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年前或是台北自行車展開始, 到六七月之間, 原本就是自行車業的淡季.有某家知名的零件廠, 目前就是週休四日.客戶傾向使用新年度的零件,故到了六月左右, 要開始生產新年度的零件, 才會開始正常上班.每年差不多都是這樣, 只是近來的不景氣, 讓這樣的情形雪上加霜而已.
我是g排經銷商(店長),我3月份和4月份的成車銷售量是去年同期的一半,車身商品(配件或稱配備)則較去年同期增加8%,淡季是的已經來了,需要車的人是有的,只是變少了,大家來車店都只會看一看參觀你的店一下,下單比率為10個人來看車,下單只會有3人,在去年10個人來看車,下單的7-8個人,在去年不少人都是打電話找他要的車,今年電話詢問等於0,在今年一些不是我店裡賣出去的車,都到我的店裡維修及買車身商品(配件或稱配備)超多人的(搞的我莫名其妙),在今年沒有所謂的油價題材,且我按照我目前的銷售量來估計,淡季還會更淡還會持續2個月要到7月和8月暑假時銷售量才會升高,但是量也會是去年同期的2/3.
目前小折確實是還火紅,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公司行號機關,他們都會買一些比較便宜的小折當贈品(如:威寶電信的小折),一次一家公司行號機關都是買20多台到100多台,因此小折的工廠訂單才會接不完,加上一些消費者都喜歡比較便宜的小折,因為經濟不景氣的關係大家的消費意願都不高,只要是可以騎的可以折的就好,等級不會要求太高.
再怎麼衰退或是退燒也只是回到過去,這兩年自行車突然熱起來,但是這兩年之前台灣廠商就已經是自行車代工的龍頭,有多少的車跟零件都是出自台灣,所以如果台灣退燒也只是回到過去別太擔心,台灣廠商很利害的,退燒一點也好讓市場回歸正常機制,當大家都冷靜理性一點價格自然也會變得合理一點,這對大家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