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瑄、吳懿倫、廖宜雰、廖宜霈,四名就讀台灣大學的女大學生,去年暑假,騎上車齡四、五年的淑女車,花費十四天、三百多小時、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把「雙輪環寶島,正港台灣人!」當成送給自己二十歲的成年禮。
完成自行車環島的娘子軍車隊,年紀都是雙十年華,隊員中廖宜雰和廖宜霈是雙胞胎,完成這趟旅程,昨天也獲CHC自行車暨健康科技中心認證自行車環島騎士的榮譽勳章。
一個憧憬、一個衝動、一種不服輸、一種不相信,廖宜雰表示,不相信四個女生不能環島、不相信車齡老舊就不能上路,所以她們騎上淑女車「凸歸台灣」時,沿路遇到一位老伯伯,問她們騎車去那裡,四人答說,要環繞全台灣,阿伯張起掉了門牙的嘴說,「如果成功了,我給妳們拍拍手!」
有人說登玉山,才算台灣人,這四姝則說,只要能好好走台灣一圈,自行車、機車、汽車或火車都好,深切的認識、關切這塊島嶼,踩遍腳下的這片土地,也是為自己屆滿二十歲的生命,遞出一張通關卡與認證書。
就讀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雙胞胎妹妹廖宜霈表示,十四天的旅程好像很漫長,但行程中有伴,就不孤單,她認為最困難之處,不是有沒有體力,也不全是有沒有毅力,而是有沒有決心去闖闖看、去跨出第一步的勇氣,以她們四人交出的環島成績單,也鼓勵大家環島絕對可以成為全民運動,因為她們用上學騎的腳踏車證明了。
四名年輕女生,將第一次單車旅行獻給了環島,吳懿倫說,要出發時,大家都也背了很多懷疑上路,但是互相打氣天不怕地不怕,何況單車環島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蘇花公路時遇到碧麗斯颱風來襲,還是大大考驗她的體力和安全,被迫在港都高雄避風三天。
四個台大女生,騎上沒有高性能,連避震器都沒有的淑女單車,踏上環島之路,以年輕的勇氣挑戰自我,體驗台灣之美,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下註解,同時寫下充滿汗水的青春歲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428/4/dk9r.html
也許誠如各位大大所言,真的大家最缺的不是沒有毅力,缺的是時間上的允許,缺的是沒有人可以這麼長一段時間拋除家庭跟工作,因為肩上的擔子是這麼的沉.
十四天的環島旅行,我想是愜意的. 半個月的旅程,相信版上很多大大都不能如願,如果得以如願,那想必也是換工作中間的空檔. 不過工作不可能這麼輕易就換,特別過了三十之後,穩定的收入來源對大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再也不是一人飽全家飽.
這篇文章看完小有感想,想想自己今年準備踏入26歲的年度,是應該給自己沒有藉口的把台灣徹底仔細的逛過一次,否則誰知下次有機會時,是否真已年過半百,心有餘而力尚且不足.
14天的假期... 我也好希望我有這種假期...

累積自行車朝聖地:風櫃嘴,羅馬公路,北橫,八日環島.
陸續增加中... 自行車? 騎就對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