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48歲中廣體虛老頭也想加入熱血單車行列~

高中大學時也曾是田徑隊,無奈進入社會後,幾乎有2、30年未曾好好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

現在不但當年六塊肌已重新『團圓』,連爬兩三層樓梯都會氣喘吁吁,頭暈目眩

在此潛水,看著大家一篇篇環島或征服某山嶺的熱血貼文,心中似乎有微弱的聲音在吶喊。

午夜夢迴時問自己是否就要以這副『廢人』姿態,每況愈下,最後走入墳墓?

答案是不行

讓我再掙扎一次吧,老天爺,今早從淡水家裡,騎著一輛借來的美利達登山車,走北新路騎到興華國小(我服務的學校),路程約5公里,出發前,我老婆很擔心,她知道我血壓高體力弱,怕我路上出事(七天之後才回家之類的),我帶著些微受傷的心情,向她保證,騎不動時,我會下來推車,不會逞強,並且到了目的地,一定會打電話給她報平安的。

這條路線,據說是自行車練習的聖地,因為不管平日或假日,總看到全副武裝的車友,一台接一台的騎上巴拉卡公路,前半段坡度並沒有很陡(過了興華國小坡度會大幅提高),想自己應該能克服。

剛開始騎騎走走,前面一段最痛苦,路上被好幾位神人,輕輕鬆鬆的從我身旁超過,只能望著他們的背影興嘆,但神奇的是,過了水源國小,體力好像被催出來一點,從天元宮一路就騎到了學校,總共花了一個多小時。

到校時腳幾乎軟掉,但感覺卻好輕鬆的,這段經驗對大家這或許不算什麼,對我卻是踏出的第一步。




48歲中廣體虛老頭也想加入熱血單車行列~

最後有幾個問題請教版上先進,如蒙指教,不勝感激。

1. 騎車時汗水不時從額頭流下,請問大家克服的方法是什麼?

2. 手麻是我碰到最大的問題,請問有沒有抗手麻的方法或設備?

3. 左胯下會痛(與褲子來回摩擦),是否穿專用車褲即可解決?

4. 路上一直灌水是否不利長時騎車?

5. 公路車是否比登山車更適合走巴拉卡路線?

6. 這段路上有許多小石子,有沒有車友碰到爆胎?

2012-08-05 13:50 發佈
1. 騎車時汗水不時從額頭流下... 隨身帶毛巾擦掉

2. 手麻是我碰到最大的問題... 騎車重心在屁股,而不是手

3. 左胯下會痛(與褲子來回摩擦)... 買合身的車庫

4. 路上一直灌水是否不利長時騎車?... 喝水一次一口,分三次入喉<--- 品

5. 公路車是否比登山車更適合走巴拉卡路線?... 看腳力

6. 這段路上有許多小石子,有沒有車友碰到爆胎?... 遇狀況路面就要閃,不要衝撞

liux0123 wrote:
高中大學時也曾是田徑...(恕刪)

首先恭喜樓主有個好的開始
不過標題是不是需要更改
48歲不算老頭雖然你謙虛
不過其他年紀超過你的看到感覺有點....
至於你的問題

1.可以帶頭巾在戴上車帽
2.可以換其他車把 而且騎車時不要把重心都放在前方 因為你重心都放在前面 所以手部壓制血液循環
把重心放後面點 譬如座墊高度調低 也可以帶手套 最重要是騎乘姿勢正確 可以GOOGLE查詢
3.穿車褲可以減少摩擦
4.多喝水是正確的 可以補充失去的水分 也可以飲用電解質運動飲料補充
5.我不了解該段路況 不過騎車最重要的是體力 不是看車種 你沒看過老阿伯騎單速車上山的嗎
6.建議最好能學會自己換胎 畢竟不是哪裡都有車行 也不是隨時都能有車友幫忙

liux0123 wrote:
1. 騎車時汗水不時從額頭流下,請問大家克服的方法是什麼?

2. 手麻是我碰到最大的問題,請問有沒有抗手麻的方法或設備?

3. 左胯下會痛(與褲子來回摩擦),是否穿專用車褲即可解決?

4. 路上一直灌水是否不利長時騎車?

5. 公路車是否比登山車更適合走巴拉卡路線?

6. 這段路上有許多小石子,有沒有車友碰到爆胎?


1.帶魔術頭巾可解決,直接套上或是做成海盜帽,把安全帽頭圍調最鬆`再轉緊即可.

2.更換有肉球的把手套(有副把更佳),戴手套.

3.穿車褲有效,但時間一長也是會麻,適當休息最好(有騎過長程活動的我,所給的建議)

4.是的,小口慢喝為上策.

5.有幫助,公路車因為車身輕,輪胎細,所施的每份力道都會忠實呈現在速度上.

6.做好補胎訓練可提早預防,隨車工具也要備足.

7.快快騎`慢慢騎都還無所謂,但是山區一到晚上就很黑,時間記得掌握好.
就算是自己曾跟過的柴山夜騎,也都要很小心的注意前方路況.
(雖然很不想提起,我曾在下午走台21,從溪州經過中寮山騎回去,但是天很快黑又路不熟,路又很陡峭,最後是被路過車友載順風車回家)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liux0123 wrote :
2. 手麻是我碰到最大的問題,請問有沒有抗手麻的方法或設備?...(恕刪)

運動永遠不嫌晚,你以前曾是田徑隊,單車應該是很快就能上手
關於其他問題,車友都有幫你解答了,至於手麻這點就比較麻煩了,以前我騎登山車,手也是麻到不行,戴手套.裝牛角.重心不要放在手臂都試過了,不過效果不大,後來騎公路車發現它的彎把有很多握法,常常變換握法,手就不會麻了,題外話~如果是"腕隧道症候群"造成手麻,那就要開刀了
liux0123 wrote:
過了水源國小,體力好像被催出來一點

這是熱身的效果,騎車跟其他運動一樣,都需要暖身。

小弟也是汗多一族
1.戴頭束帶(或頭巾)可以阻擋額頭以上的汗流下來,
但是臉上的要經常用毛巾或用手套(毛巾布區域)抹掉,
不然流進眼睛很刺痛。

2.騎車時全身保持輕鬆放鬆狀態,手麻表示手臂肌肉過於出力緊繃,
也可能是車子尺寸過大或過小,身體被迫用不舒服的姿勢騎乘,
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煞車把手位置跟角度最好也微調一下,
可以牽去車店處理。

3.不要穿棉質內褲,汗溼褲子後黏住皮膚更容易摩擦紅腫破皮,
如果不習慣只穿車褲,登山運動用品店的運動排汗內褲也有助於減低摩擦,
小弟運動非穿車褲否則不騎。

4.自己騎車喝水是少量多次,一小口含在口中緩緩嚥下,
約每5-10公里喝一次,如果天氣熱就縮短。

5.巴拉卡不建議一開始就挑戰,至少先騎熟淡金來回。
公路車上坡順下坡累,登山車上坡累下坡爽,
不管想騎什麼車,雙刀流也不錯,
建議買適合自己身材尺寸的車,搭配心跳表(如Garmin500),
回家後可以將運動歷程紀錄,匯入到電腦Training Center軟體內管理及回顧,
先在平路建立騎車控車基礎循序漸進,
求穩定的心跳下,均速的提昇,
並且熟悉變速的應用、正確有效的踩踏迴轉。

6.爆胎是機運,所以要帶內胎以備不時之需。
大大.48歲沒有很老啦.最近滿多自我挑戰賽的第1名都是50歲組的.不過慢慢來量力而為.不過第一次就爬山路.太硬啦.慢慢來.至於手麻.你借的那部車有牛角.你有沒有換握牛角的地方.還有剛開始不要衝山路.先慢慢來.河濱多騎幾次.熟悉車子在說.腳力跟體力都是慢慢練出來的.沒問題的.歡迎你加入熱血單車行列
恭喜大大有個好的開始,各項症頭已有許多先進回覆,在此不再贅述。

年紀不是問題,在於有沒有心,想當年我 43 歲的時候,也是被一位 62 歲的車友海放到天涯海角, 48 歲為時不晚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別操之過急,循序漸進慢慢加強體能,定竿落馬乃是常事,牽車為國民高尚美德,久而久之自然可以談笑用兵,刷別人卡而不形於色。
版大您好

最後有幾個問題請教版上先進,如蒙指教,不勝感激。

1. 騎車時汗水不時從額頭流下,請問大家克服的方法是什麼?
使用魔術頭巾/海盜帽/排汗頭帶在頭上會好很多喔. . .

2. 手麻是我碰到最大的問題,請問有沒有抗手麻的方法或設備?
手麻原因很多...
您這台車車架尺寸適合您嗎? 坐墊高度適合您嗎?
正常騎乘姿勢下~體重會平均分配在屁股/雙腳/雙手上
所以可能才會問您車架尺寸適合您嗎?
騎乘時有沒有時常改變握把位置(手握牛角把?)這點有注意到嗎?

3. 左胯下會痛(與褲子來回摩擦),是否穿專用車褲即可解決?
應該是所謂的燒襠...若沒預算買專用車褲
騎乘前可先用凡士林或單車用的低摩擦膏塗在"海邊"可減緩不適


4. 路上一直灌水是否不利長時騎車?
並不會~騎乘單車一定要常常補充水份
但是騎乘時間過長~請購買運動飲料跟水輪流補充
以平衡電解質跟鹽份

5. 公路車是否比登山車更適合走巴拉卡路線?
剛騎車~不建議直接挑戰山道
請先在河濱車道練習~有辦法平路來回50~60k以上
基礎體力累積了一些之後再挑戰比較不會有挫折感

6. 這段路上有許多小石子,有沒有車友碰到爆胎?
爆胎換胎的處理您一定要學會
日後挑戰山路~可沒有車店幫您換胎/補胎啊


祝您~愛上單車~不騎會死

liux0123 wrote:
高中大學時也曾是田徑...(恕刪)


我只注意你血壓高,建意你先問問醫師意見,暫時平路休閒騎就好,高血壓改善後再加強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