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與老婆從松山騎車回家
一時興起想看看許多爭議的敦化自行車道
當然一如所料
遇到不少違規車輛
最多問題的大概就是集中在忠孝東路口的計程車
當時雖然包包有相機
但並沒打算拍照蒐證
因為當時想到的是這些運將先生其實也是頗辛苦
當我們騎自行車吹風時
他們還得在外頭排班拼經濟
心中有些不忍 便裝做沒看到
不過當我騎過仁愛路繼續往信義路騎乘時
看到一些私家自用車停在餐廳前面
車上沒有人 也未打暫停燈號
分明就是把車道當車位
終於忍不住就拍了下面幾張照片
(為顧及隱私權已對車牌部分做處理)
我會把這些違規照片備妥
寄到相關單位舉發
很多人對於此自行車道的負面意見大於正面
事實上也造成許多不便民怨
但就現實層面而言
敦化自行車道就是存在那邊
也針對違規的用路人有明文處罰規定
另一方面在人民權利之內再向官僚體系做改善爭取
而不是邊違規邊抱怨...
---------------------------很恐怖的分隔線-----------------------------
就在我們路邊蒐證的當下
不小心開了閃光燈
因此有一個運將大哥覺得心有不甘
(第三張圖右側有一台小黃開出來)
跟著我們在路邊開了一段路
直到我們在和平東路口待轉才擺脫他
待轉時小黃還在路邊停著瞪著我們
當時真的有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感覺
直到現在都還有一點心驚驚
lukehsu0327 wrote:
剛剛與老婆從松山騎車...(恕刪)
自行車道啟用以來,這樣的爭議已層出不窮,而且要繞過這些車輛,我們必須騎到更內側的車道,或是騎上人行道...反而更容易發生意外,這跟當初規劃自行車道時的用意,不知道有沒有相違背?
個人是認為自行車道是多此一舉的設施,反而因為路權重疊分配,反而更容易造成單車與其他交通工具的衝突,別忘了慢車道上還有大型公車要停靠,以及計程車或私家車需要暫停,(波麗士大人執行勤務時, 也是都停在路邊拍照或舉發違規),而且當單車與其他交通工具發生碰撞時,是不是容易導致更嚴重的交通事故傷害,也因為使用的道路是重疊的,對於公車上下乘客也容易產生衝突機會。試想過去人行道上的單車與行人爭道爭議,現在把單車放到更多人使用的馬路上,真的會是最好的示範道路嗎?
對於自行車騎士來講,禮讓行人才是保命騎車之道,相對於行人,我們單車算是有威脅的交通工具,就像我們騎在馬路上時感到來自於汽機車,當單車騎士與行人和平相處共用人行道時,會不會是交通安全與路權分配上最好的平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