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雜牌前避震車換過一些零件(五通培林、前後外胎、後輪框、後煞車線、後輪KOOL STOP煞車皮)看到站上有人說新店新潭路"車比北宜公路少10倍",感覺較安全,前天晚上自己騎去,在新潭路三段左右超陡坡牽上去後仗著KOOL STOP用滑的下坡,長陡坡下滑到底是個左彎,滑行初期到中段我煞一下滑一下,滑行到陡坡底時我左右都煞到底還是滑超快完全煞不住,就在左彎處左側滑壘了,連眼鏡都飛出去。半夜12點快一點一個人在暗暗的山中,龍頭歪掉不能騎,左手肘和左膝嚕到地面開始流血,牽車往回走走到新潭路二段發現膝蓋血已經快流到襪子了,陷入絕望、驚慌,終於打了人生第一次119,坐救護車去醫院急診。清傷口的痛真的讓我嘰嘰叫;換藥時紗布黏在傷口上,每拉開1mm都是活生生扒皮的折磨,真的很賭爛推薦這條路的不知名網友,快痛死了。金錢上的損失520急診+前後燈都噴掉+宿舍冷氣費(傷口流汗會爛掉)+修車費都持續增加中,最大的損失是之前夜騎北宜、新烏公路累積的勇氣在這次完全消散,感覺惡運纏身,不知道有下次的話能不能活著回來。還好有119,我才能活著回來。還好有親人,才能在半夜三點回到宿舍,幫我買換藥的東西。我決定來這發文反推這條路,下坡真他X的陡又凸,太危險了,北宜公路平緩多了。各位不怕死要騎的話建議先去買個護肘護膝,太陡的下坡真的不要相信KOOL STOP,沒用的,謹以我的血汗之痛和各位分享。那超陡下坡有人煞的住嗎?
1.夜騎山路,請結伴同行,彼此有個照應。
2.請攜帶「個人急救卡」資訊,或黏貼於座墊底下,以備不時之需
3.請檢查一下煞車效果吧,若非不是車速過快,印象中這條路線還沒陡到剎不住的地步才是
4.請攜帶安全帽
5.若有空檔,可以去參加相關訓練課程,例如KHS的曲道練習。下坡首重安全而非貪快
6.建議攜帶基本維修工具與基本急救醫藥物品,若傷勢不嚴重,可以自行包紮也可以助人
新潭路上獅仔頭山這條我也走過幾次
這邊似乎不是夜騎的好路線耶,路太小太暗了
樓主說車的陡坡,滑下來左轉處應該是座小橋
這坡雖然陡,但應該也沒到煞不住的程度
有可能是路小條又太暗,所以應變不及吧?
koolstop雖然好,但煞車技巧還是要多摸索才是上策
我的登山車用koolstop在達觀路陡坡段是可以單煞後輪就煞到停的
我想這煞車力道應該是夠了
只是下滑過程中是否有確實把速度減下來維持安全速度比較是問題
也不要害怕使用前煞,多練習力道控制即可確保安全
配合前煞的使用對下坡減速效果極大
這邊我其實想問一下
[單車點煞]這方式到底有何根據或有實際效用?
據我所知,汽車ABS煞車的作用在防輪胎鎖死打滑
但單車的煞車傳動並不複雜,可透過按壓力道仔細控制減速程度
更何況人手並不可能像汽車一樣作出每秒數十、數百次的煞車動作
(同時還能精確控制每次壓下去的力道)
這樣的情況下快速點煞可能會使每次煞車的力道不足而使煞車效率減弱
或是瞬間用力過猛導致撇輪(後煞)甚至翻車(前煞)
如果輪框又有比較明顯的偏擺,那(V,C煞)的點煞力道會更難控制
這是我的認知,所以下坡時我一向都是穩定壓著煞車
只靠按壓力量大小來控制,感覺穩定性會比較高
不知有無物理達人能給大家解說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