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如何爭取腳踏車道

閒逛下找到的這個網站,裡面談到荷蘭人建置腳踏車道的一段歷史.國情雖有不同,但許多地方頗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請按此連結
小弟不才,尚請各位高手多所翻譯,講解.
2013-03-24 9: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荷蘭 腳踏車道
感謝大大的分享,去年有機會到荷蘭旅遊,對當地的單車文化印象十分深刻。據當地的民宿老板娘表示,荷蘭的小朋友從小就練習騎車,但要經過測驗通過才能上路(對照我們河濱道上的危險小騎士)。在馬路可以看到專屬單車道,連交通號誌也分成行人,單車,汽車,在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單車比汽車還多,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是如此。台灣的單車風氣雖盛,但仍是以休閒為主,距離荷蘭,丹麥等國家把單車做為日常生活一部份仍有一段距離,最近在路上常看到有人使公共單車,也許時間久了,真能凝聚更多單車人口。
我們的都市計畫,規劃道路寬度,
一開始就沒有把自行車專用道的概念導入,
加入台灣都會區開發度已相當高,街廓兩旁,房屋毗鄰,
光是「都更」要拆老舊房屋都很難,
所以在現有市區要增設自行車專用道,是難上加難了。
這位大大說的很對,目前在台北並沒有大規模設置單車道的本錢。我覺得這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先要養成一定的單車通勤人口,否則就算建了單車道,也不會有人使用。設置公共自行車是養成單車人口的一個方法,讓更多人能以比較低的成本體驗單車通勤的便利,讓我們開始對城市發展有不同的想像。另外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方法是提高其它交通選擇的成本(製造空污,噪音和碳排的汽機車)以突顯單車的相對成本優勢,屆時也許支持單車設施的民意會因而上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