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呼籲腳踏車廠 雜誌社們,快來建立一個腳踏車標準實驗值給消費者參考!

國外的汽機車,都有很標準的測試儀器,例如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有模擬機台測試汽車的油耗(不是在路上測試喔!),國際上引擎也有DIN或JIS的送審馬力值,雜誌社也很愛測試top speed給買家參考.就連電冰箱冷氣機都有個EER值,液晶銀幕都有個對比度反應速率,腳踏車呢?如果有滑行距離值,是不是一個很棒的參考數據呢?或是,以一個固定功率的馬達施加在大盤上...等等來測試其速率功效...
常常都有人疑問,改陶瓷珠、換培林、換窄的公路胎、大輪徑、小輪徑...等等,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也有人有疑問,貴的車是不是就好?所謂好,是不是就是阻力小?那如果以滑行距離來測試腳踏車的阻力公不公平?
如果在一個無風的環境,在一個靜止的坡度,放開煞車,以同一個總重來滑例如80KG,測量出停止距離,這樣客不客觀?
呼籲腳踏車廠 雜誌社們,快來建立一個腳踏車標準實驗值給消費者參考!
如同F1 人+車600kg;輕的腳踏車本身滑行距離及加到80KG重的滑行距離,2個數據給消費者參考.或是以同一個功率驅動(例如40瓦馬達),測試尾速,這樣是不是就很公平?風阻、輪阻設計大的腳踏車也就會比較慢,就可知道好壞.
所以我覺得腳踏車一定要有風阻系數,例如0.26 ;滑動阻力或功能損耗30%(在大盤輸入100瓦,在輪胎得到70瓦)等等給消費者參考,畢竟,腳踏車的價格比微波爐還貴,微波爐都還知道最大火力是幾瓦,2萬的腳踏車什麼都不標,這樣對嗎?

腳踏車動輒數萬元,呼籲國內大廠雜誌社們,快來建立一個腳踏車標準實驗值給消費者參考!
2009-04-05 11:31 發佈
Nanako0625 wrote:
常常都有人疑問,改陶...(恕刪)


想的好多好遠, 單車一台好多萬,並不是人人都想買, 普羅大眾買的單車大多在3000~20000以內,
多騎車比較實在點
我個人認為標題應該下..測試滑行距離來"花鼓"的好壞

雖然說...愈高價的車, 花鼓都會比較好...不過...這是個參考值, 不是絶對值...

我騎Yukon(花鼓:無名)時, 滑行速度與距離都沒騎Fuji MTA-07(花鼓:Deore)來的快與遠...

我個人認為花鼓一定有差啦...

但....體重可能也有加乘效果...

再者

我想只有大廠才會有錢有閒去做測試比較吧...但這種數據....一般來說應該是不會讓消費者知道才是...免得拿石頭丟自己的腳...
單車的性能有一半以上的因數決定於騎的人
而且環境變數加進來考量的參值才有會比較有意義
所以性能跟價格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不要拿機車、汔車甚至於F1直接往單車上套
又是一個無稽之談,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建立腳踏車標準實驗值,人的體重.身材.體能.運動反射能力都不同,身材又分每個部位長短不一,要如何去訂出一個標準值,人不是機器,一個很簡單的騎單車運動,何必要搞的那麼複雜.
Nanako0625 wrote:
國外的汽機車,都有很...(恕刪)


不知道是要寫給誰看的.........

大家攏系愛台灣啦
當我們買其他消費物品時,都有性能數據參考,例如買個GPS也有刷新率可參考,相機的最大ISO,連輪胎都有最大耐壓參考性能,腳踏車呢?什麼都沒有,試想,如果輪胎不標示承受PSI(就是您所說的不建國際標準值),然後要消費者自己去試看哪款的比較容易打爆,這樣對嗎?腳踏車什麼性能標示都沒有,只有規格(例如26吋21速等等),就如同腳踏車胎若只標規格SIZE,不標PSI您有何感想?
所以我覺得腳踏車一定要有風阻系數,例如0.26 ;滑動阻力,或功能損耗30%(在大盤輸入100瓦,在輪胎得到70瓦)等等給消費者參考,畢竟,腳踏車的價格比微波爐還貴,微波爐都還知道最大火力是幾瓦,2萬的腳踏車什麼都不標,這樣對嗎?
被操弄人性OK嗎?
我覺得不錯 至少買東西知道有沒有效果 例如有些輪組貴鬆鬆 好像跟效果不成比例 消費者還傻傻的

當然雜誌社要公正不是只幫廠商打廣告作假 還有什麼車架硬軟都麻人的嘴在說 人的感覺又不一樣 這個時候如果有

數據也可以做參考 不過建議介紹高價車或強打的產品在做這樣的單元
不知樓主在想什麼

單車製造當然要符合CNS 國家標準 才可以上市 外銷的話也要符合歐盟CE 美國UL等的認證

有關單車的規範可以自行查閱 http://www.cnsonline.com.tw/

按左上的查詢 鍵入關鍵字 自行車 既可

其中有一個是 : 城市與旅行自行車-安全要求與測試方法

PS: 查詢預覽免費 下載則需要付費
有些輪組並不是這樣試就可以試出來。
車架也是

很多東西都要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