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一下各位騎公路車的大大~~我是不是配錯了系統...因為這次我是以標準盤去參加武嶺的.一路一直上到翠峰才有真正休息(小7有停買水)但是就再快到鳶峰時左大腿抽筋了....當時真的很錯愕也很嘔因為只剩1xKM........想說小休片剋後在上但卻已經找不到自己的節奏了(抽筋開始走走停停了).....真的是不是不能用標準盤去騎呢....還是我太高估自己了~~
當領到"殘念"的英雄狀的時候~~我當下就下定決心明年要再來一次
uj0623 wrote:
恩恩 關於這個我就不...(恕刪)
公路車:
2160 →700x28C
登山車:
2070 →26x1.75
小折(小徑車):
1585 →20x1.75
同樣轉輪子轉一圈的話
公路車轉一圈,小徑要轉1.36圈…
公路車標準盤53-39 如果用39*25的齒比爬山
大約是1.56齒比再爬山…
換算過去的話,小徑用39*25,只有1.13
公路車如果用三盤的50-39-30 後飛輪12-27
使用30*27去騎才是1.11
所以小徑的39*25的齒比,相當公路車30*27齒比…
這還沒有考慮到小徑的輪組,比公路車容易帶出慣性的優勢
公路車輪組比較大,齒比又重,不容易帶出慣性
一般車速要過25或30才感覺的出來
小徑因為齒比輕和輪組小,慣性容易帶出…
所以爬山有一定優勢,但相對越容易帶出慣性
代表平地越有弱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