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踏入單車世界這幾個月來,斷斷續續的造成些許的傷害...雖不是很大的運動傷害,也曾有過放棄騎車的念頭。每每遇到傷害的狀況,就請教車友前輩,資訊媒體找答案、上醫院看醫生,該休息就休息,自己再慢慢去改變騎乘姿勢、調整坐駕...等等,也就減少了運動傷害。當騎上一段時間後,心肺機能與肌耐力所能負荷的量增加,相對的傷害也就減低了。目前我最不能克服最怕的的是"抽筋",溫差大就中獎。我把自己經歷與前輩給的資訊整理起來,供需要的車友參考;文中若有錯誤,也請前輩們指正。
PeterChen88888 wrote:不錯喔! 這些圖片看...(恕刪) :連休多天又下雨,沒辦法出門騎車,就把之前的資料彙整一下,談不上專業文筆,文字淺顯,提供給大家參考。:以前就是不懂總是笨笨的騎,也不懂該如何來預防運動傷害,幾個月下來,大小痠痛、發炎、撕裂傷一堆狀況,才體會到該如何避免傷害...;記得有個前輩講過的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車騎"~~的確騎單車不可太躁進,慢慢來。慢慢調整才不會再受傷。
補充一點:如果摔車時膝蓋大力撞地面時,有很大的機率會造成十字韌帶的斷裂。跟騎車的速度無關,與撞擊的角度與力道有關。小弟2個月前騎車去買晚餐,時速不到10KM,壓到坑洞就摔了。也造成十字韌帶斷了,剛作完重建手術復健中。提醒各位,摔車也是有技巧的。
非常淺顯易懂的文圖說明,感恩大大的分享......另有兩點心得分享:1.我是不知道其他人,就我而言大大這篇內容我都看得懂,但是是小弟"久病成良醫"之後才懂得......換句話說,之前年輕不懂時都亂來,有點年紀後受傷了才後悔莫及啊= =,當然眾車友們應該沒我這樣遜,期待大家一路平安......2.大小腿肌肉痠之因:大多知道的就是乳酸,小弟曾經聽過兩種不同的說法,也提供各位大大們參考(不負責講座喔):一是超過負荷肌肉纖維已斷裂,那就不是單純的一 兩天乳酸排除可以解決,大多是需要三~五天讓它修復了......二是就算不做過量運動也常痠痛,有可能是牙周問題......厭氧菌藉由牙周問題侵入體內,導致肌肉痠痛,坊間的高壓氧除了治療牙周病也同時去除厭氧菌引起的肌肉酸痛......(再次強調,是不負責講座,聽來的,因為我不是醫生啊!!!我姑且聽之)以上,若錯請指教......
瘋狂宅神YA! wrote: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健人就是腳勤」.......賜給每個愛騎車的朋友! 哈哈哈! 我笑了!這句話用在路跑或健走、爬山,也適用喔!可見看電視,有時後還是可以學到一點東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