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37松山上.
6:15買票時,被告知若想原車(不拆車)上,應該要二小時之前提出申請,否則就要拆車.
我們只有趕緊買大垃圾袋,把車拆一拆上車.之前從萬華上的車友,也面臨相同命運>"<
一上車,發現另有幾輛原車上的車友,有些倚靠在車廂邊,也有些坐在座位上,車子橫在面前;再到其他車廂看,大同小異.也就是說,每節車廂都可以上單車,而且看不出有總量管制.
朋友氣憤的說,既然沒有畫定特區放車,為什麼要求提前申請??有提前和沒提前,到底有什麼差??我們是一大早的列車,難道應該半夜(提早二小時)打電話到車站申請嗎???
而且,在火車上,一般乘客其實很可憐,被我們這些提著車架車輪的人,擠得行走空間都沒有.但我們又何嚐願意如此呢?
回來後,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政府鼓勵低碳生活,台鐵也大張旗鼓推出兩鐵遊,應該要創造與車友,乘客的三贏局面才對呀;台鐵生意好,車友方便,乘客不受干擾.
上網研究台鐡的相關措施,真的感嘆公家單位的不用心,做事只做半套.
(大家可參考以下二個連結)
http://service.tra.gov.tw/tw/CP/15295/tour3.aspx
http://163.29.3.98/twrail_bicycle/bicycle/unfold_bicycle_info.html
1.所謂散客(未達10人+10車),要求3日以前申請,最慢2小時,額滿為止>>既然有所謂的"額滿",當然同意先來後到,但問題是:並沒有規畫單車放置區(捷運就會明文要求頭尾車廂,一門二車),何謂額滿?申請與不申請又有何差別??若沒差別,何不鼓勵上原車,還可以多收車錢.
2.攜原車,台鐵可加收費用(人員費的五成),若台鐵好好規畫並給予方便,其實絕對可帶進可觀收益.實在應該積極改善.
3.建議開放非尖峰時段全部列車的指定車廂,並在例假日放掛專用車廂;以與一般乘客分流,互不干擾.
我們打算提出相關證明照片及車友的看法,向台鐵進行正正式式的反映,
因此,向各位車友徵"照片"或"影片"或"建議".
請大家指教!!
原車,拆車,一般乘客,塞成一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