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ke功能

hi all:

我們公司最近將研發幾款e-bike (小折、登山)
希望藉由市場需求來開發適合已開發,具有環保意識國家的產品,不曉得版上先進能否提供一些建議來充實這台e-bike的功能
(smart or smart phone's function ?)

以下為這台e-bike的初始規格
Controller:
Functions:Linear Speed Control、Brake Power-off、Fault Display、Feedback Break.

Motor:
Voltage:24V、36V
Power:250W、500W
Max Speed(km/h):≦28 (250W)、≦45(500W)

Battery:
Style:Li-ion
Nominal Capacity: 9Ah~11Ah(18650)

Meter Display:
Functions:Battery&Voltage indication、Speed indication、ODO、DST、Clock、Back light、Remaining Miles.

range:
50km+

PS:考量到的威力,售價暫不考慮;整車皆由台灣開模生產,不會到大陸。
2011-01-10 10: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bike功能
電動單車?電動輔助動力的單車?

請問你們的目標市場是?
管它是什麼超級世界霹靂無敵大狗鏡!便宜貨萬萬歲!

yauhoy wrote:
hi all:我們公...(恕刪)

你好,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過電動單車,尤其是以下這兩家廠商,Forsen, AICO
Forsen是用磷酸鋰鐵電池,特性是充放電次數好像可以到2千次,但同樣容量,重量會比鋰電多1/3
AICO主要是用鋰電,他們家的網頁寫充電次數500次,網拍寫1千次,這家公司好像同時是Panasonic鋰電的代工廠
至於馬達,AICO的有些款式可以裝碟煞,這一點我覺得不錯,因為像我這種本來就是碟煞的車很實用
在現今電池和馬達技術沒有突破之前,我想各家的續航力和馬達功率差異不大,有差的就是一些細節,除了你列出來的功能外,以下是我的建議
1、很多廠商的產品只有整車,沒有單賣套件,這一點很可惜,因為通常電動車的外型和功能都無法符合單車玩家或專業騎士的需求,建議貴公司除了整車產品外,能單獨推出改裝套件,Forsen和AICO之所以受到歡迎,就是整車跟改裝套件都有
2、馬達有可以裝前輪和後輪的選項,Forsen好像只能裝前輪,AICO前後輪產品都有
3、電池的固定位置可以多樣化和模組化,Forsne和AICO的固定位置都有好幾種,但都不符合我的需求,還有好幾家廠商把電池固定在水壺架位置,且不能放在其它位置,這樣就攜牲掉了放水壺的空間,這個設計各有利弊,但不符合很多人的需求,電池最好是可抽換式設計,這樣一天有騎2百公里,可以帶兩、三個電池備用,AICO就是這種設計,能輕量化最好,畢竟輕量化在單車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4、馬達不要太大,這點Forsen和AICO都符合
5、http://www.hi-powercycles.com/這個網站可以去看一下,主要有兩個功能是我覺得不錯的
一、時速可以跑到64KM以上,很多電單車業者以安全為理由,限制時速,這個理由沒錯,但有很多車友的車是寬的顆粒胎+碟煞,制動力和穩定性不是那些小折和公路車可以比擬,不過高時速萬一出事會有責任性問題,可以參考以下做法,我們早期玩FZR時,都有所謂的原廠限速,但我們都知道如何解限速,貴公司出廠的產品一定要符合法規,但保留車友改裝空間,免責聲明很簡單,一切改裝產生的保固與安全問題不在貴公司責任,現在的產品保固大概都會有這一條,一個產品要風行,保留空間讓玩家有改裝的樂趣是很重要的。
二、這家公司產品我覺得最重要的功能,他的控制電腦可以顯示電池已經輸出多少功率,這很重要,很多產品只有用燈號顯示,我們只能大概去抓,你可以上他們公司網站去看就知道了

masaka wrote:
電動單車?電動輔助動...(恕刪)


電動輔助動力的單車

市場為台灣、日本、歐洲
...(恕刪)
洞燭機先 wrote:

你好,我花了...(恕刪)


1.電池的部分,由於e-bike功率關係,放電c rate小,因此我們選擇的是已有大量量產實績的三元素、鋰猛電芯,是台灣廠商生產製造,BMS與pack亦是。

2.碟煞是配合車架預留孔位,C、V煞或碟煞都不影響,當然我們後續會讓客戶做選配 (單買、賣套件)。

3.我們初期將以套件方式販售,整車與其專屬套件外觀則不排斥以其他品牌方式推出。以免影響客戶的市場。

4.馬達裝置前輪一般來說是淑女車、小折、公路車選用,後輪馬達的車種我們研究後發現,應為使用特性較合適為登山車種。實際原因我不確定,但各家好像都這樣設定;我想我們後續量產也是會朝這樣發展,以符合業界用法。

5.電池固定位置多樣化與模組化,是我們希望的方向,畢竟不會有人想大剌剌的把電池擺出來說我這就是電動車,因此對於外觀的包裝是我們努力的重點,盡量以套件方式讓別人不會有突兀的聯想,另外由於已是鋰電池,就不再有鉛酸電池的笨重,輕量與小型化配合可抽換的方式將會是產品呈現的樣貌。

6.誠如5點,我們了解大多是人都是低調的,所以馬達不會做的一大顆讓別人一眼就認出你在騎電動自行車,但比一般花鼓大一號是不能避免的(要塞入行星齒輪、銅線、磁鐵這些..)

7.這與我們曾經開發過的電動機車一樣,表速是45KM(國內輕型標準)但是RD的版本60+都沒問題,我們完全明白改裝市場的龐大,因此後續保留的能力則會有一定的空間。

8.用燈號表示資訊這實在是太LOW,亦沒賣相,所以LCD的儀表是必行的,顯示的功能則會很多,類似我所提出的之外,就您說的顯示目前輸出功率,這點會請RD規劃進去.

感謝您的支持,我們會將這些寶貴的意見保留,並於近期內做檢討.

yauhoy wrote:
2.碟煞是配合車架預留孔位,C、V煞或碟煞都不影響,當然我們後續會讓客戶做選配 (單買、賣套件)。

4.馬達裝置前輪一般來說是淑女車、小折、公路車選用,後輪馬達的車種我們研究後發現,應為使用特性較合適為登山車種。實際原因我不確定,但各家好像都這樣設定;我想我們後續量產也是會朝這樣發展,以符合業界用法。

5.電池固定位置多樣化與模組化,是我們希望的方向,畢竟不會有人想大剌剌的把電池擺出來說我這就是電動車,因此對於外觀的包裝是我們努力的重點,盡量以套件方式讓別人不會有突兀的聯想,另外由於已是鋰電池,就不再有鉛酸電池的笨重,輕量與小型化配合可抽換的方式將會是產品呈現的樣貌。

6.誠如5點,我們了解大多是人都是低調的,所以馬達不會做的一大顆讓別人一眼就認出你在騎電動自行車,但比一般花鼓大一號是不能避免的(要塞入行星齒輪、銅線、磁鐵這些..)

7.這與我們曾經開發過的電動機車一樣,表速是45KM(國內輕型標準)但是RD的版本60+都沒問題,我們完全明白改裝市場的龐大,因此後續保留的能力則會有一定的空間。

8.用燈號表示資訊這實在是太LOW,亦沒賣相,所以LCD的儀表是必行的,顯示的功能則會很多,類似我所提出的之外,就您說的顯示目前輸出功率,這點會請RD規劃進去.

2.市面上碟煞的規格一般有兩種,通用的6孔式跟Shimano的中心鎖入式,6孔式就是你們的馬達上面要有6個碟煞鎖入孔,希望你們可以出這種通用6孔式的馬達

4.你說的登山車都裝後論,我判斷應該是配重的考量,因為登山車的前叉通常在1.8~2.5公斤之間,不過若把電池裝在座管後面或後貨架上,就沒有配重的問題了,我好幾部登山車,我只想裝在前輪,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我想把電動馬達的車框換成一般車框時,前輪好拆多了。以台灣居住空間狹窄,大部份的人只會擁有一部車,如果馬達裝在前輪,可隨時更換車輪當電動車或一般車騎,會方便許多,而且放前輪還有個好處,都沒電或不想用電力輔助時,阻力比後輪馬達小,另外你們的產品一定會外銷歐日,這些國家很多都是內變速單車,所以馬達也只能放前輪,建議前後輪都有產品可以選擇

5.電池模組化的設計是一定要的,最好是快拆,這樣想充電時就可以直接拿下來充電,方便性常常是一個產品能夠廣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之一,當然防水性要做好。另外電池就讓它當一個電池就好,一些充電或如監控的程式,請做在充電器或控制盒上,這樣對電池的輕量化有幫助,Forsen的電池好像跟控制器做在一起,這樣要帶第二顆電池時就增加了無謂的重量

6.馬達一定會比一般的花鼓大,但不要像BionX這種就好,那樣子的大小就像穿西裝包尿布一樣,我提到的那兩家公司大小就很OK。電動單車已經有了可獲利的商業模式,適度的外型設計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提升質感,像Forsen的電池包許多人就沒辦法接受

7.沒有好不好、對不對的產品,只有實不實用的產品,任一產品的功能絕不可能符合所有的使用者,針對不同的使用者推出他們需要的產品就是好產品,通勤者有通勤者的需求,玩家有玩家的需求

8.一般的筆電上面都會有充飽電量跟剩餘電量的顯示,這2個功能非常實用,因為電池用一段時間後一定會衰減,電池也不像機車想加油就去加,增加這兩個功能會增加成本,但卻是一個實用的賣點,希望以後上市的廠商都把它列為標準功能,一般控制器的剩餘里程評估,那個誤差值太大。另外有個功能忘記提,就是定速的功能,這應該非常簡單,尤其像在西濱或花東這種又長又直的馬路,定速鍵很實用

電動車目前在台灣一般的應用多半是上下班拿來通勤,這樣小功率馬達加上小容量電池就可以了。但若假日全家出遊,一家人3~4台,這時就需要大功率和大電池或者是模組化可抽換電池,畢竟若中途沒電,整天的遊興就大減,以後也不會想出去玩,我問過AICO,若使用2顆36V,9AH的電池,純電動可以跑1百公里,助踏約2百公里,這應該可以符合很多人假日的需求了,這樣就算是女性友人一腳都不用踩,2顆電池也可跑一百公里。

在電腦上沒時間寫太多,總之推出商品的目的無非就是要能賺錢,沒賺錢一切都是白搭,所以你們還是要先把目標市場先想清楚,l市面上已有商品在流通,後進的公司要搶下一席之地當然在功能和外型或價錢上要有優勢,當然產品的成功因素有許多,有時爛產品靠行銷也能大賣。如貴公司有網址或電話,礙於板面規定不便公開,可否私下PM,比較有空時可以提供一下意見供貴公司參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