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給提水桶沖水及好神拖旋轉繩繩繩的聲音吵醒,看一下閙鐘5點45分

, 猶抱窗簾半摭面地掀起窗簾一角往外看,就怕給人誤會是偷窺,嗯!外面天色尚暗,又是大霧,隱約看到住對面的阿桑正在拖地及拆窗戶大掃除,咦!離過年不是還有一個多月嗎?啊不然她是半夜吃西瓜嗎?

反正被吵得睡不著了,索性就騎車去了。一出門,哇!大霧,能見度不到十公尺,伸出手去,果然不見五指(因為我戴手套)

,按照平日的路線往山路騎去練腳力。怪怪!平時都會遇到5、6個固定騎車的車友,怎麼今日一路上只有一個呢?難不成今天不適合外出?回去再翻開農民曆看看囉。
一路就在大霧的山路中騎車,享受寧靜,幻想著在如阿里山、大雪山、武嶺等高山(雖然只有數百公尺高而已)的雲裡騎車

,但怎覺得愈騎愈重呢?難不成腳力退步了?難不成途中一座納骨塔的好兄弟趁太陽未出來搭便車

?低頭往下一看,後輪沒氣了

,哈!破縺了,把車子翻過來檢查輪胎,原來是一塊小鐵片刺入後輪了,啊不是防刺胎嗎?難到只防魚刺、骨刺,不防鐵片、鐵釘了。當時買車的時候要加買內胎,車行老闆還信謺旦旦地說這是防刺胎,不用帶備胎,啊現在是怎樣,叫車行來換胎嗎?叫我牽著回家嗎(雖然牽車是高尚的,但高尚的事做多了,也會變俗地) ?事情當然不是像憨郎想的那麼簡單。我騎車一直都有帶補胎工具和備胎,但只有在家裡換過和補過胎,在荒郊野外、四處無人地方換胎,那可是大姑娘上花轎。換到一半時,有一個車友從旁騎過,看了一眼,繼續他上氣不接下氣的爬坡,竟然不會停下問我要不要幫忙,真沒有愛心,不然幫我打打氣也好

(換好胎是需要打氣地,但不需加油),唉! 我只是他生命中的過客。

總算七手八腳(多出來的手腳是納骨塔的好兄弟來幫忙嗎?)

的換好胎了,換好收功,總共花了十五分鐘,離去時還不忘拍拍屁股不帶走一片灰塵

。
後記:今日農民曆寫宜出行。
行:(1)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2)駕駛。如:「行車」、「行駛」。就是沒有騎的義思,所以今天不宜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