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些人還對美利達的碳纖維車有許多誤解...美利達也有製作1KG車架的技術..更猛的還有碳纖維越野車...

發這個文不是廣告 因為騎美利達的登山車...所以對美利達出的車印象不錯..只是常常聽友在騎公路車的人說..美利達的碳纖維不行..技術不到...

這幾天有在雜誌看到這個資訊..所以就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美利達經過這兩年的研發..纖維技術已經不比其他大廠差...

登山車5.6公斤...上山下海會不會好像要飛起... ~~~~~~~~~~~~~~~~~~~~~~~~~~~~~~~~~~~~~~~~~~~~~~~~~~~~~~~~~~~~~~~~~~~~~~~~~~~~~~~~~~~~~`
讓蟬聯5屆世界越野錦標賽的冠軍選手Jose A. Hermida印象最深刻的車款

2011年度高規格越野賽事用車O.NINE,實現了與一級方程式賽車相同的高規格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結構化雙通道」碳纖維車架製造技術,創新的碳纖維技術,採用垂直增強支柱結構設計的下管,提供了越野車手,寬闊而平坦的管型設計,在路況極差的林道裡,不但能增加抗撞擊彎曲的剛性,還能提供令人驚艷的靈活操控性。

在專業登山車領域,車架組重量在1kg以內的車架少之又少,O.NINE採用高規格的BB30五通技術,擁有「動力分配裝製」讓車架力量彙集在五通處,驅動鏈條轉動,完整的傳輸車手腿部力量。

O.NINE採用SRAM 頂級XX套件,最重要的前叉使用輕量化氣壓式避震,經久耐用避震效率不衰竭,搭配錐形坐管與特殊造型座墊,形成平坦的避震平台,不論黃土路面或是鵝卵石路況,都可以有效吸收高頻振動,達到如履平地的舒適感受。



~~~~~~~~~~~~~~~~~~~~~~~~~~~~~~~~~~~~~~~~~~~~~~~~~~~~~~~~~~~~~~~~~~~~~~~~~~~~~~~~~~~~`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於3月16-19日正式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2010年美利達自行車推出一系列突破既有技術,讓人耳目一新的全新車款,在自行車展形成一股旋風,為了展現美利達自行車不滿足現狀以及源源不絕的創新與技術研發實力,2011年的台北展美利達自行車再創冠軍新話題,展出一系列另您目不轉睛、嘆為觀止的精采車款!






美利達的造車工藝秉持技術領先、專業第一以及實用至上的理念,為了追求好還要更好的信念,美利達自行車除了和德國頂尖的專業設計機構合作之外,贊助全世界最頂尖的選手更是美利達R&D創新研發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提供最先進的產品給選手,支持他們不斷的在世界各大賽事中登場,也唯有通過最嚴苛地形與賽事的考驗,這樣才算完成美利達產品量產前的最後測試。而美利達自行車的研發團隊也樂於不斷的接受挑戰,只為追求最完美的產品。

讓蟬聯5屆世界冠軍高手印象深刻的O.NINE
2011年度高規格越野賽事用車O.NINE,採用高規格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結構化雙通道」碳纖維車架製造技術,創新的碳纖維技術,採用垂直增強支柱結構設計的下管,提供了越野車手,寬闊而平坦的管型設計,在路況極差的林道裡,不但能增加抗撞擊彎曲的剛性,還能提供令人驚艷的靈活操控性。

突破傳統29”登山車BIG NINE
美利達已經擁有全世界最佳的26”登山車「O.NINE」(0.9),2011年度更推出29"「BIG NINE CARBON TEAM」,繼承了「O.NINE」的所有優點,如:「Nano Matrix Carbon」(奈米陣列碳纖維)、「DCT」(雙通道技術)、「FLEX STAY」(彈性後叉)、不對稱性後下叉等。值得一提的是29”的「BIG NINE CARBON TEAM」的BB五通剛性比0.9車又提升了20%!此外,要強調的是這款欲登世界之最的29”車絕非只是單純的加大尺寸,而是涉及許多專業的設計細節。

征服越野戰場而生CYCLO-CROSS
新興單車旋風CYCLO-CROSS近來在歐洲市場掀起一股新勢力,美利達研發中心為了特殊比賽所開發的車款,在細節上更加講究,為了面對不理想的各式路況,CYCLO-CROSS製作過程中,在最重要的碳纖維車架管材內壁,加入高科技內壁除皺技術,應付高強度的越野賽事。頭管角度則採用全新的1.5英寸的X錐型頭管「剛性支架」,在高速下坡與彎道更能提升過彎速度與安定性。BB距離地面的高度及立管的角度設計也配合車種特性拉高,以提升在越野路線上的騎乘便利性。而特殊加寬的後下叉,讓兩叉之間的寬度約135mm,可安裝上28C~34C的寬版越野輪胎,才能應付險惡路況的需求,皆表現出CYCLO-CROSS為了征服越野戰場而生。

舒適與操控的協奏曲-REACTO
美利達車當家公路車車系REACTO,大面積的管型造就更優異的空氣力學效應,為公路車塑造新風貌,並立即成為UCI歐洲一級職業車隊MULTIVAN MERIDA BIKING TEAM的服役車款。REACTO出自於「結構化雙通道」碳纖維車架製造技術。這項創新的碳纖維技術,採用垂直增強支柱結構設計的下管,能增加抗彎曲的剛性。根據車架不同部位的應力情況,採用內套筒或管接管技術等不同方式來製作。優異的低風阻,大面積的管型造就更加優異的空氣力學表現,2011年在大多數車廠最忽略的車頭管底部,採用全新的1.5英寸的X錐型頭管「剛性支架」,在高速下坡與彎道更能提升過彎速度與安定性。

入圍2011年台灣精品金質獎殊榮
2010年對美利達而言是豐收的一年,不只拿下2010世界登山車團體總冠軍的榮耀,在2010年世界登山車錦標賽勇奪金牌殊榮,更有兩台自行車入圍2011台灣精品金質獎,一台是以空氣力學為設計主軸,剛獲得德國權威公路車雜誌測試評比最佳車架組的高度肯定。另一台則是造型時尚簡單大方又實用的電動自行車E-SPRESSO 999,搭載德國BOSCH的高壽命鋰錳(Li-Mn)電池,可充電300-500次,最高速度可達27km/hr,還具備專用微電腦檢測儀器,可快速偵檢電池組與電動組織有無異常狀況,而地球資源日趨貧乏、而污染也日漸嚴重,因此低污染而便利的交通工具,將是都會裡最友善且便捷的交通工具!上管與後上叉一體式的簡潔設計,為這台電動自行車帶來十足的時尚感,顛覆一般電動自行車笨重的刻板印象!











有些人還對美利達的碳纖維車有許多誤解...美利達也有製作1KG車架的技術..更猛的還有碳纖維越野車...
有些人還對美利達的碳纖維車有許多誤解...美利達也有製作1KG車架的技術..更猛的還有碳纖維越野車...
2011-08-26 14:02 發佈

hftgh wrote:
發這個文不是廣告 因...(恕刪)

重點是他們的車太貴了一 一"同樣的規格貴了許多!!圖裝也差強人意...

電子瘋狂小哥 wrote:
REACTO

我喜歡REACTO系列,外觀塗裝比以前好很多,至於騎乘感就不知道,還沒機會騎到美利達的碳纖車
美利達的車架本身水準還不賴,
但一直以來組車的水準都不如捷安特。
導致車子出廠的硬體水準,只能說差強人意,
還要靠車店自己在組裝時多注意。
倘若車店的專業程度不夠,美利達的車肯定就......@#$%^&

另外當捷安特對於其下經銷商,進行技術檢定與考核,
想盡辦法要提升機械師水準。
這樣的情況下,捷安特眾多經銷商還是有技術參差不及的狀況。
美利達的努力呢??
車架再好,裝的人沒SENSE,車一樣難騎。

而美利達公司自己營運的方式,也一直有問題。
美利達的車,採取區域經銷制。
各區域有所謂的總經銷,
他們會負責吃很大量的貨,再分給其他經銷商。
而當區域經銷庫存壓力太重,開始降低售價亂賣.....
那些向區域經銷批貨的車店,就只能跟進,賣沒利潤的價格。
久而久之,賣美利達的車店越來越賺不到錢,甚至不賣了。
這也讓很多技術優良的店家流失,間接導致美利達的形象受創。
美利達,總之還是一般傳統的家族企業,差捷安特差不止一截。

車好,只是和同行競爭必要條件。
其他的條件......美利達,我真的看不到勒。

ddar白馬 wrote:
美利達的車架本身水準...(恕刪)

你以為捷安特就沒就價格亂的問題嗎?
我們這邊有高中生買到5折的車,每一家都有庫存壓力,車子一年內沒賣掉的話都算是賠錢了,尤其是新年份的車發表了!

至於組裝品質,捷安特也好不到哪!每家廠都會有組裝的瑕疵,這也是靠店家來彌補!
好不好騎也是主觀的問題!只要買對尺寸,沒聽過有人說難騎的

我愛單車 wrote:
你以為捷安特就沒就價...(恕刪)


買到五折的 大概是過好幾季的冷門車款才有可能
如果有當季五折的新車 那就可以拿來賣給經銷商了
我愛單車 wrote:
你以為捷安特就沒就價格亂的問題嗎?
我們這邊有高中生買到5折的車,每一家都有庫存壓力,
車子一年內沒賣掉的話都算是賠錢了,尤其是新年份的車發表了!

首先,您有在我的文章中看到"價格亂".....這3個字嗎?
小弟只有說,
"區域總經銷制度"帶給美利達的單車市場上的影響,
並沒有提到捷安特單車價格的問題。
現在討論的是M牌,G牌的問題不討論,不表示沒有。
且,市場上M牌車的折扣空間硬是比較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小弟沒說到"價格亂"的問題,
請不要自行添加,感謝。

我愛單車 wrote:
至於組裝品質,捷安特也好不到哪!
每家廠都會有組裝的瑕疵,這也是靠店家來彌補!
好不好騎也是主觀的問題!
只要買對尺寸,沒聽過有人說難騎的

M牌車,以之前常見的冠軍系列來說。
全車系都使用"編織線管",這種管本身很硬,
加上原廠出車的線管都過長.....導致煞車變速的手感都過硬。
小弟曾經在車店服務過,裝過各品牌的車,目前也還有朋友開M牌店。
若是不做任何修整管線,只把箱車單純安裝起來......
M牌車的組裝品質,確實不如G牌。

組車,有時候不是零件高低的問題。
是有沒有用心,讓車子達到該有的完成度。
這是車店必須要努力的。

另外車好不好騎,本來就主觀。
但好不好賣,有沒有利潤,店家自己最清楚。
美利達的經銷商會越來越少,不是沒有原因的。
hftgh wrote:
發這個文不是廣告 因...
美利達經過這兩年的研發..纖維技術已經不比其他大廠差...

登山車5.6公斤...上山下海會不會好像要飛起...
(恕刪)

有車友能賜下資訊?
改:
"油電獸"3動力腳踏車.

hftgh wrote:
發這個文不是廣告 因...(恕刪)

下管設計結構化雙通道..
就是亞仕大的工字樑設計吧!!
美利達本身可能有設計能力..但並無碳纖維產能..
應該也是委商代工..

ddar白馬 wrote:
首先,您有在我的文章...(恕刪)


衣些其他牌子比M牌還亂吧
D90-A16, fuji頭又大-6700SL dorcus-XT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