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才疏學淺,心裡有個疑問,一般原廠的外胎耐壓常常是35~65psi (公路車除外),若換了較耐壓的外胎(例如70psi甚至是德國馬牌 Continental Travel Contact - 26" x 1.75的80psi),因內胎適用所以內胎不換的情況下,打到80psi,外胎承受的住,那內胎承受的住嗎?而公路車胎壓都是100psi起跳,一般內胎真的這麼厲害,還是市面上有所謂的「高壓內胎」,還有一般的單層框輪框能承受住多少而不變形?
真正左右胎壓的是外胎,是外胎在承受內胎向外頂的壓力,
內胎充其量只是比較厚的管狀汽球!
其實胎壓觀念很簡單,就是相同承受壓力的概念,
第一:外胎的材質
粗顆粒的越野胎為了加強抓地力,所以胎壓大多在40PSI左右,
光滑表面的高速胎為了減少摩擦阻抗,所以胎壓大多在55~65PSI左右,
防刺高速胎的材質較硬,胎壓在65~85PSI左右
第二:輪胎的內容積
輪胎的內容積越大,所需要的胎壓就越小,因為有足夠的胎面積支撐重量,
這就是為什麼汽車沒有內胎,但是輪胎胎壓只有32PSI左右,因為外胎夠硬,面積夠大
輪胎的內容積越小,為了承受相同的壓力,所以胎壓就必須更高,這就是為什麼26X1.95胎壓比26X1.5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