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個熱鬧趕個熱潮 .
林書豪最令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他跨越了全球華人 ( 應該說所有東方人 )在籃球界多年無法挑戰由黑人球員天生所設下的天險 ( 連白人都不好混 ),彼岸十幾億人口好不容易出個姚明以他傲人的身高在初入NBA時也沒有像林書豪這樣石破天驚的表現 . 證明 Nothing is impossbile .
環顧全世界職業單車一級車隊及賽事, 東方面孔更是絕無僅有 ( 或是我孤陋寡聞? ) , 照理說單車運動對身材或人種的要求門檻沒有像籃球那麼高 ,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
有請對單車運動熟稔的先進們解惑, 謝謝 .
也許能在國內打得不錯 但是以他的這種體格從小就習慣打中鋒 是沒辦法打入nba
也是因為他是在美國打球 偶像也是控衛 讓身體對抗性沒這麼好的他 可以在nba發光
反過來在台灣 教練大概從高中時期起 不會讓他去打後衛
至於提到單車運動 國內如果家裡沒有一點錢 很難從小就培養他騎公路車
尤其是台灣單車選手 多半領著少少的薪水 家裡沒有錢 很難讓他長久持續這項運動
三十五歲以後 這些選手有可能都要面臨換工作就業的問題
單車職業化在台灣不一定有辦法能領高薪 對於運動員來說 選手生涯是有限的
國內騎單車 要能參加亞運 奧運 拿到獎金 才算是比較好的選擇
這些人短程衝刺 繞圈也許厲害
但是真的要比公路賽 環法等三大賽 還是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應該多半都會被dnf
台灣對於公路車不太友善 offroad也還在發展
特質發展可能還比較有機會 跑得快的不去跑田徑 從小改踢足球前鋒
因為田徑場上有可能不夠快 換個方式也許有機會出國參加職業運動
長的高的打後衛 亞洲人體格要在nba打中鋒 相較之下比較難
要讓這些都普及化 我想國內各種團體運動 國高中級的教練 可能要試著改一下想法才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