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一陣子,有些疑問想請教板上車友!

之前爆膝蓋,最近才比較有研究公路車設定的資料
現在也比較有頭緒,不過還是有些疑問想請教板上的前輩...

在騎車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一些車友的座墊拉得很高,龍頭降得很低
只是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

按照正常的想法
就以正常發育完成的成年人來說,人的跨高應該不會變動很多
不會因為練很大所以座墊高會越來越高
不過有可能因為運動柔軟度變好,龍頭變得降低一點

題外話
騎了半年,騎乘時~總覺得上半身重心偏高
請車店老闆幫我降低一個墊片高後,騎車發現更舒服,讓我非常的驚訝
心想~才稍微改變一點位置,騎乘感覺又有新的體驗,又發現另一個單車的樂趣


另外...再問個問題

如果內胎一天爆兩次,半個月共爆三次
已排除是輪框的問題,因為都是外物侵入

請問各位車友

是建議換外胎還是吃豬腳麵線?!或者有其他建議事項...
外胎是ONZA LAVIN


先在這裡感謝熱心的車友解答
2011-04-06 23:50 發佈

LCwhite wrote:
在騎車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一些車友的座墊拉得很高,龍頭降得很低
只是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做?!


座墊的高度可以說是天生的,腿多長就只能拉多高,多拉個幾mm都是拿子孫袋開玩笑...

龍頭低有很多原因,有時是想要降低風阻,有時是因為車主手長。

但不管如何,這個落差跟柔軟度的關係不大,主要是腰背的肌力決定。

降低把手跟加長龍頭都可以得到較大的座艙空間,然而能怎麼做就因人而異。


LCwhite wrote:
是建議換外胎還是吃豬腳麵線?!或者有其他建議事項...


看刺進去的東西大小,如果都是很細的(鐵屑)或是針狀物,那請你騎車時慎選路段,或盡量不要太靠路邊,大部分細小尖銳的垃圾都會被吹到路邊去,多吃兩碗豬腳麵線或是拜拜時多講兩句可能有效。

如果刺進去的東西很大,那可以考慮換胎(不過我印象中 ONZA 是 120TPI 的外胎,照說沒這麼容易被刺穿)。
www.cycliving.com
豬腳麵線+1


LCwhite wrote:
是建議換外胎還是吃豬腳麵線?!...(恕刪)
騎車請記得帶"輪組"~ 坐公車請記得下車... 一定要喔...(/≧▽≦)/~┴┴

LCwhite wrote:
之前爆膝蓋,最近才比...(恕刪)


公路車上本來姿勢設定就會不同,一般比較常見都是龍頭比坐墊低,平行也是有可能,

龍頭比座墊高的公路車很少,幾乎或很少看到,坐墊高度要看身高,

至於龍頭高度跟車架SIZE、身高、柔軟度、姿勢設定上也有關係,

龍頭越高不一定越舒服或騎越快,相信大大已經體驗過了,騎久了之後,

再把龍頭降一個小墊片看看,會不會更好騎,騎公路車就是一直調整,

要調個好幾百次才會找到自己想要的。關於外胎,可能是騎太久了,

外胎變薄,當然容易被刺...
公路車姿勢本來就是為速度,而有龍頭比坐墊低這樣的設定,
這樣沒有所謂的舒服姿勢,只有耐久耐酸疼的姿勢,所以騎乘時固定在
一個姿勢很快地會帶來酸疼,所以公路車才有不同把位和騎法。
騎公路車時抓上把,抓下把,拉把,推把,抽車不斷的變化,才能讓姿勢一直變化,
減少血管血液阻塞,引起的酸疼~~~在這身體不斷變換的空間,也叫坐艙空間
龍頭比坐墊低主要是讓身體往下趴,減少迎風截面積以降低風阻~~

如果沒以上的認知,騎公路車是很痛苦的。因為公路車從來就不是以舒適取向~~
我剛騎登山車的時候
買的車配的輪胎是無內胎的輪胎
一個月內也是給我爆3次
而且都是需要換輪胎的那種大洞
一個胎要價2600新台票
後來索性給他加內胎
從此至今快3年了
沒再爆過
騎乘路線都完全一樣......



所以 結論是....吃豬腳麵線比較實際啦
不準捏我的下巴
感謝回文的前輩指教!

關於騎乘姿勢,我想以後會慢慢再調整~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