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後的幾天, 都是騎有裝擋泥板的通勤車走市區道路上下班,
前天晚上, 趁著午後雷陣雨停歇的晚上, 騎著我的 MTB 走河濱回家, 順便享受一下夜晚河濱的氣氛.
一路上蛙鳴聲震耳, 還有水鳥擋道, 中正橋畔新鋪的自行車道兩旁草地都淹在水裡頭, 騎在車道上彷彿是輕功水上飄..
正在享受這難得的景況時, 遠遠發現幾隻蝙蝠跌跌撞撞朝著我飛過來, 原先以為它們會如同平常般在我面前靈巧的掉頭而去,
冷不防其中一隻似乎玩得太高興忘記掉頭, 直直就朝我胸口撞下去, 也開啟了這個殺戮夜晚的序章.
在被蝙蝠撞到的之前一秒鐘我還在想, 這隻太屌了吧!? 已經到我前方一米還不掉頭? 然後就看著它開始掉頭, 畫面凝結在掉頭的那一刻
一瞬間之後就感覺肋骨傳來一陣疼痛. 感覺不像是被蝙蝠撞到, 倒像是高中時被人用書包狠狠K中的樣子.
蝙蝠撞到我之後我感覺似乎被我的背包勾到一下, 然後往旁邊彈開, 掉到草叢上, 我回頭看了一下似乎它還有在掙扎要爬起來重新起飛, 看來應該傷得不重.
沒想到的是一回頭就發現前方一條小隻的雨傘節正在過馬路, 看到的時候已經離它不足三米, 完全來不及反應就直直往它身上告過去.
驚出了一身冷汗, 心裡也有點內疚, 怎麼辦, 殺生了.... 幌神間一隻青蛙從草叢跳出來, 我只來得及偏龍頭, 前輪沒中.. 後輪... 噗茲一聲..
我又殺生了...
不到一百公尺出了三次傷亡慘重的車禍, 我心裡也有點發麻, 把速度慢了下來..
慢慢的心情回復後過了木棧橋段不知不覺的又把速度提上去, 突然在路燈的照射下看見一隻大隻昆蟲朝我俯衝過來. 我生平最怕的就是在飛行狀態的美洲蟑螂, 這隻朝我飛過來的怎麼看也像美洲蟑螂.. 當下驚慌失措只記得閉眼閉口低頭衝過去... 然後... 啪的一聲胸口又給中了一槍.
中的感覺很紮實, 似乎是硬殼的, 睜開眼睛一看, 它X的還黏在我排汗衣上, 一隻.... 天牛??
天牛的腳很有力, 那是我拔了半天的結論, 還有被勾起來長長一條的排汗衫纖維可以作證.. 拔呀拔呀輪底下又傳來啪剌一聲, 很好很好, 又一隻蝸牛喪生在我輪下. 可是我心已麻木... 這是今天第幾隻被我撞上的動物?四還是五?懶得算了.
到家以後全身都濕掉, 雙腳和背後更是整片泥沙, 算上在安全帽防蟲網上找到的一隻蛾, 今日戰果豐碩, 計有:
蝙蝠 x1
雨傘節 x1
青蛙 x1
天牛 x1
蝸牛 x2
蛾 x1
結論是:
1. 雨後晚上騎河濱, 千萬別穿白色的.. 配上高亮度車燈.. 活生生一個活動捕蟲站..
2. 中正橋永福橋間兩旁有種菜, 雨後蝸牛滿地爬, 適合練 S型或高速豚跳特技
3. 蝙蝠的雷達也有失靈的時候... 以後碰到要閃遠一點..
4. 好一個殺戮的夜晚呀...
很無趣的來點知識講解
蝙蝠的偵搜裝置是聲納,發射器是嘴巴,接收器是大大的耳朵
雷達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波,普通正常生物是沒辦法產生這玩意兒的....

蝙蝠的視力並不好,幾乎都仰賴聲納在進行環境認識
然而就像人同一件事情做久了會習慣、會偷懶
蝙蝠在同一個區域活動一段時間之後,會因為已經熟記周遭的環境
而開始懶得頻繁發出聲納探測
要是此時突然有個東西出現在它的活動路線上,就有可能發生碰撞
這個是有科學家做過實驗的
把一隻蝙蝠放在房間裡,等蝙蝠熟悉了房間內的配置之後
再偷偷放一張椅子在房間裡
早已停止偵測環境的蝙蝠當然不知道多了個東西
飛啊飛的就這麼一頭撞上去了
---------
話說我大學的時候也曾騎車撞過蝙蝠
感覺一整個超噁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