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另一有關心跳表的陳年老串提出這個題,不過很快沈下,不得已新佔個版面求問
運動生理相關資料上說220減年齡之得數為心跳最高上限。
如此算來,同齡者應為同一標準,但心跳快慢原本就有個別差異,是否每個人的最高上限也應高低不同?
像個人心搏天生較慢,是否應隨同調低最高上限?
最大心跳率的計算公式,可以依據下列公式求得:
男:210 - 年齡 ÷ 2 - (0.11 × 體重㎏)+ 4
女:210 - 年齡 ÷ 2 - (0.11 × 體重㎏)
小弟用這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是185,用EDGE 800測過幾次後是188。
參考一下。
peace63 wrote:
之前在另一有關心跳表...(恕刪)
DSYMSN wrote:
這個我不是很懂只是我...(恕刪)
謝謝幾位答覆,我的情況和DSYMSN兄所提友人情況應該近似,雖然未經醫師判定「有問題」,但心搏平日不動靜坐時,可低至六十以下,只有五十幾。一般情況下体能及反應似乎都不如友輩,但長跑耐力卻超過一般水平,早年服役時部隊要跑五千米測驗,半路跑死一堆人,吐的吐,倒的倒,我卻能跑完全程,喘一陣子就進食堂開飯去了,或許也算有一失就有一得吧。
另外kingmakuro兄提到,
長距離運動的選手
通常安靜時最低心跳比一般人還低
但是爆發時最大心跳比一般人還高
心跳差異的Range很大
自己用心跳表出車測試,爬緩到中坡(如研究院路四段),稍陡時心跳會超出心肺訓練的標準上限,但感覺還好,不會有爆心、心臟要跳出喉嚨那種感覺,這代表的是我可以再容許心跳跳更快嗎?還是應該緩氣讓心跳回到應有範圍內?
我認為心臟不能憑自我感覺良好去操,很多心疾患者,直到爆心倒地前才查覺不對勁,這是我用心跳表的原因,但也不想過度疑神疑鬼,讓騎車不能盡興,故有此一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