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公路車爬坡與登山車爬坡的齒比差異

最近想買一台彎把公路車作為通勤用,但往公司的路上有一個長且小陡的坡,

目前都是用登山車通勤的,每次到了那個坡就會切換到 大盤34T或24T 飛輪21.24.28.32T

要用這種搭配才能不下車一路龜上去,用飛輪21T還會喘


但現在想買公路車通勤了,目前看到的是2盤 52T-39T 或三盤50/39/30T 飛輪都是搭12-25T

這樣有可能不落地上坡嗎?? 這樣雙方的齒比差異多大?? 會變得非常的費力嗎??

因為目前還沒買過公路車,想請板上車友解答 謝謝



另外請問一下

以捷安特的 Boulder 24 X Boulder 21 來做比較是

大齒盤 X 鋁合金42T/34T/24T X 鋁合金48T/38T/28T

飛輪 X SHIMANO 11-32T X SHIMANO 11-34T


這樣以一樣的踩踏頻率 一樣的人跟時間看來

Boulder 21 再速度跟出力上都優於Boulder 24 囉??
但價位卻是Boulder 24 較貴 跑比較慢卻較貴是什麼道理??
2012-06-30 12:20 發佈
我常騎的車是Iguana或TCR1,都沒改
常去的兩個坡是承天禪寺或烘爐地

承天禪寺:騎TCR比IGUANA輕鬆
烘爐地:騎TCR比IGUANA累....
minesuka wrote:
這樣有可能不落地上坡嗎?? 這樣雙方的齒比
不落地上坡跟齒比,盤數...無關
跟你有沒有常練常騎,也就是『腳力』有關!!
沒常練騎,再貴的再輕的再好的車,穿進口的什麼車隊的車衣褲..一樣也要落地
腳力夠,淑女車也能輕鬆上去
記得好像NEVERSTOP P字山道跟哪個三鐵都出現過淑女車參賽,
而且有拿到名次...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我常騎的車是Igua...(恕刪)


齒比還是有關吧~~~

你的腿力負擔不了你的齒比~~下車是早晚的

飛輪目前有出到36齒的~~對於32齒或者36齒還沒練到的人來說~~~可以再晚一點牽車
公路車 的敏捷
登山車 的輕鬆
挑戰 武嶺 輕鬆騎
變速 順暢 逍遙遊


公路車 3盤 改後變長腿 XT 飛輪36T 10速


實車 測試 楓林橋 經 天溪園 往 風櫃嘴


實車 測試 加碼 五指山
登山車變到最輕表示已經陡到不行,換成公路車應該九成九的人會牽車(神人例外)


如果只是中間檔位


公路車應該沒問題的啦!!!!


衝衝衝,衝個幾天,你就知道坡度強度和長度,很容易就衝上去了




歡迎加入單車通勤的行列,記得要會換胎技巧,天天騎光頭胎破胎的機率比較高


有一兩次我差點遲到
我也一直有類似的疑問想請教有公路登山兩棲經驗的車友:

個人的登山車裸重就有十四公斤,加上配件車包,平日出車總重都超過十七公斤

靠著二十七速綿密的變速功能,一般如熊空或風櫃嘴的行程都可以不落地慢慢龜上去

如果今天有一台只有一半重量、約七八公斤的碳纖公路車走同樣的坡道行程

公路車輕量化的優勢可以幫人克服它齒比的劣勢嗎?


peace63 wrote:
我也一直有類似的疑問...(恕刪)


如果只是騎風櫃嘴這類坡度不算太大的路段.
我想7~8KG公路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必竟這種坡登山車大盤也頂多使用等中間的32T或34T.
但如果換成大尖山或大屯山及烘爐地等級的坡.
公路車則要配三盤的大盤組才能佔優勢了.
以上有錯誤請指正~~
可以的 車輕輪子細的情況下 上坡是很有利的 簡單來說 只要公路車齒比上得去的坡 他都是有優勢的 但雙盤的話 除非是神人 不然有的坡上去就會受限於齒比範圍 但是 公路車到得了的地方都是最快的
放心吧~時間久了你就會習慣齒比了~我的XX是11~32T的後飛輪~大盤是39/26T的~剛騎時每次爬坡都覺得齒比很怪~怎麼騎都不對~上柴山礦區更是痛苦萬分~但最近...我發現我越騎越快~爬坡也漸漸看不到別人的背影.....

齒比越小~就只能一直保持在高轉速~不能慢下來~一慢就完了....越慢體能消耗速度超快的....會累死

不過最近....我才發現原來XX有11~36T的...雪特...

感謝以上車友回覆,有的車友說衝看看就大概能知道

但我還沒買所以也沒有得實驗了

如果以我現在的登山車來做實驗不知道可不可行?

如果我買3盤的公路車 大盤30T 飛輪25T 的齒比的話

登山車大概是打成 大盤34T 飛輪18或21T 這樣的話會跟公路車的大盤30T飛輪25T齒比差不多嗎?

輪徑是 登山車 26*1.75 公路車700C??

麻煩知道的車友幫忙解答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