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了此文後,有曾經開始練習加重檔位騎車,雖然當下好像有快一點點,
但是騎完膝蓋酸疼,大腿也非常僵硬疼痛。
加上恢復的慢,感覺成效起起落落,和許多大大提點的內容一樣,沒啥用處。
所以大部分時間又恢復成不勉強,量力騎的狀態。
不過用了這個『DIY!!窮人卡踏替代!!!』玩意,來嘗試卡踏得功能後,發現了不錯的成效。
目前踏板轉得還是很遜,但是發現如果用只在往上提發力,往下踩就隨意的方式來騎,有很不錯得續航力。
最近終於又再去騎看看,用大盤28t*34t的飛輪(還是用最輕檔啦

可以用7.xkph速度上去(換算大約7-80rpm)(以前印象好像是6.xkph),心跳有點快,呼吸有點急,
但是維持住了,沒有爆表,(冬天還多加了口罩在騎呢)
而且到坡頂坡度變緩時,還可以換重一檔到24t飛輪接著騎,
大腿肌肉沒有爆炸,不需要藉緩坡來緩和。
之後順便騎完後山路和九天玄女那條坡,(當下爬完總爬升大概800m吧,上都會公園+法主宮+後山路+九天玄女)
再去清泉崗機場轉了一圈,狀態依舊不錯,
比較無風的路段還是可以騎到平常(沒去爬坡時)的極速。
所以以現在來看以前,以前覺得需要重踩(齒比認為不夠用),純粹是因為大腿肌肉用力踩踏後,
脫力衰退太快了,因此覺得踩的很吃力。
新道具,新方法,成效不錯,繼續努力練習!!
現在大概可以瞭解一點以前回文的大大提點的內容(希望沒有會錯意),再次感謝幫助!
=================上面是20140121更新的內容================
=================以下為舊的發言內容====================
關於練重踩,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算很陡嗎?
最近自我挑戰受挫折,所以想特別鍛鍊一下。
不過只是興趣訓練,沒有想參加比賽,所以不用給我太高等級的建議,謝謝。
原由如下:
都會公園後山『法主宮』那條路,之前騎時,只有喘的要命,沒有累爆。(沒騎很遠)
但是最近自我挑戰時,大概騎行50km後(都是用輕鬆騎,全程騎行均速才16kph)
,再去騎『法主宮』那條路,騎完當下也是覺得很喘而已,
但是滑下山後,從隔壁的『後山路』上來一半時,大腿肌肉突然爆酸,
牽車走一段路再上,但是遇到一定程度以上陡坡,就又爆酸不能出力。
個人猜想是『法主宮』那條路把我操爆了,因為我用26*1.75胎,28*34齒比來騎,
對我來說已經不能輕鬆踩,腳腳都要費力。
因此想以後騎其他緩坡時,都用重一檔的齒輪來騎,增加點腳力。
但是我在很久前,一條腿的四頭肌,跑步時斷了一頭,
(沒錯,已經照過超音波,腿上還有一球奇怪的肌肉縮在那裡,醫生還覺得很稀奇拍了照)
擔心如果練過頭,再斷,一條腿前後加起來才四頭肌,好像會很不妙。
所以想請教
能用齒比1以上騎完這種坡的高手,您用什麼方式,練了多久才能到此境界?
或是用超輕檔(有多輕?),能『不累爆』輕鬆騎完這種坡的高手,您用什麼方式,練了多久才能到此境界?
希望能給我參考一下!
0613補充說明(我不是重踩愛好者,是腳太弱踩不動最輕齒來爬這個坡,上的去,可是喘死了)
我這麼提問,是想說如果得到像這樣的答案:
一位假日休閒輕鬆騎的人(就是從來沒有認真練車過),可以輕鬆騎上去(速度不拘),
那代表我實在太弱了,已經不足『普通人』等級,那我就要好好奮發,以求進入普通人行列。
(輕鬆定義:還留有餘力就騎的上)
但是答案如果是一位認真練習好幾年的單車好手,才有辦法輕鬆騎上去,
那我就把這種坡當作偶而騎之的長期目標,不急一時攻克他。
附上『法主宮』(中棲路連接的叫做『六陽巷』)路線圖,和參考坡度。
所有數據都是由同樣的gps軟硬體紀錄,正確性請忽略,比較差異程度就好。
『法主宮』(中棲路連接的叫做『六陽巷』)路線圖

高度距離圖

參考坡度,水平距離已用『斜邊平方-高的平方=水平的平方』換算

不重要內容,隱藏﹍(都會公園後山中棲路170巷這條好像就是前陣子舉辦活動的路線之一,因為我在路上遇到有人問我是不是參加者)
如果有受傷康復經驗的人願意分享一下更好,是否適合再練強一點,和鍛鍊的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