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騎單車騎久了,小心軟組織病變!(8月12號新增我去醫院檢查的X光片)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急性軟組織損傷多因挑擔、抬槓、搬挪重物等用力過猛、閃轉扭傷等原因,而扭傷軟組織,引起肌肉、筋膜、韌帶損傷,甚至撕裂。常見部位多為四肢關節及腰部周圍軟組織。肌肉損傷多在其起止點,或肌筋膜受牽拉部位。其病理變化為肌肉、筋膜、韌帶、關節突及滑膜的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改變,如充血、水腫、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等。韌帶可能撕裂或斷裂,刺激、壓迫神經末梢,引起疼痛。根據損傷的病理發展過程,急性軟組織損傷大致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 常見於急性腰背筋膜及骶棘肌損傷,急性棘上或棘間韌帶損傷,急性腰椎關節滑膜嵌頓。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急性軟組織損傷疾患通過治療,大多可以治癒,有一部分未經正規治療則轉化成慢性。但多數慢性軟組織損傷起病即表現為慢性。如會計、車工、打字員等長期處於某種姿勢,肌肉持續收縮,即便停止工作,肌肉仍不能恢復舒張狀態,有的數小時,有的甚至成年累月。醫學上稱為「靜態殘餘張力」。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力的載荷速度很慢,受力點主要是肌腱和骨連接面,主要是骨膜部位。積累性損傷同樣會使肌肉纖維、微細血管、韌帶輕度撕裂和出血,人體在進行修復過程中會發生結疤和粘連,出現骨質增生、韌帶增生肥厚、椎管狹窄等,其病理變化複雜,以綜合形式表現症狀。慢性軟組織損傷是長時期逐漸形成的,短期內不易觀察到,待症狀明顯時,已經出現了器質性改變 。因慢性軟組織損傷發病廣泛,治療困難,以至於聯合國衛生組織把它列為目前世界上三大類疑難病(癌症、心腦血管病、慢性軟組織損傷)之一。
(一)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原因:1.積累性損傷:指人體受到的一種較輕微的持續性的反覆的牽拉、擠壓而造成的損傷,這種損傷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超過人體的自我恢復代償能力,就成為一種積累性損傷疾病。2.隱蔽性損傷:這種損傷大部分不為患者所察覺,比如在一些娛樂性活動中或偶然的較輕微的跌、打、碰、撞,所造成的損傷,當時有疼痛感受,但並沒在意,過了一段時間後發覺疼痛,患者往往忽略損傷史,而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3.疲勞性損傷:指人體的四肢、軀幹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所造成的損傷。如長時間激烈的體育活動,四肢、軀幹超負荷工作所造成的損傷、勉強搬抬重物所造成的損傷等等,皆屬於疲勞性損傷。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特點: 1. 作用強度小:這種強度常常被人們視為微不足道或正常範圍,例如看書時保持頸部位置肌肉用的張力很微小。2. 長時期存在: 這種微小的作用長期存在下來,人們認為運動或暴力能造成損傷,而這麼微小的力量不會造成損傷,因此發病常常因為職業、愛好、生活習慣等引起,缺乏正確的保健意識和保健措施。例如電腦操作員、長時間織毛衣的人等會覺得頸部不適,他們往往等到症狀明顯時才感覺發病了,也會因沒有正確對待及沒有有效的治療而長期存在。3.潛伏性強: 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病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是種靜力潛伏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如久坐在椅子上,當站立時下肢感覺酸麻。

 【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表現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受傷時患者常感受傷部位有響聲或組織突然「撕裂」感。局部疼痛、活動障礙。可分為三個階段:1、早期: 指傷後24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2、中期: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肉芽組織形成,並開始吸收,組織正在修復。3、後期: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煉時仍感疼痛,酸軟無力。有些嚴重病例,由於粘連或瘢痕收縮,出現傷部僵硬 、活動受限等情況。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起病緩慢,在現代文明社會,慢性軟組織傷病越來越多,許多人感覺奇怪,自己沒有受傷,頸、肩、腰、腿卻很痛,其實,積累性損傷同樣會使肌肉纖維、微細血管、韌帶輕度撕裂和出血,人體在進行修復過程中會發生結疤和粘連。造成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常見症狀:
1.患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 患部活動受限。4.患部有壓痛點。 5.患部外形無異常。

 【軟組織損傷】的診斷和鑒別

  一、急性軟組織損傷
根據受傷史及上述臨床表現可作出明確診斷。
1. 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有牽扯或撕裂樣疼痛。
2、局部腫脹。
3、活動明顯受限。
4、出現疼痛和肌緊張、壓痛點明確。
5、X線檢查無骨折及小關節脫位。

二、慢性軟組織損傷
勞損多為慢性發病,並無明確的急性外傷史;有的患者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外傷史;有的患者姿勢不良或曾長期彎腰工作。症狀時輕時重,一般休息後好轉,勞累後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須經常變換體位。有些患者在患處有程度不同的壓痛,有的患者壓痛範圍廣泛或無固定壓痛點。X線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健奧治療儀可以有效治療軟組織病變和損傷.健奧治療儀應用大幅度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病灶積液及致痛介質的清除(即消腫,消炎,鎮痛),鬆懈骨骼,肌肉,韌帶之間的粘連,修復神經,疏通經絡,改善組織機能,只需要堅持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就能收到顯著的治療效果。

轉貼至http://tens.genial.cn/uxiaoai/15420-83114.aspx

只能說平常運動完,應該要多做按摩和拉筋之類的收身操

不然後果也滿嚴重的

最近發現到身上有多處運動傷害
所留下的舊傷…主要是一年多沒運動了
突然去運動時,發現過去的舊傷一個一個跑出來

感覺有些傷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怎麼突然又跑出來了
就上網研究一下,說是慢性沾黏
軟組織沾黏---慢性疼痛的起源

想去打一下籃球,就把之前工作的舊傷
手的旋前圓肌和大腿的張闊筋膜肌
肌肉舊傷引了出來

去騎一個腳踏車,兩個股四頭肌,都出了問題

全身至少四處這種問題了…


這篇有說到治療方式,主要是深層按摩
http://magicpttsai.pixnet.net/blog/post/2464264

有興趣可以看底下的圖片,就可以知全身肌肉的名稱



同步轉貼於我部落格
單車生活
2011-08-07 19:30 發佈
海棉體也算是軟組織的一種嗎 ?
海棉體也算是軟組織的一種嗎 ?
蛋哇一勒啦 wrote:
海棉體也算是軟組織的...(恕刪)


對許多人 而言
算是 經常性 活動組織

也許平常 就比較有 運動 有活動 氣血通暢 所以比較沒有機會 病變 !?


(謎之音: 有事沒事 炒飯治病!? )
很實用的一篇文章!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遵守討論區規則
我對朋友的要求沒有很高,只要他願意跟我一起花他的錢就好!
雅力山小 wrote:
對許多人 而言 算是...(恕刪)

應該不是這樣的
『軟組織』,泛指肌肉纖維、肌腱、包覆在週遭的筋膜、韌帶以及神經。

慢性軟組織病變
『多數慢性軟組織損傷起病即表現為慢性。如會計、車工、打字員等長期處於某種姿勢,肌肉持續收縮,即便停止工作,肌肉仍不能恢復舒張狀態,有的患者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外傷史;有的患者姿勢不良或曾長期彎腰工作。』

整體長時間的持續一直做同一個工作或動作
所謂的長時間,真的是超長的時間…並不是短短1個小時內造成的
而且要長時間一直收縮肌肉,可能長達數個小時之久
甚至4個小時或更久


當然所謂的急性軟組織損傷
其實就是一直運動的扭傷和拉傷
通常這種沒有適當的治療和復健,就急著去運動
就會造成軟組織沾黏,就有點像受傷的疤痕一樣

一般受傷的疤痕是看的到,但肌肉、韌帶的受傷
就是完全看不到的,可能只是長時間做同一個工作
雖然這工作不需要太多力量,但長時間重覆,甚至天天都做一樣的
當下你不會痛,也沒有感覺…但最後還是出問題了

軟組織傷害的介紹與復健方式


所以騎腳踏車,基本上也是持續一直做同一件事
比如1分鐘迴轉90下,1小時就5400下
騎3個小時的時間,你左右腳就各做了16200下了
更不用說那種超長程的距離…
最後可能都不小心造成慢性軟組織病變

急性可能你感覺的出來,因為真的很痛…
但慢性的話,我真的感覺不出來
之前只感覺出膝蓋軟骨騎出問題,但從來發生過膝蓋上面的股四頭肌肌肉酸痛或痛的問題
甚至左手的旋前圓肌是工作一直持續相同姿勢,但其實工作時
也不會痛,只是感覺酸而已,想不到過了快半年,也是沒好…直到我去投籃才發現會痛

還有之前右手滑鼠用久了,也感覺右手有點怪怪的,所以我現在經常要用左手來用滑鼠了…
另外我的左腳大腿的張闊筋膜肌,這也是完全沒有預緊就爆發的
突然有一天蹲廁所就會小痛,但平常完全沒感覺到痛,
這時才發現原來是騎車騎太久,又搞出另一個毛病
但這個痛很快就好了,就沒有想太多,誰知一直騎車和打籃球又爆發了

其實甚至是大家常發生的背部酸痛和肩膀、頸子的酸痛,按摩都很痛
其實也是軟組織病變,只是嚴重的程度而已…
我覺得台灣單車狂人實在太多,
往後幾十年醫療體系的負擔只會更沉重而已!!

以前在瘋機車的年代,
三五好友去環島四處征戰,路上小貓沒幾隻,
機車出遊還被當神經病...
有次從恆春直奔台北,500公里大拉鍊
不支躺在新竹路邊睡覺,
人家都指指點點說少年人腦袋孔股力
某次在蘇花的連續隧道,遇見一位環島單車人在等大拖車先過
怕被壓扁在隧道內,
當時真覺得此人才真正是腦袋孔股力...

結果,看看現在的單車狂,還不是小貓幾隻而已
動不動300k以上,還什麼武嶺,雙北,..三橫一豎
這可是以前機車狂才幹得出來的玩意兒

阿彌陀佛,還好台灣的路幾乎都走過了,該拍的也拍了
不必再騎單車長征自虐!!
地球很大,留點底子來環遊世界卡實在....

BAR1918 wrote:
我覺得台灣單車狂人實...(恕刪)




不能認同你更多,所有的運動都是適量為宜
所有運動皆有運動傷害,而不止是單車運動而已。只是在運動時,盡量避免或降低運動傷害,或者一旦傷害造成切記要趕快處理,避免惡化。

大大提供的知識非常實用
刪文~~~~~~~~~~~~~~~~~~~~~~~~~~~~~~~~~

madidann wrote:
不能認同你更多,所有...(恕刪)

不能同意你們更多
很多人都拿運動傷害來自以為是運動強身自我挑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