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追求踩踏效率,拉腳時,各位採用哪一種方式?

先參閱: 踩出最棒的騎乘效率

文中第三頁: 為了追求更好的踩踏效率, 有兩種拉腳的方式 - 踝動 vs. 踝不動

踝動
追求踩踏效率,拉腳時,各位採用哪一種方式?

踝不動
追求踩踏效率,拉腳時,各位採用哪一種方式?

So, 請教大家:

各位是用哪一種方式拉腳?
兩種方式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如果是用 踝不動 的方式, 腳掌傾斜的角度(相對於地面)是固定的嗎? 幾度最理想?

2007-05-10 18: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踩踏效率 方式
啊....
可能這個問題太淺了...
可能這個問題太淺了...
我是大大圖中的第二種....
這樣好像有比較省力點......
第一種不穿卡踏也不難辦到
第二種非穿卡踏不可吧.......
我不常穿卡踏,所以都習慣用第一種

剛剛有仔細看完整篇文章
第二種的踩踏最好跟地面成90度,是進階型的踩踏
而第一種是入門的踩踏技巧,比較容易感受到"拉"的動作,練習久了,才能順利的穿上卡踏進行進階的踩踏方式
這個前陣子小弟也有注意自己的踩踏習慣..發現兩種都有耶.
踝動........運用在高迴轉率輕檔時...例:公路車平路&登山車爬陡坡.
踝不動.....運用在低速率重踩時...例:公路車爬坡&登山車抽車時.
踝不動的踩踏對小腿的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損耗比較低啦
100rpm以上如果踝一直動....我小腿會先抽筋
敗家是無止盡的...囧rz
我自己練踩踏, 迴轉數一直拉不高, 後來把腳掌固定與地面成一定的斜角(腳尖低,腳跟高), 發現要拉高迴轉數就容易很多了, 而且用到的肌肉和走路時用到的肌肉比較像, 所以也比較耐久
之前是用踝動的方式, 感覺比較像是用到爬樓梯的肌肉, 很容易累

很奇妙, 車架都沒有改, 只是改變腳掌的傾角就有這樣的差別

隨興致騎登山車 純休閒
所以我沒注意到屬於哪一種
拍謝
比較休閒慢慢踩時自然而然會是第一種

比較拼的時候會採用第2種,例如爬坡,飆車.....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自從趴文學了腳上勾可有效提高踏採效率後
現在騎塊一點都會自動的用上第二種方式
真的有差,迴轉加快、施力變輕,
平時路段都採第一種方式,反正不急,當練腿力 哈哈
事實證明,多上來爬文是對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