園+法主宮+後山路+九天玄女)
再去清泉崗機場轉了一圈,狀態依舊不錯,
比較無風的路段還是可以騎到平常(沒去爬坡時)的極速。


所以以現在來看以前,以前覺得需要重踩(齒比認為不夠用),純粹是因為大腿肌肉用力踩踏後,
脫力衰退太快了,因此覺得踩的很吃力。
新道具,新方法,成效不錯,繼續努力練習!!
現在大概可以瞭解一點以前回文的大大提點的內容(希望沒有會錯意),再次感謝幫助!

=================上面是20140121更新的內容================
=================以下為舊的發言內容====================

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最近自我挑戰受挫折,所以想特別鍛鍊一下。
不過只是興趣訓練,沒有想參加比賽,所以不用給我太高等級的建議,謝謝。


原由如下:
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之前騎時,只有喘的要命,沒有累爆。(沒騎很遠)
但是最近自我挑戰時,大概騎行50km後(都是用輕鬆騎,全程騎行均速才16kph)
,再去騎『法主宮』那條路,騎完當下也是覺得很喘而已,
但是滑下山後,從隔壁的『後山路』上來一半時,大腿肌肉突然爆酸,
牽車走一段路再上,但是遇到一定程度以上陡坡,就又爆酸不能出力。


個人猜想是『法主宮』那條路把我操爆了,因為我用26*1.75胎,28*34齒比來騎,
對我來說已經不能輕鬆踩,腳腳都要費力。

因此想以後騎其他緩坡時,都用重一檔的齒輪來騎,增加點腳力。
但是我在很久前,一條腿的四頭肌,跑步時斷了一頭,
(沒錯,已經照過超音波,腿上還有一球奇怪的肌肉縮在那裡,醫生還覺得很稀奇拍了照)
擔心如果練過頭,再斷,一條腿前後加起來才四頭肌,好像會很不妙。



所以想請教
能用齒比1以上騎完這種坡的高手,您用什麼方式,練了多久才能到此境界?
或是用超輕檔(有多輕?),能『不累爆』輕鬆騎完這種坡的高手,您用什麼方式,練了多久才能到此境界?


希望能給我參考一下!


0613補充說明(我不是重踩愛好者,是腳太弱踩不動最輕齒來爬這個坡,上的去,可是喘死了)
我這麼提問,是想說如果得到像這樣的答案:
一位假日休閒輕鬆騎的人(就是從來沒有認真練車過),可以輕鬆騎上去(速度不拘),
那代表我實在太弱了,已經不足『普通人』等級,那我就要好好奮發,以求進入普通人行列。
(輕鬆定義:還留有餘力就騎的上)

但是答案如果是一位認真練習好幾年的單車好手,才有辦法輕鬆騎上去,
那我就把這種坡當作偶而騎之的長期目標,不急一時攻克他。



附上『法主宮』(中棲路連接的叫做『六陽巷』)路線圖,和參考坡度。
所有數據都是由同樣的gps軟硬體紀錄,正確性請忽略,比較差異程度就好。



『法主宮』(中棲路連接的叫做『六陽巷』)路線圖
重踩沒練成,輕轉功夫有點收穫(原標題: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高度距離圖
重踩沒練成,輕轉功夫有點收穫(原標題: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參考坡度,水平距離已用『斜邊平方-高的平方=水平的平方』換算
重踩沒練成,輕轉功夫有點收穫(原標題: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不重要內容,隱藏﹍(都會公園後山中棲路170巷這條好像就是前陣子舉辦活動的路線之一,因為我在路上遇到有人問我是不是參加者)


如果有受傷康復經驗的人願意分享一下更好,是否適合再練強一點,和鍛鍊的方向呢?
2013-06-10 0:05 發佈
報告wwx大大,我才剛騎完鳥居回來,我只能說硬到不行
瞬間坡度我都看到21%了,法主宮那條路我只騎機車探過路
連騎機車都很吃力的爬上去,我看比鳥居還硬
至於練重踩這件事,等我能連騎個2趟鳥居才有資格告訴你了…
不知道會不會硬!
我只騎過鳥居公路車42x28不落地,騎過幾次~~~

wwx wrote:
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恕刪)
單車郎stanly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earl2201
earl2201 wrote:
不知道會不會硬!
我只騎過鳥居公路車42x28不落地,騎過幾次~~~


您這不就是高手了嗎,不用謙虛,
能否指教一下訓練方式和練了多久才有此能耐呢?



茵茵的爸爸 wrote:
報告wwx大大,我才...(恕刪)


感謝回覆,不用客氣稱呼,期待您以後的心得分享
我想您騎兩次一定沒問題。
wwx wrote:
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恕刪)


要練肌力,上健身房做下半身的重訓比較有成效
建議:

1.上卡,登山車卡踏系統是個很好的入門選擇

2.正確的設定

3.訓練臀大肌、髂腰肌、腹斜肌群

4.練習不要"踩"的騎乘方式。

這樣可以避免股四頭再受傷。


============================================================================

遇到陡坡,很多車友都會"硬踩"上去,其實這是錯誤的騎法,"踩"這個動作會讓關節承受很大的壓力。

理想上所有的運動都應該讓肌肉承受壓力,才能避免關節的退化跟傷害。

這些傷害導致年紀大上不了樓梯,有些甚至無法出力...
吃葡萄醣胺是個緩解的方式,但如果運動的方式沒有改善,最後還是一樣掛掉。


我67歲的老爸,前年因為右邊骨盆會痛去看醫生,醫生給了個 "退化性關節炎" 的說法。
並且請他要減少騎車的運動量,吃葡萄醣胺(這東西現在快要人人都在吃)


我覺得怪怪的,於是稍微幫他檢查了一下肌肉,結果很明顯的是右臀大肌比左邊短很多,所以導致生活上右邊髖關節持續保持緊壓狀態而疼痛。


於是教他每天進行伸展,並且開始教他用臀大肌去爬樓梯、騎單車,給他休閒款的卡鞋。

今年五月他騎單車環島回來了,除了中途淋雨有點感冒症狀外,沒有任何異狀。完成了人生的一個心願。

=============================================================================

人的肌肉,左右邊並不會等長(連骨頭都很少是等長的),也不會永遠都一樣長,關乎生活習慣。

騎車也是,如果你很愛"踩",而且騎完車沒有好好作伸展,那四頭肌會隨著年齡慢慢的縮短,最後就是膝蓋痛...


這種鋼鐵人我們隊上有一個,不到30歲就因為四頭肌過短而引發膝痛,好在經過一個冬天的伸展、騎姿調整、適度的肌力訓練,已經明顯改善。


我自己則是很明顯的發現內收肌群逐年在縮短,相同的伸展動作一年比一年緊,鋼鐵人..... =__=
www.cycliving.com
多騎多練囉!!

住台中的話~~多跑跑三義(很多路線,丘陵.平路.爬坡.)

或報名一場賽事為目標(鹿場不錯)

並針對賽事練習會進步的更快唷!!

或者身邊有神人級車友可以多跟騎也會進步!!

切勿因為運動過量而受了傷!!
感謝各位給的建議!
參加比賽什麼的對我來說,只怕更危險,性格好勝,一有比較就會想拼啊。
腿上的斷頭,就是因為比賽。


Lanxlot5475 wrote:
建議:1.上卡,登山...(恕刪)



對於Lanxlot5475大所說得,我特有認同感。
過份發達而不平衡的肌肉的確容易引發不適,感同身受。
您給的建議以後肯定會多加注意改進。


在此多請教一下
您說得
4.練習不要"踩"的騎乘方式。

這是一定要上卡才能達成嗎?還是指的是其他騎乘技巧?望能多加提點,感謝。



我認為自己應該不算喜歡硬踩爬坡的人,遇爬坡都是盡量維持輕鬆上,不過當然還是用『踩得』啦。
但是遇上這種齒輪退無可退的坡,要騎上去不就只能多用點力了?!



wwx wrote:
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恕刪)

那麼喜歡練重踩,介紹一個路線,136全線(54km)+月光森林後山(12km)一次完成一定會很有成就感。

bikemonk wrote:
那麼喜歡練重踩,介紹...(恕刪)


恐怕您有會錯意


我這麼提問,是想說如果得到像這樣的答案:
一位假日休閒輕鬆騎的人(就是從來沒有認真練車過),可以輕鬆騎上去(速度不拘),
那代表我實在太弱了,已經不足『普通人』等級,那我就要好好奮發,以求進入普通人行列。
(輕鬆定義:還留有餘力就騎的上)


但是答案如果是一位認真練習好幾年的單車好手,才有辦法輕鬆騎上去,
那我就把這種坡當作偶而騎之的長期目標,不急一時攻克他。


我個人是愛好騎完所有坡都是留有餘力的。
不過您建議的136縣道,早有耳聞,有一天會去嘗試的,如果野狗不會很兇的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