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自行車 坐墊前後 座管高低 與 疼痛位置的關係

調整的基本原則應該大家都知道吧! 反正(座管高度就是拉到跨高x0.875差不多那麼高,座墊前後位置就是讓膝蓋的鉛錘線差不多經過踏板軸心),相信騎車一陣子的人都知道這個基本原則,但是每個人的筋骨柔軟度不同,每個人肌肉強度不同,不是一個標準就百分之百適合所有人,所以適當的微調這個標準讓騎車的時後膝蓋更加的舒適,更加的不容易疼痛,車友們若是按照標準下去安裝調整之後,還是會有疼痛問題的話,不妨往下看看。

狀況1:座墊位置太前面或是座管高度太低
=>平常騎騎緩坡或是平路可能還好,一旦騎山路或是你外加重踩,大概膝蓋骨頭下面一點點處或是膝蓋骨頭"裡面"會隱隱作痛
解法:座墊調後面點,或是座管調高點

自行車 坐墊前後 座管高低 與 疼痛位置的關係

狀況2:坐墊太高或太後面
在高迴轉的時候特別容易發作,在網路上流傳已久的ITB症候群,治療方式眾說紛紜,我只說我使用的方式(沒有戴特別的護具或是吃故勒沙敏之類的),我採取將坐墊調低或是坐墊調前面一點的方式"即可"


自行車 坐墊前後 座管高低 與 疼痛位置的關係

補充:
座墊前後位置與座管高度擁有一個微妙的平衡,你要調整到這個平衡的難易程度要看你天生的筋骨是那一種:

1.如果你天生的筋骨強健,肌力強,你的柔軟度又很夠,你的關節的軟骨潤滑非常的足夠,那你就很容易找到這個平衡"區塊",即座墊前後位置A+座管高度A騎起來你覺得有利於上坡重踩,而且你再怎麼操你的腳,也不會膝蓋痛或是腳踝痛,或是座墊前後位置B+座管高度B,非常利於踩高迴轉,而且再怎麼操,也不會膝蓋痛或腳踝痛,這種人要找到平衡點很容易,因為他的平衡範圍很廣。

2.如果你從小很少運動,外加筋骨也天生不強健,肌力普通,柔軟度也因為工作之後降到0,膝蓋的軟骨潤滑也很差,隨便操都會膝蓋痛的話, 那你的平衡也許只有一個"點",只有一個座墊前後位置+一個座管高度,調整的方式請以"公厘"為單位去調整,只有找到這個點,你才能嘗試更進階的練習方式,例如上坡練習坐姿重踩,或是踩滾筒練習高迴轉,並且在練習後不感到關節疼痛

以上 ...除了天生筋骨強健部分我體驗不到之外,其他都是親身經驗,不是書上理論,給車友參考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人~

文章同步發表於 鯉鯉GOGO愛好大自然

我的其他文章:
自行車 基本坐墊+坐管 安裝基本準則
自行車卡鞋腳底板安裝調整心得
台北單車go的校長兼撞鐘
2011-03-07 0:05 發佈
頭香!

樓主很用心的分享心得!一定要推一下!

這個對新手應該會有幫助!
樓主這文章真是棒,受易良多,我本身就是那種2的那種類型,真的是差個幾mm就差很多了

對了,不過一的情況要考慮到一點,就是坐的位置是固定的位置

我是因為坐墊調高,反而坐不到原本位置,而坐了太前面,而產生了一的狀況,後來我把座椅調低,屁股就能往後坐,狀況就解除了
我覺得原PO真的很用心

連圖文都畫出來

自從看原PO上一篇文章

重新開始檢查自己的踏板位置




不過還是希望腳如果原本就有受傷的還是要去先看醫生

再搭配一下本帖服用

畢竟,人...生下來都不太一樣,所以標準底下還是要稍微微調一下才能適合自己


LCwhite wrote:
畢竟,人...生下來都不太一樣,所以標準底下還是要稍微微調一下才能適合自己...(恕刪)


說得好,深感認同!!

順便一提:
在大學時代,我常常去看膝蓋問題,其實醫生還有國術館的師傅都有治好我膝蓋的問題,但是都一再復發,詢問醫師以及師傅原因,大多是叮嚀我以後少騎單車~我知道不是醫生或是師傅技術差,是我沒有把我的姿勢調好,要找
醫生或是國術館師傅也懂單車調整學是真的比較難找一點,我提供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看看

在此給有類似經驗車友們一些小建議可以不用因此放棄騎車:
1.去Specialized 做fitting,比較昂貴但是有品牌保證的,雖不能百分之一百保證他們做出來的
fitting就百分之一百符合你的喜好,但是至少百分之90以上,讓你受傷的機會降到很低很低,順便推一下台中的specialized西屯店,我去好幾次,都買一些很便宜的東西,店員的態度依然親切!
2.去你家附近的車店,找有做fitting的店家幫你做,但是品質好壞就要看店家老闆的專業程度,這要各位自行判斷老闆的專業深度到哪裡
3.參加網路上車隊的團練,參加專業一點的車隊,會讓你碰到知識淵博的車手的機會大增,他若熱心,就會告訴你怎麼調整對你的膝蓋最好!一般的休閒團比較難找到這種淵博的車友
4.網路爬文....順便也要強力推一下Dr蕭,真的是有很多騎乘相關的知識,看完之後勢必對於騎乘姿勢與疼痛的關聯有大大的增進與了解,只是蕭大師的文章有部分會比較深入,有些理論比較深奧,所以要花點心思看,可以說是下基本功的好網站
5.看遍每一本Bicycle club的雜誌,你會對於fitting這一塊得到極多極多的知識,買一本最新的,然後郵購第一本到最後一本把他看完就對了
6.小弟的文章!若有車友有相關的問題,我很願意幫忙的(目前住在台北三重,禮拜天都有空),不過我想我懂的都有寫在文章上了,應該在家裡自己調都ok,我這邊並非店家,只有固定式練習台可以幫忙調整坐墊的前後,坐管的高低,我能提供你適當的知識,但是有部分的調整會受限於硬體,就真的得去店家了(例如:你的坐管彎曲角度超級後面,坐墊再怎麼往前調整,還是不夠!)最後再推一家三重捷安特的順天自行車行,在fitting上老闆雖然是百分之一百的實務派,一切以他的經驗判斷為主,但是老闆的fitting經驗其實跟bicycle club的上面的很多的專業經驗其實相當相當的吻合,不論是坐管的高低,坐墊的前後,坐墊的水平程度,龍頭的長度他都有他相當深入的見解,如果你的坐墊是很正統派的坐墊(像是specilized或是san marcro或是selle italia)這種傳統形式的坐墊(調整上比較特殊的坐墊像是SMP鳥頭坐墊或是網路上很流行的像是無鼻頭坐墊就不在此列),找這位老闆可以幫你調得很好,重點是老闆超級無敵熱心!!!最推薦去找老闆問fitting的時間是下毛毛雨的時候,或是天氣很冷的時候,這時候店裡人比較少,他會花很多的時間幫你調!如果你是挑熱門時段很多客人的時候去,他也不好意思只幫你調fitting,其他客人都不管了吧,要去之前自己要拿捏一下時機

就先這樣吧

d8958101 wrote:
調整的基本原則應該大...(恕刪)


靠..原來我是狀況一
座椅太低...
我以為是超過負荷了
膝蓋隱隱作痛...

趕快去調高一點..
感謝版大的文章囉
荒野大鏢客 wrote:
騎完"萬人崇Bike"右腳後面的筋在酸...(恕刪)

我先去一般的中醫看了三個月,照紅外線又熱的蒸汽還貼膏藥
結果還是會痛說~一騎就更痛

後來去國術館,他就拿那個好像"九齒釘耙"的東西往我的膝蓋後方外側的筋敲敲敲(真的挺痛的)
然後用拔罐從剛剛敲的地方吸(也是挺痛的),吸出了很多的瘀血,最後貼膏藥(師父說是要除去內部的瘀血),一個禮拜去看個兩~三次(只有第一次要拔罐,但是比較嚴重的師傅會酌量跟你說也許再下個禮拜要再拔罐一次),看了大概一個半月就好的差不多了,然後接下來半個月我就先輕鬆的騎台中的都會公園
,再接下來之後就可以用力的騎囉

如果你在台中西屯區附近的話,那可以直接去我當初那間看看,在西屯路還有黎明路交叉口附近有個國術館
師傅很親切(抱歉我已經回台北工作,詳細地址我現在沒辦法提供給你),治療過程中會跟你說為什麼他要這樣子做,整個治療過程如果包含拔罐的話四十分鐘差不多,如果你已經很嚴重了才去看可能第一次去要花一個小時拔罐+上藥,之後膝蓋裡面沒有那麼嚴重了的話,就是去換藥就好,記得國術館是自費喔

最後...治好以後記得把車子的fitting調整好在重新去騎喔~
師傅或是醫師的任務是把你當下的傷害治療好
自己正確的姿勢才是確保你關節永遠健康的不二方法
台北單車go的校長兼撞鐘
最近騎車疑似也因座墊過高跟重踩,導致膝蓋外側韌帶拉傷,應該就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吧
前兩天緊急去看了中醫,進行針灸跟推拿,還貼了狗皮膏藥,現在感覺沒有剛受傷時那樣的痛不欲生
看了這篇文章,知道有很多車友也都飽受膝蓋受傷之苦,也有版大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資訊
不過那天跟推拿師父聊天的時候,他也跟我推薦了一種很有效的運動保護用品,叫做肌內效貼布,他自己也有在用
我這今天去丁丁藥局找到了這玩意兒,不便宜,一悃四公尺長要價300多塊,也找到有一個如何使用的教學網站,所以分享給眾車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等傷勢好一點就來測試看看肌內效貼布的功效如何
肌內效貼布
看完真是受益良多,大大真是一級棒啊,我也認為在不影響健康的情形下享受騎乘單車的樂趣才是最正確的事情,我要趕快去調整我的坐墊及座管高度囉。
順其自然,知足常樂,老天自有安排。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