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發現騎車一段時間後,右腳膝蓋外側會突然酸起來,進而痛到無法出力。
到長庚運動科學科檢查後,照了x光。結果並非骨頭問題,一直詢問醫生為什麼會這樣的情況?結果他也只說運動傷害。
建議我坐墊拉高,騎完要熱敷......
後來自己上網做功課,才發現應該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也看了好幾篇討論.....如戰勝髂脛束
可否請問桃園地區是否有較專業的醫生可推薦?謝謝!
Allen@TW wrote:
膝蓋外側...(恕刪)
看其他醫生大概也是給你類似的答案。
這部位我也痛過,去看過二次醫生,還看不同科,骨科跟膝關節運動醫學科,醫生都說是肌腱發炎,說我二個星期內會自然好(這段時間沒騎長途或太陡的山路),二個星期內就真的好了。
根本解決之道就是從踩踏過程下手,踩踏要注意幾點,1,"任何時候"都不要重踩,騎山路的RPM至少要50以上,若低於50,站起來抽車讓RPM高起來,若還是高不起來,表示你現階段還不適合騎那樣的山路,下來用牽的吧,硬踩只會傷膝蓋。2,踩踏過程,膝蓋要保持直上直下,膝蓋痛外側表示都太外八在踩,痛內側表示都太內八在踩。3,踩踏位置要固定,不要移來移去,這可透過卡踏來固定。
小弟保持這樣的方式踩踏, 一次騎110k都還沒痛過(沒時間騎太長途!),只有一次跟朋友去騎助航站,騎不上去硬撐,回來有稍微痛二天...。
要防止運動傷害這種東西,小弟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找機會去問選手,照著他們的方式做準沒錯,上述就是小弟從一個業餘選手那邊參考到的資訊,給你參考。
資淺的醫師顯得不知所措,只說是小問題,結果東試西試...把病患當白老鼠!
資深的醫師(主任)自我意識高,用x光檢查骨盆左邊有高一點點差不到1公分,
一但認定可能是骨盆原因引起的,就不做後續檢查,認為他的結論一定是對的,
到頭來我主述症狀的膝蓋部位連看一眼都不願意,完全沒檢查膝蓋,
跟醫師講怎麼沒檢查膝蓋...他還有點不高興,好像我不相信他的診斷一樣!
醫學中心收費高,但不一定有高品質,看到後來很灰心....
也許還是有其他不錯的醫師,只是我沒遇到...
後來換到桃園長庚,給骨科葉主任看(很難掛號)...態度就親切多了,
一進診間就可以感受到愉快的氣氛,讓人放鬆許多,主任話很多...

連林口長庚主任醫師不願意再多看的膝蓋,主任一照超音波就抓到病因(皺璧症候群),
現在我的膝蓋感覺確實比之前好多了,8月份還要再回診看是不是真的有改善.....
另外有人推薦桃園龍潭804骨科李宏滿主任(沒記錯的話)也是不錯,可以上網查一下,
當初也有考慮去804看,但因為初診比較麻煩要現場掛號!
個人覺得醫師的態度很重要......你可以參考看看,我要下個月回診才會有結論!
=======================
去林口長庚,醫師一開始就給我吃消炎止痛藥(換了好幾家的藥),沒效就改打針...結果還是改善膝蓋一樣痛!
給桃園骨科葉主任看照完超音波,他什麼藥都沒開給我吃,也說先不要做關節鏡,
只給一條痠痛凝膠,叫我減少運動量就可以,
剛開始也是懷疑,都吃這麼多藥也打針都沒效,給一條痠痛凝膠怎麼會有效...
而且之前自己也有在藥房買它牌痠痛凝膠來擦沒什麼效果,回去對一下凝膠成分不太一樣,就姑且試試....
這不是什麼特效藥,只是對症下藥比什麼都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