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公路車這項運動沒多久
體能技巧上都很菜
很好奇的是
不時會看到騎車也好幾年的車友
無論年紀 (35歲以上居多)
即使騎車多年 體型上仍有啤酒肚
騎車的實力我是不知道如何
但各項賽事都會有這樣的選手
很好奇的是:
長期從事這樣的運動
理應是有氧為主的運動
對於身材的改善在這些人身上為何如此有限
另外
這樣身材的人 在體能上有何缺點
面對這樣的選手 除了經驗持續累積之外
該如何很快的超越他們呢?
Cocozy wrote:
面對這樣的選手 除了經驗持續累積之外
該如何很快的超越他們呢?
樓主,該超越的,是您自己吧~
超越這樣體型的選手,就能帶給樓主快樂嗎?看來樓主挺容易滿足的嘛?
如果您所謂的賽事,是挑戰賽的話,那毫無意義。就頂多是爬坡的計時。
挑戰賽的宗旨只在自我挑戰。你一個20幾歲的小伙子爬坡騎贏4、50歲的大肚腩有啥好誇耀的?
如果您所謂的賽事,是大大小小的市民賽的話,您該找個志同道合的公路車隊,一同練習。
賽事是分齡的,通常5年一階。
如果該公路車隊常參加大大小小的賽事的話,會有一些照表操課的訓練。
可能某些時候練Long Slow Distance(LSD),有時練爬坡,有時練肌力等等。
並藉由團騎培養輪車技巧與默契。市民賽除非擠進前幾名,不然有時完騎就能替車隊爭取團體一分的積分。
要想常常站上頒獎台,平時的苦練、飲食控制(忌口)體脂率,甚至還有像乳清蛋白的補充等等…
鮪魚肚這樣體型的選手,頒獎台應該不常見。原因前面提過了,爬坡負擔重。
厲害的話是菁英組,就是選手等級的,賽事強度就差很多了。
有些比賽,40歲以下,市民組前3名,來年自動轉菁英組~
菁英組選手,也不會有這樣的體型~
建議樓主可以看一下「第一本自行車的科學解析」一書,有很多不錯的資訊。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