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讓人難過的事件..為了喜愛的運動賠上生命 太不值得
希望許多血的教訓 政府能加快籌建自行車專用道的積極態度
公路不是賽車場 山林不是越野場 河濱公園自行車道更不是
兒童學習娃娃車的練習場 也不是民眾的散步道...........
什麼樣的道路狀況 適合何種的休閒活動 是需要我們去深思的
企望車友團結起來 要求政府設立 適合各種單車特性的場地
供不同需求的車友使用 如:賽車場 越野場......(跟汽車一樣)
有些事是你不去爭取 政府絕對是背動 亦不知去如配合
例如 : 遊艇 重機車 輕航機...................的開放
甚至小型汽車後可附掛托車.露營車.遊艇.水上摩拖.....的成功
更商請立委開公聽會 車友出席協調會 辦活動集會遊行爭取
那一樣不是靠熱心社團協會 長期的與政府爭吵溝通的成果
願各社團車友能相互合作 提供政府相關資訊 告訴他們我們要什麼
不要只是悶著頭騎車自爽 有好的道路環境和法規配合 方能提供車友更好
更安全舒適的騎乘空間 若僅是各玩各的那..........別提了.......
騎單車絕大部份是為了休閒和運動健身
我想有認知和有共識的車友 一定不會反對收取合理的費用
誰不想自己和妻兒 有更安全更有尊嚴的騎乘空間
鼓勵節能減碳不必收牌照稅 可以仿效國外露營區或釣魚證
依使用的天數來收取使用費(分區分段分季節......的方式)
於便利商店.郵局.休息站.官方網購.刷卡....就可以購買使用證
可吊掛於龍頭手把明顯處 以供查驗即可 (收取年費亦可)
能夠取下隨身攜帶 背面書寫使用者姓名使用期限 配合證件來使用 以防被偷
儘量壓低使用費率(因為道路的建設 也都是使用納稅人的錢)
讓大家都可以經濟隨興的騎乘 最好是免費使用(先進國家大都如此)
假若違規不購證先給予勸導機會 或補證通融
爾後再犯 就給予高額的罰款來弭補道路維護費用
全台繞一圈才1000多KM 建築門檻難度比其它道路低很多
何況有些是以現有的道路來依附建築 再把各縣市既有的單車道予已串聯
一年不成 三年不成 那十年總可行吧.......台灣號稱自行車王國 美麗寶島
連一條環保強身的環台車道都沒有 讓選手和車友在危險環境下騎乘單車
政府不論是該花或不該花的錢 有被污被貪的 動輒數億 十億...............
我開車也騎車 不要再以蓋了使用率太低來找藉口 建好並有方便設施
自然就會吸引更多人的使用 何來怕會有蚊子道路產生的問題
當初興建第一條高速公路時 說那是給有錢人使用的道路 浪費金錢
遇到的阻力和工程難度可想而知 數十年後的今天 事實證明是對的
誰沒有直接或間接受惠於高速公路 今日不做 明日就會後悔........
不過想像中,如果是要環台的單車道,那肯定會佔用到一般車輛的行走空間
如果只是一段一段的我就讚成
~~~~~~~~~~~~~~~~~~~~~~~~~~~~~~~~~~~~~~
真有環台單車道,觀光客會更多嗎?
怎麼騎,還不都是一段一段的,真正的觀光客中會環台的只是少數
而且這樣的觀光客,其實都是很省錢的,這樣對觀光業有多大幫助?
真有這樣的車道出現,我也讚成要收費(過路費)
因為真正使用的人應該是我們這些愛騎車的台灣人,
但台灣有多少人騎單車運動,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會去環台,
應該是少數中的少數,
如果要政府花錢來蓋為了少數人"想"要的設施,好像不太值得
~~~~~~~~~~~~~~~~~~~~~~~~~~~~~~~~~~~~~~
我愛騎車,也騎了十多年,但我不讚成政府把錢花在這樣的建設上...

環島自行車道 4年40億建
【聯合報╱記者馬鈺龍/台北報導】 2009.02.04 03:33 am
體委會規劃四年內投入四十億經費興建環島自行車路網,藉提升運動休閒風氣。
體委會主委戴遐齡表示,今年起將配合現有各縣市的自行車道,擴大連結成環島路網。
體委會設施處處長胡啟邦表示,環島路線分「山線」、「海線」,海線全長一○二二點二公里,山線九百○七公里,未來可與現有的縣市路線結合,他說:「跨縣市的路網建立,可以讓民眾飽覽縣市特色與風光。」
以新竹海濱十七公里自行車道為例,民眾可從西濱公路或其他交通工具接駁,到達新竹之後才能騎上這條海岸專用路線,未來路網完成後,從台北出發,可以一路由西岸往南,再環島騎到東岸。
環島路網有施工上的困難,南迴與花東路段的挑戰最高,且這兩條路線地質都不穩定。在安全前提下,未來花東線蘇澳到和平路段,建議車友以接駁方式運送單車,避開危險路段後,再接續環島旅程。
本文出處【2009/02/04 聯合報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